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十五章 国内业务 百货巨子排座次


  和田一夫移居香港发展,并未冷却在国内的业务,八佰伴在爱知县建设“新世纪半田”大型综合商场,在札幌设立大型购物中心。他还倡议并展开札幌国际化都市建设。事情不像做“神想观”时设想的那么容易,在日本百货商排行榜中,财大名盛的仍是大荣、伊藤洋华堂等。

  和田一夫投资札幌,起源于“东京构想”。
  他在1962年接掌八佰伴时,就立下终有一天要将八佰伴的招牌打进东京的宏愿。现实却越来越变得没有可能,东京市场早已被几大公司霸满。而八佰伴在静冈地区的地盘,还不断受到大公司的蚕食。
  八佰伴在国外闯出一些名堂后,常有人问和田一夫:八佰伴国内总部是不是在东京?在东京开设了多少家连锁店?和田一夫告诉对方:八佰伴走的是国内区域路线,然后再走国际路线。“八佰伴在国际上这么有名,连东京都没有一家店呀?”各种议论,有善意有恶意,有人深表遗憾,有人困惑不解。
  和田一夫每天做“神想观”,还写“光明日记”。他总是想着美好光明的事物,可东京成了他的不愈心病,令他无法梦想成真。
  1986年,和田一夫去纽约筹办八佰伴分店,结识了不少美国的店商。他积极游说美国的同行与他合作去东京开设大型国际购物中心。美国的同行表示出兴趣。正当和田一夫在东京寻找商场时,1987年东京地价租价飞涨,成本急升。美国的同行丧失信心,和田一夫不得不打退堂鼓。
  1989年,和田一夫应邀参加北海道的经济研讨会,还被指定在会上作发言。在机场前往札幌市区的路上,和田一夫产生异样的感觉,这不是在日本,而是在异国。
  北海道处于日本最北端,历史上人迹罕见,曾作为日本的流放地,相当于俄国的西伯利亚、中国的北大荒、美国的阿拉斯加。北海道的人文历史很短暂,明治维新后,政府组织农垦志愿兵和破产农民来北海道拓荒。当时北海道的仁人志士从美国波士顿请来克拉克博士。克拉克博士在北海道考察了近一年,认为北海道前景远大,称北海道是日本人的“新大陆”,就像欧洲人把北美称为新大陆一样,万里迢迢来到北美开发,建立了日益走上繁荣的美国。
  克拉克还把札幌比作波士顿,说波士顿的历史,就是由原始的移民小村落走向繁华城市的历史。克拉克在回国登船前,留下一句话:Boys,beambitious!意思是:年轻人,要有雄心壮志!
  这句名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海道人。
  和田一夫在研讨会期间,听取了与会者谈论北海道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克拉克博士的那句名言,令蛇年大蜕变中的和田一夫冲动不已。他冒出宏伟的构想:充分开发北海道的旅游资源,把札幌建成国际化都市。北海道的气候及风景与加拿大西南部相似,这是亚洲独一无二的,加上与日本的人文地理相探合,又是全球独有。
  而他所能做的事就是在札幌建设国际购物中心,放弃在东京开店的计划,让“东京构想”在札幌生根、开花、结果。
  和田一夫在会议期间,拜会了美国驻札幌总领事、北海道知事、札幌市长、札幌城市规划局长、北海道旅游局长、北海道商会理事长等要人,讲述他的想法。
  美国领事对和田一夫说:“希望把北海道建成亚洲的瑞士。”
  美国人十分欣赏北海道的风景,而对本洲的日本人观樱花时,人比花多的热闹景观颇有微辞。北海道面积比瑞士稍大,人口差不多,也是五六百万,都有美丽的雪景。瑞士的伯尔尼、苏黎世、日内瓦、洛桑等城市,人口虽不多,却是著名的国际城市。就这点来说,札幌的差距甚大。
  和田一夫一面筹备将总部迁往香港,一面指示二弟晃昌主持北海道的投资。在北海道政界银行界的支持下,札幌八佰伴国际购物中心于1991年完成征地,1994年开幕。
  和田一夫在实施札幌的计划中,深感一家财团财单力薄,而本国的大公司反应又不热烈。他冒出一个更宏伟的愿望,要广招世界的地产大王来札幌投资。他游说的武器是:札幌地价便宜(只有东京的1。”10),札幌的前途远大,投资回报丰厚。
  和田一夫在欧美碰壁,一位美国大地产商吹他一鼻孔的灰:“是呀,札幌的地价是便宜,那么撒哈拉大沙漠的地价不要钱,看来我该先去撒哈拉大兴土木。”
  香港是世界地产巨富最集中的地方,与和田一夫交往的多是地产巨子。在他的鼓动下,李嘉诚、郭鹤年对他的札幌国际城市蓝图表示出兴趣,他们说:“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可联手投资60亿港元。”
  1992年3月,传媒爆出消息:李嘉诚、郭鹤年携60亿港元巨资,在日本著名百货业巨子和田一夫的引荐下,联袂飞往日本札幌,投资房地产。这一揽子计划包括兴建大型商场、写字楼大厦、娱乐中心、酒店、酒楼、别墅区、住宅楼宇等。届时札幌会出现一个繁华的小香港。
  李嘉诚、郭鹤年只是象征性地出了点小钱,交八佰伴投资,实际上都放弃了札幌。具体什么原因,他们三人都未向外界透露。
  李嘉诚、郭鹤年是多么精明且谨慎的人,他们每一笔投资都是周密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否则他们就不会建立起价值千亿的商业王国,即使积累下来了,也会在一时的冲动中败个精光。
  香港的地产商视投资日本札幌为险途,这必然会对和田一夫的“札幌国际城市蓝图”产生不利影响。现在是1998年,也许是笔者信息闭塞,至今未听到有人把札幌称之为国际城市。
  除札幌国际购物中心外,“新世纪半田”也可看作“东京构想”在东京之外获得的安慰。
  1989年,和田一夫的大蜕变年。这年3月,和田一夫组织了一个创办新型店的项目研究小组。他们在八佰伴一个较大规模、综合性较强的三岛分店作试点,决定突破八佰伴一贯的开设小店、只经营超级市场做法。在规划蓝图前,和田一夫请设计师来香港参观气势宏大的太古商城。
  于是,八佰伴在与静冈县相邻的爱知县半日,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消费中心。“消费”的内涵包括传统的吃穿用,以及饮食、文化、演出、体育、健身等。这不是一个商场,而是一个建筑群。和田一夫将它定名为“新世纪半田”,喻示八佰伴事业的“新世纪”。
  据八佰伴向外界提供的资料,新世纪半田的整个建筑面积为5.88万平方米,其中百货商场的营业面积为1.5万平方米。它以商场为核心,周围环绕着日本最大规模的世界饮食街、名店、文化体育设施、圆顶演出厅等。
  其中的体育设施有室内游泳池、溜冰场、健身房等。演出大厅叫国际文化会馆,它在日本百货同行所建的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面积2310平方米。国际饮食街建筑面积为8362平方米,60家酒馆饭庄鳞次栉比,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风味。1991年新世纪半田部分开业,是当时日本最大的一条国际美食街。该处还有一个能容纳2O00部汽车的大型停车场。
  这个堪称商城的中心,是八佰伴一家,还是多家财团投资?资料未显示。项目总投资额为135亿日元(加上开业费约200亿日元),当年营业额目标是135亿。日本商业界的人士认为达不到,因为不是在县府名古屋(日本第三大城市)。
  据日本驻港记者报井臣之助在香港《广角镜》的一篇文章所说:“国内爱知县一个分店就投下200亿日元,而日本八佰伴一个月的正常收益(税前利润)才11亿日元!这种投资策略成为日本同业中流传的笑话。”
  新世纪半田是八佰伴商城式的第1号店,是爱知县的第4号店。另3间小店也都在邻近静冈的中小市镇。好大喜功的和田一夫,决定按照新世纪半田的模式,在1997年前,在本国开设富士宫百货店、知立购物中心、冈崎购物中心等。
  尽管八佰伴找到债券筹资的方便之门,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市崩溃,这道门也给封死了。事实上,在1994年就已宣判这个宏伟计划遥遥无期。
  总是心想美好事物的和田一夫,仍心怀憧憬,预示2000年前可实现。
  由于日本国外不少人士和传媒,多年来认为八佰伴是日本的最大的百货集团,笔者想尽己所能,作一些澄清,并试比较八佰伴与日本著名的百货公司经营上的异同。
  1993年是八佰伴事业的顶峰期。我们还是从这一年的资料入手。
  1993年度,进入日本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注:以经营额计,不包括银行保险业),入百强榜的零售商共7家,按名次排列分别是:神户的大荣、东京的伊藤洋华堂、东京的西友、东京的佳思客、东京的三越、大阪的高岛屋和日井(均指总部所在地)。
  大荣是1957年中内功兄弟创办的家庭小店,至1993年在日本全国大中城市拥有215间大型商场(绝大部分是超级市场)、在全日拥有160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被誉为日本历史最短、发展最速、规模最大的流通企业。大荣在海外投资表现不积极,只开设了2间大荣分店。大荣的口号是“以物美价廉,丰裕社会”。除零售业外,它还从事批发业务、开发地产业务。大荣在全国实现集团连锁店电脑联网,各分店的经营情况和所需信息在电脑中一目了然。
  大荣的总部在神户,集团职工总数是1.9万人,总资产9934亿日元,净资产(剔除债务)2107亿日元,净资产率为21%;销售总额201O0亿日元,经常性利润24o亿日元。大荣的负债率约8成,这在香港不可想象,日本对信用好、经营正常的大企业实行保护政策,银行往往乐于向这类企业贷款。
  伊藤洋华堂在80年代一直居全日第一,到1993年止盈利连续13年获全国第一。集团在国内拥有143间店铺,其中超级市场占114间。另外,集团控制了全日“7—11(SevenEleven)系列店”的子公司,“7—11”的总部在美国,是世界广为人知的24小时方便店。1991年,伊藤洋华堂把美国总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买了下来,“7—11”在全球拥有13500家连锁店(主要是出售专利)。伊藤洋华堂是日本最早进行POS电脑网络管理的公司,也是日本推行厂家直销最彻底的百货公司。
  集团职工数14600人,总资产6893亿日元,净资产4724亿日元,负债率为31.5%。就这点可见伊藤洋华堂财力雄厚、作风稳健,它的历史长达70余年,原有规模也远较大荣大,大荣在总资产上后来者居上。但伊藤洋华堂大有可资骄傲之处,盈利一直遥遥领先,1992年销售总额15116亿日元,经常性利润为975亿日元。日本百货业的税前利润不超过10%,而伊藤洋华堂竟达60%以上,这是因为“7—11”的专利收入毋须再投入大成本;集团最大限度实行厂家直销,减少中间环节以节省成本。该集团负债率低,近几年日本零售业全面衰退,它遭遇的财政困难不如大荣那么大。
  西友与大荣、伊藤洋华堂并称为日本三大超级市场集团之一,创立人和大股东是堤清二。西友的店铺数难于统计,它开店的特点,不是开设单间的店,而是建造一条商业街,商业街以超级市场为中心,包括各式店铺,其规模宏大。八佰伴的“新世纪半田”号称日本第一,是标榜“国际”二字,引入洋货及外国风味餐馆。以地理位置、客流量、营业额等比,都比不上以东京为大本营的西友商业街。西友还有一大特色,商场和商城的自有率较高,不少店铺是自己的物业。除零售业,西友还广为经营包括电影制作、电影院、戏院、美术馆、出版公司、广播电视台、芭蕾舞学校的商业性文化产业,以及食品、金融等业。西友在海外拥有香港分店1间,新加坡分店2间。
  集团职工数10800人,总资产5758亿日元,净资产率为18%;总销售额11038亿日元,经常性利润128亿日元。
  佳思客(佳世古)是日本五大超级市场集团之一,它是在不断的合并中发展起来的。集团在国内外拥有159家公司,国内职工11900名,国外职工8000名。佳思客的海外业务引人瞩目,飞跃之年是1988年兼并了美国的达尔波特公司,改名为美国佳思客总公司,该公司在美国拥有较大的销售网。佳思客的店铺数不详,它的一大特色是建立共存的购物城,自己经营与出租经营相结合。
  佳思客总资产6515亿日元,净资产率为35%。总销售额1O057亿日元,经常性利润275亿日元。
  佳思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名为“吉之岛”,在香港拥有5间吉之岛超级市场,数目上排香港日资百货第二名,盈利状况却居首位。佳思客在中国内地拥有分店,属日本母公司开设的名叫“佳世客”,香港公司所开设的叫“吉之岛”,它们虽同系,但财政独立。
  三越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商,前身是1673年三井高利在江户创办的和服屋。日本二战前排名第二的大财阀(第一是三菱)三井集团,就是从最初这间和服屋发展起来的。战后盟军解散财阀,将三井肢解为若干大公司,三越便是脱离母公司的一间。三越以东京为大本营,在日本各个中心城市都设有豪华百货店,另在全国设有114间卫星商店,同时拥有16家关联公司和协作商店。1970年三越在巴黎开设海外第1号分店,1991年设立欧洲总部,海外分店分布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海外业务在同类百货集团中是最大的。
  三越是传统意义上的百货公司,在日本以店铺规模大、豪华气派、陈列讲究、货品高级、感觉舒适而著称。三越在传统百货业中长期处龙头地位。
  三越职工数12340人,总资产5072亿日元,净资产率30%;年销售总额8429亿日元,亏损22亿日元。这是因为日本经济衰退,国民购买力降低,不堪承受三越的名牌高价商品。
  高岛屋与三越、松阪屋同为日本历史悠久的百货店,它创办于1831年。该公司的店铺高档豪华、规模大,是日本经销进口洋货比重最大的一家,并且多是名牌服装,其中服装的销售额占总额的38%。公司只在本国的大城市开店,共有18家,但全是大型店,拥有关联公司60家。高岛屋最早跨国投资,1958年在纽约开设海外第1号店,到1993年也只是在巴黎、伦敦、米兰、悉尼等国际大城市开设了分店,也是大型豪华店。高岛屋在香港设有办事处,也准备发展分店,鉴于香港日资泛滥,放弃计划。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十分明智的。
  高岛屋职工数9798人,总资产4697亿日元,净资产率22%;销售总额7886亿日元,经常性利润51亿日元。从盈利水平看,传统百货业普遍不景气。从传统百货公司只有三越和高岛屋2家进入日本企业百强,可见超级市场更具蓬勃之势。
  日井是通过平等合并而不断发展壮大,1963年才由小店合并成立,历史短暂。公司拥有154家连锁店,长期是一般意义的超级市场集团。1986年,日井率先在横滨开张“迈卡尔本牧商城”,集购物、娱乐、饮食、度假为一体,在日本引起轰动,引起多家公司的效仿。八佰伴的“新世纪半田”号称日本首创,是在“国际”二字做文章,不像日井的商城具有更浓郁的日本特色。在80年代后期,日井不断突破单一的超级市场经营,与“味之素集团”合办精品商店,与意大利公司合办意大利餐厅。日井海外业务不活跃,笔者所知是在米兰开办了“日米屋”综合性商场。
  日井的职工数8072人,总资产7187亿日元,净资产率34%;年销售总额7895亿日元,经常性利润24且亿日元(注:以上均指税前利润)。
  西武、松阪屋等也是日本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百货公司。如西武,销售总额虽未进入日本百强企业的七大公司,但资产总额曾达9300亿日元。经常性利润微小,但非经常性利润颇丰——主要来自房地产的收入(注:各家机构的计算方法不一,有的剔除非核心业务计算资产及收入)。
  西武集团的大股东堤义明曾经多年被列为世界首富。伊藤洋华堂的伊藤雅俊、大荣的中内功,是日本十大超级富豪之一,10余年来,他们的排名在5—10之间,其中伊藤雅俊作为超级富豪的历史长达30余年。
  非常遗憾,笔者未见到日本哪家财经报刊、研究机构,在统计、排名、介绍、评价、推荐本国著名及大型百货公司时,把八佰伴列入。如果不是笔者孤陋寡闻的话,那么八佰伴就不算是日本的“大型”或“著名”之列的百货集团。
  现在八佰伴全面崩溃,有人恍然大悟,说八佰伴原来是日本乡下小镇的小公司。事实也不全是这样。
  八佰伴集团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日本八佰伴,和田家族持有6.6%股份,日本八佰伴持有国内分店的资产和美欧、东南亚的海外资产,另控有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厦的19%股份;另一部分是在香港的八佰伴国际,该集团也持有日本八佰伴的6.6%股份,持有上市公司八佰伴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0%的股份,持有港澳台和内地的“大中华”系列。
  1993年期间,八佰伴集团的国内外资产约为2000亿日元。按当时1日元兑0.063港元的汇率,约折港币126亿。
  在日本,通常以资产l000亿日元以下者,为小型公司。大型公司,有的机构以4000亿左右为标准,有的以3000亿日元以上为下限。那么,处于这中间水平者,则属中型公司。八佰伴是日本零售业的中型公司。
  除上述提到的包括西武、松坂屋在内的大型企业,日本的大中型百货企业还有东急、伊势丹、崇光、大丸等。它们均在香港拥有分店,但声势不如八佰伴大。
  如果都剔除国内业务,八佰伴是不是日本最大、最著名的国际化百货公司呢?
  伊藤洋华堂控制了“7—11”美国总公司,该集团在全球控有13500间连锁店。因为“7—11”已是世界广为人知的著名品牌,伊藤洋华堂没有加入日本色彩,消费者都认为是美国公司的系列店。
  当时八佰伴职工总数号称8000人,其中国内3000人,海外5000人。佳思客的海外职工为8000人,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佳思客总公司的雇员。佳思客在美国的销售额,比八佰伴在海外的所有分店都要大。
  三越除在纽约开设分店外,还在欧洲设立总部,它的海外店铺的数目较八佰伴少,但都是开设在城市商业旺地,规模宏大、设施豪华,不是同等面积的八佰伴店铺所能比拟的。三越在海外市场的总体实力不可低估。
  八佰伴算不上日本最大的海外百货公司,但属于大型的海外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也相当高,尤其是在中国内地及港澳。
  八佰伴在日本却不算著名百货公司。
  资料显示,1991年八佰伴集团在日本爱知县开设的“新世纪半田”,是国内直接经营的第55号店,在国内外整个集团的序号是第113号。这里要剔除结业的4间巴西分店,正在经营的为109间,这其中又还包括在香港的餐馆、饼屋以及日本国内的专门店等。到1993年,八佰伴分店总序号已排到126号。
  在店铺数目上,八佰伴绝不算少。在日本,八佰伴真正的大型店只有“新世纪半田”和札幌国际购物中心等极少几间。这与开设大型店的全国级的大公司不可同日而语。八佰伴的分店,通常是几百平方米面积,小有仅百余平方米。
  在地理位置上,除札幌分店是在相对遥远的大城市外,其他分店均在地方上的小市镇开设。就是在八佰伴传统势力范围的静冈县,却没在静冈市开设分店。八佰伴在邻近的爱知县开设了4间分店,没一间在爱知县的名古屋市。同样的面积,在大城市旺地,与在小城市以及客源稀少地区相比,它们的营业额的悬殊可以倍数计算。但营业额少的店铺,雇员的开支并不以营业额升降幅度来决定,因此,八佰伴雇员并不比大型公司少,甚至超过有的大型公司,而客流量和销售额却有几倍之差。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弱势,决定了八佰伴不可能全国闻名。
  八佰伴在海外的分店,面积都比较大。香港最小的八佰伴分店,在日本人眼里都可算是大型店,有的是特大型的单间店。香港八佰伴均在新开发的大型屋村,而不是铜锣湾、尖沙咀等旺地。依此推理,八佰伴在其他海外地区的分店,也不会是商业旺地。而其他日资百货,在香港都拥挤在香港的旺地发展,依此可推断它们在其他海外地区的店铺位置。
  八佰伴以一间日本的中型企业,在海外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和声势,实属不简单。这既得“间隙理论”之赐,还缘于和田一夫的勇猛果敢,更得福于借款融资方面的便利。
  笔者在前面已对日本大型百货公司作了扼要的介绍。这些百货巨头的净资产率最高的达68%,最少的有18%。
  八佰伴的净资产率是多少呢?
  1993年,八佰伴国际负债为22.58亿港元,八佰伴香港为8.78亿,八佰伴在香港的这两间上市公司的负债已达31亿港元,还未计其他公司的负债。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浩大投资,基本依赖银行,负债额估计接近10亿港元。
  但由于八佰伴要在中国内地开设1000家超级市场的宏伟计划,使得品牌的估值过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还继续贷款给八佰伴。
  在国内,日本八佰伴在1993年的累计负债已达70亿港元,资不抵债,净资产无从谈起。日本银行截断放款,八佰伴早已转向债券市场。
  下一章,我们具体看和田一夫在海外业务上的表现。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