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眸一笑百媚生


               千金不如美人笑

  幽默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一种最具智慧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一直颇受人们的青睐。作为专门的幽默艺术——相声、小品一直魅力不减,占据着观众的大部分的热情。生活中,人们喜欢接触具有幽默感的人,喜欢听幽默而风趣的笑话。美国的一家报社曾做过一项民意测验。

   你喜欢的配偶:
   A,风度翩翩;
   B,具有幽默感;
   C,自信、乐观;
   D,有很强的事业心。

  结果,测验结果表明,59%的女性喜欢具有幽默感的配偶。

  人们之所以如此青睐于幽默艺术,因为人们喜爱笑,传统意义上的笑,就意味着快乐和高兴。人们不管追求金钱上的富足,还是追逐名利和权力,其最终目的不过一个,那就是追求快乐,让自己活得更舒适一些,从这个终极目标上来说,笑无疑具有极大的魅力。

  俗话说:“一笑解百优。”常常都是这样,连日来的忧愁苦闷在一笑中会神奇地消失。正因为笑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历史上流传着“千金难买一笑”的故事。

  基于人们喜爱幽默的心理特征,所以人们常常将幽默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大武器,许多尴尬的场面可以通过幽默来化解。

  中国的外交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次成功的外交。

  美国国务卿访华,国务卿一行人态度傲慢,常常出言不逊。有一次,国务卿带着蔑视的神色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显然这句话里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许多在场中国工作人员都愤愤不平,但是如果出面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那么必定会引起双方的不愉快,也势必会影响到以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所以必须慎重对待,不可意气用事,但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

  就在这令人尴尬、为难的时刻,外交部长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国务卿阁下,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周总理的一句妙语不仅挽回了面子,弘扬了国威,而且不露痕迹地对美国国务卿的无礼进行了反唇相讥。当下;便博得了满大厅的笑声,一场外交冲突就在笑声之中化解了,刚才紧张的气氛又变得和谐融洽起来。

  上述的例子生动地揭示了幽默艺术的妙处,正如俗语所说:“一句话可以使人笑,一句话也可以使人跳。”同样涵义的一句话如果直接了当地说,有可能引起争执和冲突,而如果换成一种幽默的方式则可以“一笑化冲突”。因此,我们不难从中找到灵感,将幽默艺术纳人夫妻之道中,用幽默来化解夫妻生活中的小矛盾,用幽默来调味我们的生活。

  温馨而风趣的家庭气氛是令人神往的,家庭成员之间充满风趣的谈话,妙语连珠,一定会引得一家人哈哈直笑。我的邻居就是这样一个很幽默的家庭,平日里,欢声笑语时时飞出窗外,让人好不羡慕。

  轻松诙谐的家庭环境离不开幽默,你不妨试着努力创造一个这样的家庭环境。

  当你下班之后,发现你的妻子已开始辛苦地做起饭来,狭小的厨房里满是油烟,呛得妻子直咳嗽。你见状后很心疼,想上前帮忙,然而你对做饭是个外行。这时,你不妨灵机一动,另想高招,你可以站在厨房的门口,对妻子讲一些单位里的笑谈趣闻,让妻子在笑声中减轻疲劳。

               牙膏可以当饭吃

  晚饭的时候,当一家人围坐在桌旁进餐时,若气氛太过于沉闷,自然会影响食欲。其实,吃饭时候是增进家人感情的最佳时机。白天,一家人各忙各的,大人忙着上班,孩子在上学,只有在吃饭的时候,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如果不及时抓住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天长日久,家庭里面就会出现冷冷清清的局面,本是一家人却形同陌路。整日为生活而奔波、劳累,大家仿佛忙得只剩下擦肩而过的份儿了。因此,切不可错过晚饭这个最佳时机,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进餐气氛,比如你可以讲一讲小时候做的傻事。

     我小时候不知道牙膏是不能吃的,那个时候,家里
   穷,没有多少零花钱买零食吃。但是一只牙膏皮可以换
   五块糖,于是我就天天盼望里家里牙膏被用完的那一
   天。有一回,妈妈刚买了一只牙膏,还没用几天。那个
   不管春秋冬夏都戴着一顶破草帽,手里拿着一支拨浪
   鼓,肩挎装糖的木头箱子的老头就来到了我们这一带的
   居民区,他一边使劲地打着拔浪鼓,一边拉着悠长的调
   子吆喝开:“换糖喽!一只牙膏换五块糖喽!”
     听着外面吆喝声,我一个劲儿地流口水,于是,我
   把家里的牙刷都挤上牙膏,可是,牙膏还没有用完。后
   来我想:“牙膏的味道甜甜的,一定很好吃,只用‘牙
   膏刷牙,那当然用得很慢,不如我把它吃掉吧。”
     于是,我一条一条地吃起牙膏来,开始的时候,觉
   得甜甜的,凉凉的很是舒服,等到我把牙膏全部吞下肚
   子后,我只觉得肚子里凉凉的,嘴里只觉得恶心,胃里
   的凉气直往上顶,我忍不住一张口,谁知,一连串的气
   泡从我嘴里冒出来。

  类似这样的童年趣事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不妨把它们回忆一下。用充满谈谐的语调讲给爱人听,想必会让你们沉浸在童年的欢乐之中。

  幽默是夫妻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夫妻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充满爱的乐趣,给单调的日子抹上几缕色彩。

  记得唐人曾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昨夜洞房停花烛,晓待堂前拜舅姑。写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闺房之乐的图景:洞房花烛夜的缠绵缱绻刚刚过去,一夜的思爱使小夫妻俩之间的感情突进。新婚第二天,刚刚进门的新娘要到堂前去拜见亲戚朋友,这是她第一次在人前亮相。是否能给亲戚们一个好的印象呢?新娘的心紧张地“怦怦”直跳。一大早便起来,坐在梳妆镜前经心打扮着自己,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新娘带着羞涩的笑,低声询问丈夫:我的眉画得怎么样?是浅了还是深了,是高了还是低了?丈夫听了这个饱含风趣的话,一定会很高兴。的确,面对这样一位机智乐观自信的爱妻,作为丈夫的又怎么能不满心欢喜,倍加爱怜呢?或许会接过新娘手中的眉笔,亲自为她画眉描唇。一句风趣的话,引出了夫妻之间的许多亲眼动作,自然又促进了夫妻之间的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学一学,唐代的那位机智风趣的新娘,用幽默来点缀我们的生活,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

  当你有一天发现妻子的脖子因为多日不洗而显得有些脏了,便想提醒她洗一洗。假如你直接了当地告诉她:“你的脖子怎么这么黑了,快去洗一洗吧,让人看了多恶心。”

  听了这话,妻子的脸挂不住了,会感到很尴尬,很难堪。当下便生气地说:“是不是嫌我脏了?你若嫌我脏,当初就别娶我呀?”

  听了妻子的话,丈夫会感到很生气:“我只不过是想提醒你去洗一洗脖子,你怎么越扯越远呢?真是不知好人心。”

  于是,一场争执在所难免,本来和谐的气氛荡然无存,只因一句话,夫妻反目,影响了之间的感情。

  假如,你换种方式,用幽默的方法试一试效果却大大不同。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亲爱的,你的脖子有点脏了,不过,这样你的脸显得更白了。”

  妻子听了这句戏谚的话,不禁展颜一笑,一悄悄地把脖子洗千净。这样,一句笑话不仅能同样起到规劝提醒的作用,还不会使妻子感到难堪。

  因此,凡事不能都认真,尤其家中之事,凡话也不能一本正经地说,尤其家中的私房话。幽默些轻松些,可以使生活充满味道。

  幽默不仅可以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使人心情开朗,笑口常开,而且会使夫妻之间的冲突减少,能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当矛盾真正发生之后,它又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升级。当你的爱人向你发火时,你除了要及时克制你自己冲动的感情,不要针锋相对,你还可以说些宽慰、诙谐、风趣的话。有时候,一句玩笑话,可以使人立刻转怒为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朋友小赵是一位很幽默的人,单位里的同事都称他“幽默家”。他的拿手好戏就是讲笑话,说俏皮话,这使他有了个很好的人缘,博得大家的好感。无论他走到哪里,他就把笑声带到哪里,幽默不仅给他带来了工作上的顺利,而且为他幸福美满的婚姻助了一臂之力。他和他的爱人思恩爱爱,从未红过脸,大家每次看到他们夫妻俩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脸的幸福相,总是很羡慕,也感到很奇怪。

  俗话说:“上牙也有磕到下牙的时候。”

  日常生活中,瓶瓶罐罐,油盐酱醋,夫妻俩难免有磕磕拌拌的时候,可是小赵夫妻俩怎么如此和谐呢?大家都追问小赵的诀窍,小赵笑笑说:“我的诀窍就是在我的爱人发火之前,来个先下手为强,找个“灭火器”,防患于未燃,不让她有发火的机会。”

  接着,小赵给我们讲了一件小事:

  一个星期天,小赵被朋友拉去喝酒,两人“酒逢知己干杯少”,边喝边聊,一下子忘了时间。自然,小赵把妻子的“早点回来”的嘱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他的妻子在家里精心烹制了一桌“周末晚宴”,等着丈夫回来一同高高兴兴地共进晚餐。

  他的妻子刚从电视上学会了一道菜,今天是专门做了,等小赵回来尝尝她的手艺。她想像着小赵一定很高兴,夸她手巧能干,那时,他一定是狼吞虎咽地吃着她烧得好菜,为了这桌“星期六晚餐”,她还特地制造了些浪漫的气氛,铺上洁白的桌布,熄了灯,只点上两支大红的蜡烛。

  “砰砰……”,墙上的挂钟敲了八下。

  “八点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小赵的妻子坐在桌边等得有些急躁,刚才做饭时那种高兴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焦急和牵挂。

  莱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漂亮的造型因为多次翻动已变得面目全非,自己的一番心血算白费了。小赵的妻子失昧索然,一股怒火从心头蹿起,她倡怒地打开电灯,吹灭了蜡烛,气冲冲地坐在沙发上等着小赵回来算帐。

  当小赵带着一身的酒气很晚才回到家后,一进门,看见妻子柳眉倒竖,杏眼圆睁,马上意识到不妙,再一看餐桌上摆好了碗筷,桌上的菜纹丝未动,便蓦然想起临出门时妻子那句“回来吃晚饭”的叮嘱,随即明白了自己已经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触怒了“龙颜”。这下,可完了!

  但是,小赵不愧为“幽默家”,当即眉头一动,计上心来,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问:“我没走错门吧?”

  本来一肚子怒气的妻子听了这句俏皮话,“扑哧”一声乐了——他们隔壁住着一名法官。

  小赵一看,妻子阴云密布的脸上已经露出黎明的曙光,赶紧趋热打铁,向妻子做了检讨,并解释了这次晚归的原因。

  小赵的妻子刚才怒气已消了一半,再听小赵的一番“花言巧语”便转怒为喜,原谅了小赵的晚归,一场家庭风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假如小赵只是一味地解释,也许达不到缓解气氛的目的。人在气头上是很难听进什么解释的,反而有可能认为那是虚伪,也许小赵的妻子不等小赵说完,就说:“我不听!你总是编一套鬼话来哄我。”

  但是,小赵的一句机智的玩笑一下子打开了妻子事情的缺口,接下来的合情合理的解释也就较容易地被妻子接受了。

  小赵的妻子说:“他这个人天生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总是想方设法地逗你开心,跟他,就是生不起气来,闹得你啼笑皆非。”

  小赵的妻子的这番话也许会对你有不小的启发,在生活中寻找幽默,减少你们夫妻的之间的磨擦和冲突。

                 别理我

  有的小两口在吵架之后,谁也不搭理谁,屋子里冷冷清清,毫无家庭的温暖,僵局一下持续好几天,别提有多别扭啦。僵局形成之后,你又该如何打破僵局呢?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和爱人吵架过后,当下两人都气鼓鼓,谁也不搭理谁,等过了几天,两人的火气都慢慢地消下去了,都有和解之意。况且,连日来的“冷战”让人感到很别扭,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夫妻毕竟是夫妻嘛,整天跟个陌生人似的,谁心里都腻歪。但是,虽然双方都有了和解之意,”却都抹不开面子主动和对方说话,这时,你不妨“另辟蹊径”。

  有这样一对夫妻。

  妻子是位很幽默,很浪漫的人,她经常别出新裁地玩些“爱情小游戏”,写短笺就是其中之一。丈夫有事晚归,妻子吃完饭后不见丈夫归来,因急着上班来不及等他,便在餐桌上留一便条:“亲爱的,我来不及等你共进晚餐,独自先吃了去上班,你回来后,自己到厨房找吃的,饭留在锅里。你的爱妻。”

  晚上,丈夫喜欢抽着烟看书,常常弄得满屋子烟气,于是,有一次,当丈夫在写字台前坐下,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吸烟有害健康。你的爱妻。”

  第二天清晨,丈夫也许会发现枕边上轻轻地躺着一张短笺:“亲爱的,你的衬衣脏了,快脱下来。你的爱妻。”

  不管什么的便条,温柔的妻子总喜欢在末了签上“你的爱妻”。

  但是,有一次两人发生了口角,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个不可开交,最后两人谁也未能说服对方,只好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丈夫发现咖啡杯下压着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不禁“外哧”一笑,原来上面写着:“你死不认错的顽固使我大为恼火。我在此警告你:坦自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你再不悔改,我就决心和你周旋到底。”最后的署名是“你的远亲”。

  这个玩笑虽然没有解决夫妻俩之间的纠纷问题,但是打开了夫妻俩“冷战”局面,开始了再次交谈。妻子以一个妙趣横生的玩笑来暗搭交谈之桥,既不失自己的“面子”,因为便条上措词强硬,并未向对方妥协,又打开了“冷战”的局面。从而使夫妻俩言归于好,可谓高明之极。聪明的朋友,不妨充分利用你发达的大脑,耍些可爱的“小聪明”,找到更好的打开夫妻冷战的“钥匙”。

  如果发生僵局之后,你不想先开口主动求和,你不妨利用“引蛇出洞”的战术,诱使对方开口讲话。

  比如,你和你的爱人吵架后怄气,谁也不理谁。晚上,丈夫坐在桌旁读书看报,消磨时间,妻子却无事可做,坐在床上生丈夫的闷气,一时间,房间里静得可怕,只有丈夫翻阅报纸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妻子沉不住气了,再也忍受不住了这种寂静的折磨,想开口说话,却又怕被丈夫认为这是自己主动投降。

  “得想个法子才行。”妻子这样想。

  过了一会儿,妻子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一会儿又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哗啦哗啦”的声响在寂静的夜空里分外刺耳。丈夫先耐着性子忍着,但刺耳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他无心看报,忍不住不耐烦地问:“你在找什么?”

  妻子安静地回答道:“我在找你的声音。”

  听了妻子的回答,丈夫也许会幡然醒悟,和妻子言归于好,毕竟,这种冷战谁都不希望继续下去。

  用幽默化解矛盾,用幽默点缀夫妻生活,这是真正情爱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上述所讲的用幽默创造轻松诙谐的家庭气氛“防患于未燃”法、“先下手为强”法、“暗渡陈仓”法、“引蛇出洞”法等等都是典型的策略。其实,还有许多方法可供参考,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相信细心的朋友,会创造出更高明的幽默法。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