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一八 除夕夜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就要到了。
  在临近年尾的几天,真忙得不亦乐乎。抗大——也许整个红军都惯于也善于用竞赛来推动工作。为了迎接新年,搞了一个卫生比赛。天虹除了出操、上课、练习瞄准,就是抱着扫把跟大伙一起扫地。扫了室内又扫室外,扫了大院又扫街道。虽然都是破旧房舍,但里里外外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去十分舒畅。
  除夕这天,队长又宣布,整个大队要举行内务比赛,下午就要检查评比。话语中还透露了一点秘密:女生队颇有在此次评比中夺魁之意。这真是一个有力的动员。因为女生队是本队的比邻,平时就互不服气,紧紧用眼睛盯着对方,无论明里暗里都是在进行比赛。队长宣布后,像鹳鸟一样的张班长,立即召集本班举行紧急会议。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决心争取全胜。慢说鞋子、毛巾等要摆得井然有序,即使小小的牙刷也要摆得像小猴探首缸外冲着一个方向。而其间最难办的就是被子。因为大家来自各不相同的家庭,质量不等,颜色各异,厚薄不一,加上里面的小包袱大小不同,怎么也难以整齐划一。会上最爱发言而又滔滔不绝的“高老夫子”,这时也瞪着两个眼珠子缄口无语。胡博士更是急得团团转,一筹莫展。还是张班长有办法,说:“把被子都翻过来,不就解决了么?”果然,这一着灵,因为被里都是白的,至少在颜色上取得了一致。可是包袱的大小仍是很大的障碍。这次是副班长——那个瘦骨嶙峋的地下工作者献出了智慧。他主张白天先共一下产,把大包袱塞到薄被子里,小包袱塞在厚被子里,这样来取得暂时的平衡。果然,这又排除了一个颇大的障碍。这样一来,已经是相当整齐划一了。可是,据本班“军事家”高凤岗的眼光来看,仍不理想。他寻思了一阵,就跑到外面找了两块板子、然后趴在炕上,把每个叠好的被子都夹出一条齐崭崭的棱线。这样一来,全班十床被子,就像用机器轧出来的或者模子里磕出来似的。谁见了也不能不为之惊叹。消息传开,全队立刻都向二班看齐。
  本大队的女生队,一向是众人瞩目的中心。她们也一个比一个争强好胜。在艺术领域中,例如在歌咏比赛、戏剧比赛、舞蹈比赛方面几乎全为她们垄断。这次内务比赛她们更是憋足了劲,调兵遣将整整用去了半天工夫。下午各队派出代表在大队干部带领下进行检查。天虹也被推为代表来到女生队。结果一看,虽然做到了整洁,却未能做到整齐。尤其是那些被子真堪称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比起二队那种斧削刀劈式的整齐,真不啻霄埃云泥,无法相比了。不想这场比赛,竟使她们一败涂地。在一场比赛中输掉,就想在另一场比赛中捞回。接着就要举行全大队的除夕晚会,她们又暗暗使劲了。
  除夕晚会于府衙门大礼堂举行。刚刚天黑,两盏绿光莹莹的大汽灯就挂起来了,连礼堂的通路上都坐满了人,挤了个风雨不透。听说节目有好几十个,其中女生队的节目占三分之一以上。尤其使人感到不同寻常的,还请到两位延安的名人。一位是诗人柯仲平,一位是作曲家郑律成。柯仲平是大家都晓得的,他常常头戴鸭舌帽,随便披着一件旧棉袄,在延河边上转来转去,似在切磋诗句或默默行吟。如果广场上正在举行大会,有人发现了他,就会把他拖上去朗诵。他也不过分自谦,只要青年们热情相邀,他就朗诵一段两段。今晚,当晚会的主持者陈尔东宣布他的朗诵作为开篇节目时,全场欢声雷动。只见他甩去棉衣,摘掉帽子,从容地走到台上。此时的柯仲平只不过三十多岁,却因辗转飘流的生活已经谢顶,头光得像似列宁,还留着一撮列宁式的胡子。他朗诵的是一首还未发表的新作《边区自卫军》:
  
  左边一条山,
  右边一条山,
  一条川在两条山间转;
  这边碰壁转一转,
  那边碰壁弯一弯,
  它的方向永不改,
  不到黄河心不甘!……

  柯仲平是位热情澎湃的狂飚诗人。他开始朗诵时还算平静,随着感情的激荡,声音不由自主地高昂起来,一只手高高地指向前方。他用新鲜的民歌语言和边区新鲜的故事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世界。最后结束朗诵时,全场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上台的是郑律成。他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他的每首歌都是那么热烈雄壮,优美动听,简直唱遍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冬天他戴着一顶羊皮帽子,脖子挂着一架手风琴,走到哪里就拉到哪里唱到哪里。今晚,当主持人刚刚宣布,他就从台下拉着琴走上去了。他演奏的是一首苏联歌曲《快乐的人们》。他一边拉一边唱道:
  
  快乐的人们在快乐地歌唱,
  快乐的人们神采飞扬。
  谁要是能跟着他一路前进,
  那他便永远不会灭亡!
  谁要是能跟着他一路前进,
  那他便永远不会灭亡!

  郑律成一边唱,年轻的脸上闪出耀眼的光彩。那热情的旋律和愉快的节奏,顷刻间把全场人都吸引到歌声中了。人们随着他唱起来:
  
  谁要是能跟着他一路前进,
  那他便永远不会灭亡!!!

  直到郑律成拉着手风琴回到台下,全场的歌声还没有停止呢!
  随后便是同学们的节目了。节目的丰富多彩,使人感到新奇。这里有河南梆子、山东琴书、山西梆子、河北老调、湖南花鼓、贵州小调、江西山歌、东北秧歌,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斑斓色彩。此时正值敌寇进攻山东,守将韩复榘不战而逃,丢失了大片国土,全国人民莫不切齿痛恨之际。才能敏捷的学员就编了一段相声,把韩复榘不学无术的种种笑料串在一起,使得大家捧腹大笑。
  天虹从小县城来,哪里见过这样丰富多彩的节目,真是大开眼界。他自始至终精神贯注,有时兴奋激动地热烈鼓掌,有时陷入默想沉思,有时又不禁纵情大笑。精神上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下面的节目,女生队的愈来愈多,渐居压倒优势。这里有各种风格的歌唱,还有几个很不错的舞蹈,都赢得了不少掌声。最后的压轴戏是高红的“钢琴独奏”。当主持人陈尔东高声宣布之后,舞台上却不见有钢琴抬上来,不仅没有钢琴,连风琴也没有。只有一个留着娃娃头的女孩子,一只手里提着一把钢锯,一只手里握着一个弓子微笑着走上来。这个女孩子不能说不漂亮,两只眼睛乌黑有神,圆圆的,简直有点像猫眼似的。她的齐耳短发略略地短一点,似乎是有意掩饰她那女性的妩媚。“我先演奏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吧!”她用清脆的声音说,接着淡淡一笑,就开始演奏起来。令人奇异的是,这么一条简单的、软软的钢锯,一霎时竟能发出那么复杂而激越的音响。演到最后一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时,她几次把垂到眉尖的一络黑发猛地甩上去,甩上去,在感情发展到最高峰时,她把弓子一收,戛然而止。顿时掌声雷动,简直停息不下来了。这时的观众仿佛不把心中的赞赏全部表达出来就决不罢休似的。接着就是一片呼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陈尔东对姑娘莞尔一笑:“那就再来一个吧!”“好,我再演奏一首《马赛曲》!”姑娘又是淡淡一笑。接着亮起弓子,那激越的声响又在人们心头煽起战斗的火焰。这次掌声更热烈了,“再来一个!”的喊声不绝于耳,无法平息。最后不得不再演一曲。这一曲是延安经常唱的《国际歌》。随着姑娘的琴声,大家都不自觉地哼起来。整个会场都沉入到一种深沉而又激昂、悲壮而又雄浑的情感中了。
  在高红演奏过程中,周天虹一直痴痴地望着她。望着她的每一个姿态,望着她的笑貌音容,仿佛陶醉了的样子。直到晨曦用胳膊碰了碰他,他才醒转过来。
  “天虹,你怎么了?”
  “哦,哦,没什么,没什么。”他含含糊糊地说。
  “她就是高凤岗的妹妹,你知道吗?”
  “不知道!”
  高凤岗伸过头,颇为得意地说:
  “我这个小妹,从小就有艺术天才!”
  “北京话也说得很美。”天虹说。
  “她一直在北京上学,还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呢!”
  “噢!”
  在这个除夕之夜,周天虹躺在睡着十个人的大炕上,却没有很快入睡。从高红他想到了碧芳。心想如果她再勇敢一些,同自己一起来到延安,现在该多好呢!可惜她没有来。她现在又在哪里?是偷生在太阳旗下的故乡?还是跟着父母逃到了南方?逃到南方又到了什么去处呢?她的处境又如何呢?她还能再来延安吗?……
  天虹出来以后,不免常常想念碧芳,想念那个紫衣少女,但却不像今晚为甚。他听着同志们此起彼伏的鼾声,不知何时睡熟。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