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导读



王华光

  玛姬·史华菊(Maj Sjowall 1925’)皮·华卢(Per Wahlbo 1926-1975)是著名的瑞典藉夫妇作家,定居于瑞典南部的马尔摩市。史华菊是一位著名诗人,华卢则是数家报刊的记者,是知名的报告文学家,创作了许多广播和电视、电影剧本。
  史华菊、华卢夫妇从1965年开始涉足推理小说创作,当年推出的《Roseanna》即一炮走红,引起较大反响。以后,他们每年都推出一部以马丁·贝克探长为主角的推理小说。至1975年华卢去世为止,10年间共完成了10部。主要有:《Rosean》(1965)、《The Laughing Poiceman》(1970)、《The Locked Room》(1972)、《TheTerrorists》(1975)。此系列小说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并有多部被拍成电影,受到广泛欢迎。此外,华卢还独自出版了两本以简森(Jensen)为主角的推理小说,即1966年出版的《The Thilty-first Floor》和1970年出版的《The Steel Spring》
  玛姬·史菊华、皮·华卢夫妇都是瑞典共产党员,都是社会主义的虔诚信徒。诗人敏感的心性和记者的职业使他们对瑞典社会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因而其作品具有浓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在他们看来,人是社会的人,人犯罪并不是孤立的,而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所以,一方面,作者笔下的罪犯,并非都是惟利是图、凶残暴戾的歹徒。相反,有的罪犯是由于社会的原因,为生活所迫,挺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多少让人感到同情与理解,让人思考促使他们犯罪的社会原因进而批判现行社会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正义化身的警察也并非那么完美。系列侦探小说主人公马丁·贝克对工作兢兢业业,克尽职守,有神探之风采,但却孤独寂寞,有心理缺陷。而其他警探有神勇机智的一面,而许多时候却是愚蠢荒唐,根本承担不了主持社会正义的重担,表现了作者温婉的嘲弄与批判。作者夫妇正是在这种同情、批判与嘲弄中表现了作为共产党员强烈的政治倾向,从而使他们的系列小说具有社会批判的内涵,较之于一般的推理小说更深刻,并由此凌架于一般的推理小说之上。
  当然,史菊华、华卢夫妇的推理小说依然具有传统推理小说的典型特征:都是从看似毫无头绪的一个、两个案件入手,精明的探长马丁·贝克从一些被常人所忽略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线索,通过缜密的推理,层层剥茧,最终使案件真相大白。
  史菊华、华卢夫妇的系列侦探小说平白简炼,如报告文学般朴实。情节舒缓,人物形象丰满,并且具有瑞典社会悠闲却契而不舍的风格,为推理小说注入了新的内容。
  《上锁的房间》是史菊华、华卢夫妇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系列推理小说的特色。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刑事案件:一间门窗都从内反锁的房间里发现一具因枪伤而死的男尸,但死者并非自杀,因为房间里根本找不到枪;一位金发女郎抢劫闹市区的银行并枪杀一人后从容逃走,主要目击证人却说抢劫犯是个男人!究竟谁是罪犯?马丁·贝克探长和布多沙·奥森检察官奉命调查两案。马丁·贝克探长在别人都以为是自杀的情况下,通过细致的勘探,严密的推理,找出了敲诈杀人犯莫里森;而奥森为首的一组警官在演出了许多闹剧,出了许多丑之后想当然的认为抢银行的罪犯也是男扮女装的莫里森,还找出了看似确凿的证据。最后法院以莫须有的抢劫杀人判处莫里森有罪,而他真正犯下的敲诈杀人罪却被推翻。幼稚可笑的检察官奥森成了英雄,克尽职守的马丁·贝克却受到冷落,因生活所迫而抢银行的真凶莫妮塔仍逍遥法外。这种结局多少出人预料,让人体会到西方社会所标榜的司法公正是多么的可笑,而莫妮塔的犯罪却令人同情。这种结局所体现的正是史华菊、华卢夫妇社会批判的小说特色。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