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金竹寺


  金竹寺的故事发生在古老的山城——重庆。但这龙门阵还得从成都摆起。相传在古时候,成都西郊有一个小小的栈房,栈房里住着一批穷苦的脚夫。啥子叫脚夫?就是专门给人担、抬、挑、扛的(扌老)扁担的下力人。都知道四川地理复杂,交通不便。前有天险三峡,后有雄伟的秦岭,左有大巴山,右有娄山关,真是江河咆啸,山峦重叠,古木幽深,道路崎岖。所以,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四川的物资经营,全靠脚夫运送。栈房就是贫苦脚夫寄宿的地方。这成都西郊栈房,地处交通要道,老板待人和气,号钱收得低,加上老板又为脚夫们找生意,所以,小小客栈经常住着一批脚夫。
  话说,这脚夫中有一人,姓刘名诚。四川重庆人。他父母双亡,独身一人。十六岁起,就在重庆挑抬下力维持生活。前天,他抬滑竿到了成都。现刻住在栈房,等找回头生意,返回重庆。这天,天刚刚擦黑,刘诚正去打水洗脚,耳听幺师在喊:“重庆来的脚夫刘诚, 有人找! ”刘诚一听,忙将洗脚盆一放,嘴里连连答应:“来了!来了!”他跨出门来,走拢帐房,见幺师正在为客人安铺,忙问:“是哪个找我哟?”幺师顺手一指:“喏!那里。”刘诚顺着手势一看,瞧见了,柜台旁站着一个老和尚,头上九个戒疤,身着青色袈裟,左手佛掌平胸,下颔银须飘洒。刘诚赶忙上前施礼:“那是师傅,刘诚有礼!”“阿弥陀佛!刘施主,僧人稽首了!”“老师傅,你找我?”“刘施主,僧人正找你结个善缘。”刘诚以为和尚是来化钱的,忙将手伸向怀里摸钱。那老和尚却将手一摆:“僧人并非向施主募化,是请施主与贫僧带封信回重庆的。”“啊!师傅要我带信唢。只要我找到回头担儿,回到重庆与师傅送去就是了!”“哎!刘施主,僧人这封书信十万火急!半月之内送到,都江两岸就要遭大灾了!”刘诚一听,不解的问:“为何如此之急?”“刘施主不知,本月朔望之期,都江游龙归海,逆水要陡涨三丈。水势凶猛异常,沿岸堤坝如何承受得住?!倘若堤决,沿江百姓定遭水灾之患。我欲前往渝州金竹寺,求供护堤之宝,怎奈老僧年迈,举步艰难,故求施主结此善缘。”刘诚这才明白,这封信事关千家万户之性命,护堤救命是大事。连忙答应:“请师傅赶快交与我,明天一早我就动身,送信回重庆。”和尚见刘诚欣然答应,立即从怀中取出信来,说道:“刘施主, 僧人乃冷庙破寺之香火, 靠化缘过日子,无银两奉送,你肯带么?”“师傅说到哪里去了,你为护堤救命写信求人,我刘诚跑一趟路,算得啥子喃?”老和尚这才将书信交与刘诚,千嘱万托,定要早日送到,才告辞而去。刘诚送走了老和尚,回转店房取出书信一看,信封上写着:“渝州朝天门金竹寺水晶长老亲收。”刘诚心想:这朝天门,哪来个金竹寺呢……
  次日凌晨,金鸡报晓。刘庆赶早起床,算清号钱,离开栈房,甩开脚步,踏上了去渝州的大路。正是:受人之托忠人事,心急步快走如飞。这天中午时刻,刘诚就翻过了龙泉驿。刚刚来到一个小场口,只见路旁围着一圈子人,圈子中间坐着一个面黄饥瘦的中年男子,身旁放着一挑竹篓担儿,一根黄桑桑的楠竹扁担。那中年男子,口中呻吟不止。刘诚上前询问了一番。
  原来,这人姓张,乃成都脚夫,人们都叫他张脚力。昨天晚上,一个老和尚交给他一副香烛担儿,叫他挑到重庆石桥铺,以二两银子作力资。老和尚先去石桥铺等他。 谁知,张脚力今晨赶早上路,不小心 ,竟将左脚拐了。顿时,又红又肿,莫说挑担,就是行路也十分艰难。他本想另雇一人担去,怎奈老和尚一再言明,要张脚力把这挑香火亲自交与他;尤其重要的是,香火担儿上这根楠竹扁担,万万不可损坏丢失。围观的庄稼人,都来为张脚力帮忙:王大汉,哼哼粗气,挑它不动;李莽子,耸耸肩膀,搬它不起;胡牯牛担得起,迈不开步;郑山狮也奈它不何!刘诚见此情景,眉头双皱,默默无言,走到香烛担儿前,用手操起扁担,身子一立,箩索理伸,楠竹扁担肩上一搁,腰杆一直,脚下用力,“嘿!”竟将这副担儿挑了起来。刘诚试了试担子,确有重量,开步一走,勉强能行。他回转身来,对张脚力说:“张大哥,如果你答应我一件事,此担儿我与你挑了就是!”“这位大哥,你尊姓大名;啥子事要我答应?”“张大哥不知,我叫刘诚,是重庆的脚夫,抬滑秆来成都。昨晚,一个和尚托我送一封急信回重庆。为了不误路程,我要早起晚宿,不到站口不歇,你意如何?”“难为你帮忙,莫说早起晚宿,就是连更连夜走我都答应,只是把你辛苦了!”张脚力话音刚落,刘诚把衣服一扎,挑起担儿,招呼张大哥:“走,我们上路吧!”说来奇怪,刘诚试挑这副担儿时,十分沉重。现在挑在肩上,轻巧得很,仿佛肩上长了翅膀似的,两脚生风,好不快当。刘诚与张脚力晓行夜宿十二天,经过了“三驿”:即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六铺”:即鸿门铺、大面铺、石盘铺、莲池铺、峰高铺、邮亭铺;“八场”:即贾家场、合兴场、球溪场、高楼场、大安场、狮子场、永兴场、函谷场。这天,走拢了重庆石桥铺。
  刘诚挑着担儿在前面走, 张脚力在后面跟, 刚要上坡时,张脚力喊了一声:“刘诚,让我来挑一肩!”刘诚说:“我挑得动!”边说边将担儿从右肩换到左肩,不料,刘诚右肩一耸,右肩一接,只听“咔嚓!”一声,担儿上那根楠竹扁担断了!张脚力连声叫苦,刘诚也很着急。扁担断了,挑不成。只好找个店子歇下来。张脚力进店写号,刘诚去石桥铺杂货店买扁担。不巧,他上街走到下街,场东走到场西,走遍杂货铺,一根扁担也没有,真为难矣!
  刘诚怏怏不快回到店房,与张脚力说明情况。张脚力却说:“一路之上多劳蒙你替我挑担,岂能要你赔偿?!”“张大哥,扁担是你我下力人的衣饭碗,我今损坏,定当要赔,只是此处无货,我的日期又紧。大哥是否暂留此地,待我先赶到渝州送信,三日后就来接您。”张脚力再三感谢。于是,刘诚星夜赶路,天亮时走拢了重庆城。刘诚路过家门,不回家吃饭,急急忙忙向朝天门而来。刘诚来到朝天门,放眼望去,两江会合,碧波荡漾,帆影点点,号子声声。北岸人头山白玉塔雾气腾腾,南岸真武山老君洞烟云缭绕。回望朝天门,一坡石梯坎直伸向河心……,哪有金竹寺的影子?刘诚心想,莫非是成都那个老和尚弄错了码头?待我寻来。好刘诚,从早走到晚,披星戴月,寻遍了九门八码头,找遍了九宫十八庙,哪有金竹寺?一天过去了。翌日,刘诚又去南岸,爬了坎坷的黄桷垭,走遍涂山烟雨路,拜访真武庙,查问觉林寺,僧人们尽都不知金竹寺座落何方?第二天又这样过去了。只剩下最后一天了!刘诚心急如火,一清早就过江北,走人头山,访红土地,从早到晚连水都没有喝一口,还没有找到金竹寺的线索。打二更的时候,刘诚拖着疲乏的脚步,怀着不安的心情, 回到朝天门码头,独痤 在石梯上。他望着星月,听着奔腾的江水,焦急的说:“金竹寺呀金竹寺,你在哪里?今天我再找不到你,都江两岸的百姓就要遭灾了。”刘诚话音一落,耳听后面传来匆匆行走的脚步声,刘诚回头一看,瞧见了!高高的石梯上,闪灼着两朵火焰,慢慢向江边而来。近看,那两团火焰化作两盏灯笼,举灯笼的是两个小和尚,灯笼在夜风中摇曳,明亮的灯火把“金竹寺”三个大字照得金光闪耀。刘诚一见,欣喜若狂,连声惊呼:“金竹寺呀!原来在这里!”他急忙上前向两个小和尚施礼:“小师傅,你们是金竹寺的吗?”“然也!施主问金竹寺何来?”“小师傅,我为你们送信而来。”刘诚说完,取出信交与小和尚,小和尚接信一看说:“施主,这是写给我们师傅亲收的信,烦劳小师傅多走几步,到寒寺面交吾师如何?”刘诚连说:“有劳小师傅带路。”两个小和尚一前一后,把刘诚夹在中间,对对直直往朝天门江中走去。只见江水向两边分开,让出一条青白玉石梯,刘诚他跟着小和尚,直向江心走去,下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步石梯。他抬眼望去,又是一派景色。两厢玉壁耸立,路旁奇花吐艳,异草争妍。翠竹葱笼,掩映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红墙绿瓦,殿堂重叠,高大的山门上,悬挂着“金竹寺”的横匾。刘诚无心观赏,随小和尚走进庙来,在客房坐下。小和尚请出水晶长老。刘诚见长老满脸笑容,鹤发童颜,身着黄色僧衣,脚蹬双梁僧履。刘诚双手递上书信。老和尚一边看信,一边口称“善哉!”小和尚献上香茶。刘诚用手接过,喝上一口,满嘴清香,滋心润肺,刘诚顿时感到饥渴即止。老和尚看完了信说:“刘施主,一路上辛苦了。信中之事,老僧照办,即日送去护堤之宝。徒儿过来,快去取银十两与刘施主作路资。”刘诚一听和尚要取银子送他,他连忙说:“老师傅,我送信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都江两岸百姓。只要师傅早日将护堤之宝送去,就当我受师傅的重礼了。”“刘施主,你千里迢迢传书带信,不收分文路资,老僧实在钦佩。”“师傅,路资我定然不要。可另有一事告知师傅:我回重庆时,替张脚力挑香烛担儿,不期拢了石桥铺,扁担断了。我们力行靠扁担为生,断了又拿什么去找生活呢?我今进庙送书,见师傅庙前庙后茂竹成林。只想向师傅讨根竹儿作扁担赔张脚力,不知师傅肯不肯帮助?”“善哉,善哉!徒儿过来,你带刘施主去林中砍竹。刘施主,老僧就不远送你了。”说完,双手合掌,飘然离去。
  刘诚跟着小和尚,出得庙来,走进竹林。呀!多好的竹子!根根枝叶繁茂,大小粗细均匀,黄澄澄,亮晶晶,光彩夺目。小和尚手拿戒刀,就地一划,砍下一根长长的竹子,递与刘诚。刘诚用手量了量长度,说:“小师傅,只要一根扁担长就行了。”小和尚再三劝说,刘诚坚持已见。小和尚见刘诚这般诚朴,只好砍断竹儿,剔去桠枝,还理了一把竹叶捧给刘诚:“刘施主,竹叶可以清心。你辛苦一趟,带一点竹叶回去,也算小寺的酬劳。”刘诚见小和尚如此盛情,收下竹叶,揣入怀中。小和尚这才领着刘诚走出竹林,返回石梯坎路上。走着走着,刘诚心想:吔!金竹寺实在难找,待我把路看看清楚……,他正想到此,猛一回头:哎呀!咋个的呢?小和尚、金竹寺都不见了,只见茫茫江水上涨,水已淹到刘诚的脚下。刘诚赶忙跑上码头。此时,樵楼正打五更,东方渐渐发白了。
  刘诚揉揉眼睛,心想:莫非我在做梦呀!他顺手往怀里一摸,信不见了,却摸出一把金黄色的竹叶。低头一看,脚边放着一根黄金竹子。刘诚想起来了:“这竹子是我向老和尚讨来还张脚力的,待我与他送去。”刘诚披着晨光来到了石桥铺。张脚力正在场口等他哩!刘诚满脸笑容,抢上前去,对张脚力叙述了去金竹寺的经过,并把金竹递与张脚力。张脚力接过金竹,仰天大笑,笑声中张脚力摇身一变,变成了在成都旅店求刘诚带信的长老。长老大声地对刘诚说:“护堤之宝有矣!”刹时,长老无影无踪。
  从此以后,四川的楠竹可出名了!尤其是成都和都江,翠竹丛生,挺拔秀丽,竹器工艺更是驰名中外。这正是:
  千里迢迢传急信,
  忠厚老实数刘诚。
  扬子江中金竹寺,
  至今犹闻钟鼓声……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