(四)


  “死”这个字听起来必然有阴暗沉重的意味,尤其是在探索一个神秘所在之前。廖铮觉得这些科学工作者们真是百无禁忌。
  “我在洞里见过这东西。”围过来观察的彭凯也说道。“许多石头上都趴着它们。怎么,是个新物种?”
  “这里面所有的物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李万云说着,用戴了手套的右手将它们拿起来,放到眼前仔细观察。
  “死了,它们偶然从洞里爬出来,在大气中死了。”
  “在大气中死了?”廖铮惊讶地问。
  “它们的生态价很低。离开洞内环境没有多远就死了。”
  廖铮用带问号的眼神看了看一旁的孙晓莉,孙晓莉想起了师傅交待的任务。
  “哦,生态价就是某种生物对周围物理环境的的适应范围,生态价越低,适应能力越小。这类生物叫狭生性物种。”
  “那么我们人类就是生态价最高的物种喽。我们进去出来几次,都没觉得有什么不适……”
  没等彭凯说完,李万云就打断了他的话头。
  “生态价高低不等于生存权利的大小!”
  李万云说得很激动,大家都有些愕然,因为她讲的是个与此无关的结论。廖铮觉得李万云可能是想起了什么别的问题。李万云大概也觉得自己有些借题发挥,便不再说什么了。
  一旁,孙晓莉俯下身,打开背后的标本箱,从李万云手里接过那两个可怜的小动物,将它们展平,用喷枪覆上一层火棉胶。
  “那么严重?我们不吸氧气,却能在里面呆了很长时间……”陆绍中问的这个问题与彭凯想到的差不多。
  “我们的生物圈很大,给我们提供了适应不同环境的机会。它们不同。” 李万云边说边用手臂向四外划了个圈。
  隔行如隔山,在分工明确的科学圈子里也是这样。彭凯对这两个小生物的死说不上什么,只有催大家快动身。
  “咱们快进去吧,要找标本,这里面就是一个大动物园。”
  出发之前和来这里的路上,李万云他们曾多次向彭凯两人询问过洞里的情况。虽然彭凯对生物学不通,但总能说出一二。廖铮也在一旁听着。所以她知道了两点重要线索。一是洞子里还没有发现比蚯蚓更大的动物;二是洞里的动物大多会发声,声音之响与它们个头之小不成比例。
  “两个世界的交口”一次仅能容纳一个人进去,并且还要低头弯腰走几米的路。当人们能够在里面站直身子时,弯曲的洞口已经将阳光完全屏蔽在外,只剩下一些散射的光线,雾霭一般漂荡在周围。彭凯打开手里的冷光灯,光线透过聚光罩,射向洞的深处。这是地质队探索此类熔洞时必带的法宝。这次他们一共带进来三只。

  等到最后一个人在洞里站定,他们在平静中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只有各自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奇怪,声音好象比上次我们进洞时小了许多。”
  这是彭凯在对陆绍中说。别人都是这个洞穴的新客人,自然说不出什么。
  在冷光灯的指引下,他们开始向洞穴深处走去。按照事先商定的考察程序,他们首先要到达前广场处的小基地,将仪器设备布置好。然后,地质队将向更深处前进,李万云他们则就近进行一些准备性研究。越往前走,周围的黑暗越浓,岩壁仿佛象两堵墙挤向他们。冷光灯的光线仿佛是个生命体,正在拼命抵御黑暗的压力。

  “大家走起路来一定要小心,这里主要是石灰岩,滑动系数很小。”彭凯提醒道。
  孙晓莉的脚步忽然缓了下来,弄得后面的陆绍中差点撞到她的身上。
  “怎么了?”陆绍中稳了稳脚步。
  “没什么,忽然觉得这里好象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们。”孙晓莉的声音中有一丝颤抖。作为生物学工作者,她还是头一次到这样黑暗的洞穴里进行考察工作。
  “嚯,你可别吓自己。”彭凯乐了。“这么黑的地方,要吓人可能把人吓出心脏病来。”
  廖铮走上前去,来到孙晓莉身边为她壮胆。如果不是这十年的探险生涯,现在她的胆量也未必好过孙晓莉。
  嘎嘎……嘶……呀呀……咔嗵……呜呜……
  一阵乱七八糟的声音突然迎面扑来,接着又是一段长时间的沉默。那声音发自地穴深处,经过曲折蜿蜒的洞穴折射,音量虽然小了不少,感觉上却极为怪异。大家都止住了脚步。紧挨着孙晓莉的廖铮明显感到后者的身体抖动了一下。她赶忙扶了一下孙晓莉。

  “对,就是这种声音,阵发性的,到了前广场肯定会连成一片。”仿佛自己的提示终于得到了印证,彭凯的话音里带着一点轻松。
  “哟……哟……嘶嘶……”洞穴深处又有一串声音回应着彭凯。
  又向前行进了一百米左右,里面的声音确实象彭凯事先说得那样,连成了串。马嘶犬吠,鸟啼蝉鸣,如果是任何一种在平时听过的动物之声都不会让人们感动恐惧,但这里的声音不仅从未听过,而且感觉上非常怪异。
  “这些声音听起来很大,象是狼虫虎豹之类的大块头发出的,其实都是一些很小的家伙。”彭凯似乎是感觉到新来者的无名恐惧,又好象是考虑到女士们的胆量。特意作了个解释。
  再往前走了几十米,廖铮听到一种类似发动机的嗡嗡声。后来她想起来,这种声音其实已经响了好久,只是没有别的声音那么吸引人的注意,仿佛是一种背景音。
  洞壁上每隔不远就镶着一个荧光标牌,用高速射钉枪将射钉穿过标牌,打入岩石之中。标牌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在黑暗中好象飘在空中一般。
  “这是你们留下的路标?”廖铮问彭凯。
  “是的。”
  “你们亲自来过这里,又有超声波探测,还需要钉下路标。”
  “需要。”彭凯说:“我们的记忆力不能保证对付这种大自然建筑的迷宫。超声波探测无法描绘洞内的细部。钉这种牌子是为了保险。以前就有过考察队员忽略布置人工标记,差点遇难的事例。而且你看,”他指着眼前的标牌。“牌子上不仅标明方向,还标明前方洞穴的宽度、坡度、有无裂隙等注意事项。你记一下这些符号,也许你迷路时会用得上。”

  在这方面廖铮是比较懒的,况且那标牌作得一点艺术性都没有。所以她只是用微型数字摄相像机拍下了标牌的样子。准备回去再作了解。
  如果没有洞壁阻碍,冷光灯大概能照亮眼前三十米的样子。但一行人进洞许久,还从来没走到一处三十米内不用拐弯的地方。滴水从洞顶上的石钟乳尖部滴落下来,地面上开始聚集起潮湿。洞里的温度一点点上升。灯光下,不时可以看到岩壁上附着一些几公分大小的生物体。或象贝类,或象虾蟹。都一动不动地呆着。考察队不停地向前赶,廖铮没有空多观察它们。

  “李老师,您看一看这个,是不是有孔虫?”彭凯停下来,指着岩壁上的一个瓶盖大小的圆形动物问道。那东西廖铮看起来特别象一只贝壳。
  李万云仔细地观察着那个小东西。孙晓莉向廖铮作着讲解。
  “有孔虫是地质年代里一个重要的物种,在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到六千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它们生活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海洋里。是单细胞生物。”
  “这么大的单细胞生物?”廖铮指了指岩壁上的那个小贝壳,惊讶地说。
  “单细胞生物可以长得很大,别忘了鸟类的卵就是单细胞生物。”
  那边的李万云点了点头,说道:
  “应该是,但在岸上生活的有孔虫还是头一次看到。”
  一行人又向前走去。
  “这么绕来绕去,要是开辟成旅游景点的话,没有人愿意来。”廖铮打趣道。
  “是啊。”彭凯深吸了一口氧气,然后拿掉吸管,说:
  “我还从来没有走过这样一个七拐八拐的熔洞。”
  忽然,冷光束一下子射进一片宽阔的黑暗里,廖铮已经非常熟悉的,在岩壁上映出来的光圈顿时被这股黑暗吞食了。接着,刺耳的声音潮水般向他们涌来:
  “呜——呜——……叽叽……嗵!噗嘶噗嘶……呀依呀依……倏……”
  “到了前广场?”廖铮问道。话音出口,才知道自己准备不足,按平时音量发出的声音在这里显得微不足道。
  “对,前广场!”彭凯听清了她的问题。来,许洪峰,你用冷光灯向左照,我向右,小陆你向前照。”
  三股光束笼罩了相当大的一片地方,但前广场较远处的岩壁仍然隐没在光束之外。按彭凯的介绍,这里几乎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走出隧道式的狭洞,他们来到了前广场上一片坡度很小的地方。廖铮借冷光灯向四外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具充气帐篷竖在那里。帐篷外表有地质队的标记,但在这平时绝无一丝光线的所在,这个标记显得有些滑稽。
  他们开始向目标走去。这时,廖铮终于分辨出一种熟悉的声音。
  “这里有水声?有地下河?”
  “是地下河,但两头在外,从东面小峭子峰的岩隙中流进来,经过一段潜流,在老爷岭后山流出地面,成为温泉。不过温度不是最高。经红外测定,在后广场处还有一个温度很高的地热体系。”
  “那么,这个生物圈不是完全封闭得喽?地下水是不是可以带进来一部分微生物。”廖铮问李万云。
  昏暗的光线中,廖铮看到李万云点了点头。
  “也许,这只是个非常封闭的生态系统(注一),还算不上完全自给自足的生物圈。”
  他们来到帐篷外面。冷光灯照射下,帐篷四周的岩石上散落着一些贝壳形的小动物,在帐篷外围了一个三四米半径的圆圈。李万云抢上去俯下身观察着。然后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强烈的不满。
  “这是怎么回事,”李万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怒气。“帐篷里有什么东西?”
  “紫外线灯。”彭凯只是看了看那些小东西,便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知道这里的动物有什么习性,怕它们破坏基地里的器具。死一些有什么?洞里边生物的数量很多嘛。”
  “不!”李万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音。
  “这里面的生物并不多。虽然我们没有具体测量,但我估算,这里面的生物总量(注二)不会超过万吨级,大小只相当于一个中等树林的生物总量。如果真是个树林还情有可原,因为它时时刻刻与周围的生物群落交换能量。可这个微型生物圈不一样。这里的生物只能自给自足。你杀掉了一批生物,就会在食物链上引起连锁反应,很可能打乱这里的生态平衡(注三)。熔洞与周围环境隔绝很久,它的生态平衡是非常脆弱的。”
  “但这是不能两全的事情。”闷热和噪声扰乱人的理智,彭凯显然也有些不满。“您也看到了,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不利于考察。如果不建立这样的前哨基地,不将一些设备物资预放在这里,我们的考察很难进展到洞穴深处。”

  “呜依——呜依——嘎嘎咕……”一些小动物也在黑暗中添着乱。
  望了望一边的陆绍中,又望了望另一边的许洪峰和孙晓莉,廖铮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独立考察队”应尽的义务。她走到李万云和彭凯身边。
  “抱歉,让我插一句,大家都是为了科学考察目的才来的。双方学科不同,作法可能有些不同,甚至会有冲突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临时商定些共同的规则。”
  两三秒钟后,彭凯和李万云都点了点头。
  “应该在进洞前就商量好,”彭凯说:“这是我工作的失误。李老师,你的要求是……?”
  对方退让,李万云倒有些不知所措了。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我的要求不多,只有两条,一是不要杀死这里的生物,除了死去的生物外,不要用活体作实验标本。第二是除了这个前哨基地外,不要丢弃任何垃圾,也不要释放任何化学药剂。有关实验应该在洞外进行。在这里只进行纯粹的观察性研究。”
  不知是因为李万云不善言词,没注意到自己的语病,还是潜意识里就这样认为,反正她将基地包括在垃圾之列。彭凯听完她的话,摆了摆手。
  “可是,关掉紫外线灯非常冒险。这里面别的不说,那些氧气瓶就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它们,不要说走进洞内深处,恐怕回到洞外用的氧气都不够。”
  “那么,有没有技术上的替代办法,比如不杀死这些动物,而是将它们驱走。”廖铮提着补充建议。彭凯双手一摊:
  “有,但是我们这里没有。如果通知后勤方面去准备,来来去去得很多天时间,我们的经费大概都不富裕!”

  “这样吧,”李万云说:“今天是我们借用这个基地,我们可以派人手进行人工清理。这里的生物对仪器设备是不是构成危害我不敢打保票,但我敢说,这里没有移动速度很快的动物。人的行动速度足以对付它们。”
  彭凯想了想,没再说什么,打开碰锁走进帐篷门,伸手将挂在帐篷顶部的紫外线灯关上了。
  矛盾暂时化解,李万云他们也走进帐篷,找地方安装带进来的仪器设备。廖铮插不上手,便走向平台边缘。越走,耳边的水声越响。在光线散射的边缘处,她找到一个不易滑落的地方,向下望去,只见微弱的光线洒在水流上,泛着点点的鳞光。
  廖铮回过手,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折叠好的,书籍大小的小旗。旗子上有用L和F两个字母拼成的图案,那是廖铮和陈浩两个人姓名的拼音缩写。在廖铮的探险生涯中,每到一处新的奇妙所在,她都要留下一面这样的标记。
  她的手在空中停留了一会儿,又把那面小旗收了回去。她记起了刚刚由自己参与制定的一项考察规则:不要在这里留下任何垃圾!
  “哔……咝咝……喔——嘎……嗵!”
  大概是由于进洞时间已经不短的缘故,周围那奇奇怪怪的大合唱在廖铮听起来竟有了些韵律感。她童心大起,双手拢在嘴边,大声喊着:
  “啊依——”
  声音在洞里回荡着,形成轰轰的回响。突然,周围的声音一下子静了下来。就象是所有的生命都黑暗中侧耳倾听。这情形把廖铮也吓了一跳。
  因为已经习惯的噪声突然消失了,不远处帐篷周围忙碌的人们都也吓了一跳。大家停下手里的活,四面张望。
  “怎么啦?以前我们也在这里交谈过,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呀。”陆绍中说。
  “呜……呜……嘎嘎……叽叽叽叽……”先是一声长音,接着,各种声音由小到大逐渐恢复,再次演起了交响乐。
  “看来你声音太大,吓着它们了。”彭凯笑道。
  “以前你们有没有这样喊过?”李万云问。
  “喊?我们以前只是在彼此听不见对方声音的情况下才提高点嗓门。”
  “怎么了?我是不是闯了什么祸?”廖铮不知所措地望着李万云。这个古怪的地方好象有许多规矩,不知怎地就会破坏其中的某一条。
  仿佛一个自发形成的讨论会散场了,大家纷纷转过身,想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此时,廖铮喊那一嗓子已经是将近一分钟前的事了。
  就在这时,从幽远的洞穴深处,传来一声沉闷、嘶哑、怪异,然而却是非常清楚的声音,那声音就象是用无数石块磨擦出来的:
  “啊依……”
  所有的人不觉从脊梁沟冒上一股冷气,又一次停下手。
  “怎么,我的声音会反射成这个样子?”廖铮问身边的彭凯,她声音的有些发抖。
  “不是你的声音!”彭凯小心翼翼地高举手里的冷光灯,向声音传来方向照去。什么也看不到。黑暗吞没了只能照射三十米远的光束。
  “这声音来自洞穴深处。”
  人们都望着声音传来的那个方向,其实大家什么也看不到。
  “是一种碰巧类似的声音。不过我从来没听过。”彭凯一边说,一边望着陆绍中,象是朝对洞内环境同样了解的后者征询。陆绍中也点了点头。除此之外也不可能有什么别的解释。
  那神秘的声音再也没响起来。廖铮忽然想起了昨夜梦到的那个巨大的甲虫,摇了摇头。自觉好笑。自己什么时候相信过不详之兆一说。
  大家又开始作着准备工作。彭凯和陆绍中收拾停当,对剩下的人说:
  “我们分手吧。冷光灯一共有三具,给你们两具。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话。嗯,廖铮啊,你是和他们一起观察小动物,还是和我们一起向洞的深处走走?”
  廖铮看看许洪峰,毕竟自己是生态组的成员邀请来的,而且活生生和东西总比岩石更有趣些。所以她回答道。
  “今天我先作生态学家的学生,下次,也许明天,我再和你们一起研究一下地质学。”
  “就这么定了!”说完,彭凯和陆绍中的身影就随着冷光灯逐渐深入洞穴深处去了。
  廖铮回头看了看周围这三位生态学家,忽然想起了进洞前没来得及问的那个问题。便来到孙晓莉身边。说:“顾问,问你一个问题。”
  “问吧。”孙晓莉的双眼正紧盯着一个光谱指示板。但听语气,显然还可以一心二用。
  “什么是口索动物?”
  孙晓莉知道在帐篷里换衣服时李万云讲那些关于文学与动物关系的话,于是就把口索动物的概念讲给她听。许洪峰可不明白了。他提着一只冷光灯走过来,问道:
  “怎么?你对柱头虫(注四)感兴趣?”
  于是廖铮讲了李万云的文学理论。
  “真没想到,李老师对文学评论也有一套。”许洪峰开着玩笑。“说真的,这里恐怕真找不到高级到哪怕鸟类那样的动物。这里的空间对鸟类太小了,会飞的东西……呀!”
  就是在这嘈杂的噪声背景下,他这一声叫也显得非常之响,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只见一个飞行物流星一样穿进冷光束,差点儿撞到许洪峰的脸上。
  注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注二:生物总量,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个体总量和重量总量。这里指重量总量。
  注三:生态平衡,一定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发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生态系统将逐步建立起新的平衡,但代价极高。严重的时候可能永远无法建立新的平衡状态,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注四:柱头虫,口索动物的一种,生活在海洋里。

  ------------------
  作者郑军友情提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