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杀手锏


  文张当然不相信。
  ——像这种在重要关头诱人回头分心的技俩,他在对敌时至少用过一百次!
  不过在他还未掠出去之前,宾东成这一喝,还是使他略为警惕了一下。
  他立即发现在宾东成一叱之际,无情脸上陡现关切之色。
  ——为什么他会变色?!
  ——莫非是……
  文张顿生警觉,陡收去势,就在这时,他已猛然察觉厉风扑背而至!
  不是一道急风!
  而是两道锐风!
  文张已来不及闪躲!
  他已没有退路!
  他只有反击!
  这一刹间,他竟然还能够连下两道杀手!
  一道反击背后的人!
  一道飞袭无情!
  因为他知道,他受狙的这一瞬间,无情必不会轻易放过,定必发出足以让他致死的攻击!
  所以他要败中求胜,否则宁可同归于尽。
  这刹那间的情景,真把宾东成和两名衙差、两名仆役惊住。
  一位全身艳丽夺目衣饰鲜红的劲装女子,披深红滚黑绒边披风,掣着双刀,自文张背后悄悄掩了近去。
  宾东成见是个艳美女子,生恐为这凶徒所趁,忙高呼制止,就在这一呼之后,惨烈的激战陡然开始。
  鲜血飞溅,酷烈的战斗又陡然而止。
  以文张平时的功力,唐晚词提刀欺近,总是可以察觉得出来,但文张的心神,全集中在对付无情的身上,而且他受了伤。
  一个人若病了,反应自然也不那么灵敏,同理,一个人受了伤也一样。
  他发现的时候已迟!
  这刹那间他的斗志完全被激发!
  他受重伤的左拳,在唐晚词双刀砍中他的同一时间击中了她!
  唐晚词“嘤”的一声,飞跌寻丈!
  血光飞溅,文张胸腰之间陡现血泉!
  刀光一闪,文张的刀夺手而出!
  无情尽全力一挪身,刀钉入他的左胸!
  这瞬息间,三人皆重创!
  三人一齐重伤。
  一齐踣倒于地。
  文张的伤最重。
  ——重得几乎难以活命。
  但他的神情,却是奋亢多于痛苦,憬悟多于难受。
  他颤着手指,颤着声音,指着无情吃力着道:“原来……你……真的……不能……出手……哈……我几乎……给你……骗了……”语音里也不知是奋慨,还是痛悔,抑或是惋惜。
  他仓猝遇袭时飞投的一刀,无情竟未能躲得开去。
  ——现在谁都可以看得出来,无情非旦无法威胁到别人的性命,就算别人威胁到他的性命,他也无保命之能!
  文张终于可以肯定了这一点。
  他虽然伤重得快要死了,但只要无情不能向他出手,他自信还可以逃生。
  ——而且还可以杀了无情!
  所以他虽在喘气、忍痛、但仍在笑。
  “无情,无情,”他接近呻吟似的道,“无情你终于还是死在我的手上。”
  无情冷笑。但他看见唐晚词飞跌出去的时候,眼睛都红了。
  他捂着胸,血已开始渗透出来。
  “你忘了,我还没有死。”
  文张吐着血,缓缓的挣了起来:“但你己不能动手。”
  “不错,”无情略扬一扬手中的萧:“我是不能动手,但我还有它。”
  “我现在要是还相信你能发暗器,”文张已经勉强能站得起来,“我就不是人,是猪。”
  无情紧紧握着那支萧。
  ——如果还剩下暗器,就算是一枚,局面就会不一样。
  文张紧紧的盯着他手上的萧。
  ——究竟萧里还有没有暗器?
  文张虽然已断定无情已发不出暗器,如果他能以萧发射暗器,在唐晚词狙袭他的瞬间,无情便可以置他于死地。
  所以无情的萧里,照理也不可能会有暗器。
  反而是他手上的笛子里,暗藏一件厉害的暗器。
  ——九天十地、十九神针!
  这一篷针,据说是当年“权力帮”的“九天十地、十九人魔”所共同拥有的一种暗器,但还未到分发予各神魔施用之前,萧秋水的“神州结义”及“朱大天王”的势力,已摧毁了十九人魔。
  这种“暗器”,也一直未曾出世。
  文张当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带一根笛子出来,笛里有这最后一道杀手、最后一张保命灵符!
  ——可是“上天入地、十九神针”从来未正式施用过,谁也不知道威力如何、效果如何。甚至有人传说,就是因为“九天十地,十九神针”的制作尚未完善,所以李沈舟才迟迟不把这种绝门暗器交发部属使用。
  李沈舟死、柳五亡、权力帮倒,这套“九天十地、十九神针”也流傅了出去,但究竟有没有传说中“惊天地,位鬼神,魔计出而入群服”之威,连文张自己也不知道。
  他连自己也不曾用过。
  这是他儿子丈雪岸在奇逢巧遇中夺得的暗器,送给老父作紧急之用,文张一向都是要别人的命,很少要自己拼命,所以从未用过。
  ——今天难免要用上了。
  无情一看到他的神色,就觉得很绝望。
  因为他马上感觉到,重伤浴血的文张,必定还有一着杀手锏。
  而且“杀手铜”极可能就藏在他的铁笛里。
  ——既然自己萧中可藏暗器,文张笛里又何尝没有“杀手锏”?
  要是在平时,文张的杀着必定巧妙掩藏,但他此刻已受了重伤,很多事就无法掩饰得天衣无缝。
  所以无情一眼就看得出来。
  可是,有些事,看得太清楚却容易太痛楚,大清醒往往不一定是件好事。
  偏偏无情的观察力强,一眼就看出来:文张仍有“杀手锏”——这个“观察”使无情接近崩溃、绝望。
  ——没想到竟要死在文张的手上!
  ——而且还要累了二娘和铜剑送命!
  他这样想着的时候,看得出来文张正在设法用语言来引开他的注意力,而手指正按向铁笛上的机簧。
  他甚至可以瞧得出来,那铁笛其中一个簧括,并不是笛孔,而是簧括。
  他都看得出来,可是偏偏就是无法闪躲。
  这样子的送命,着实教他死不甘心。
  死不甘心又怎样?
  世界上有很多人不甘心死,但仍得死;世上有很多人不愿意败,但仍得败。
  因为败不得服气,输得不甘心,所以才有人怨命、推诿运气:我不幸,才会落败。
  但是世上有多少人成功了之后,都不认为自己因幸运致有所成就,而都说自己奋斗得来的成果?
  故此,难怪失败的人,特别容易迷信;失意的人更相信是命。
  文张的中指已触及铁笛机括的按钮。
  但他没有马上按下去。
  ——救命的法宝,是拿来救命的。
  ——不到最后关头,把救命活宝用尽,一旦到生死存亡之际,恐怕就要束手待毙。
  他笛中的魔针,一按即发。
  人却迅雷般掠往唐晚词。
  ——唐二娘中了他一拳,决不致命,因为他左手重创之下,杀伤人决不如前,她不久就能挣扎起来,他必须在她未缓得一口气前杀了她!
  ——而且他掠向唐晚词,无疑等于跟无情拉远了距离,就算无情手上萧中还有暗器,也更不易伤得着他!
  文张无论做什么事,都先求稳,再求功。
  就算受了接近摧毁了他的重创也不会例外!
  可是他掠到一半,忽然顿住。
  因为一匹快马,已从长街急转入街里!
  只要他一意扑向唐晚词,就要跟这匹骏马撞在一起。
  文张当然不想“撞马”,就算在平时,一个人跟一匹马对撞,也甚为不利,更何况他现在还受了重伤?
  他立即飞降下来。
  快骑也陡然停住。
  马如去矢,不能骤止,但能把疾骑一勒而止的腕力,敢有千钧?
  但从马上落下来的人,却是一个瘦子。
  这个人,瘦得只像一道长条的影子,如果不是他身上穿着厚厚的毛裘,把身子裹得像只箭猪一般,恐怕连风都可以把他吹走十里八里。
  这个人,一下马,就咳嗽,两道阴火般的眼神,凝在唐晚词身上不移。
  他没有看文张。
  也没有看无情。
  看也不看一眼。
  他只看唐晚词。
  他背向文张,走向唐晚词,一步一咳嗽,半步半维艰。
  他开步时,手掌遥向马臀一拍,马作希聿聿一声长嘶,碎步踏去。
  这时,这条街弄上除了倒在地上的三个人:唐晚词、铜剑、无情和一衙差、一仆役,以及站着的两个人:文张和刚骑马赶来的瘦汉之外,就只剩下宾东成及两个官差、两名仆人。
  长弄落落。
  咳声凄凄。
  马依依。
  无情的眼睛亮了,但却不明白。
  一个人绝望的时候眼睛只会黯淡,不会发亮的,故此,相学中主要看人的眼神,便是因为眼睛最难掩饰心中的感受。
  无情的眼亮了,是因为来的是他的朋友。
  雷卷。
  但他却不明白雷卷为甚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没有走?
  ——还是走了又回来?
  ——他怎么知道我们途中会出事?
  ——戚少商呢?莫非是他们赴易水的途中有了甚么意外?
  文张没料到会有这个变化。
  他的心往下沉,他要在他的心未沉到底时,作出一个挽救自己往无望处沉的拼命!
  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只要还敢一拼,还能一拼,说不定就会重新有了希望,所以古语有云“哀兵必胜”,哀兵虽不一定能胜,但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很可会成为一支雄兵,只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往往能反败为胜。
  他长空掠出。
  他扑的不是唐晚词。
  他掠向无情。
  ——杀了无情、少一劲敌!
  ——制住无情,可以保命!
  他的身形才动,雷卷似背后长了眼睛,身子立即弹起!
  他身轻裘厚,急若星丸,文张大喝一声,身形疾往下沉!
  下面是铜剑:
  ——来不及制住无情,抓住铜剑也一样!
  他的身形甫沉,雷卷已到了他身后。
  文张要争取时间。
  这是他生死存亡的一瞬。
  他的铁笛一扬,“九天十地、十九神针”已喷发出去!
  然后他向前一冲,伸手一探,抓向铜剑的后颈!
  前十后九,十九支无形无色几近透明的针,连射雷卷十九处死穴!
  针在前发,但有些针却已无声无息的袭向雷卷的后身!
  雷卷忽然整个人都缩进了毛裘里!
  十九支针,全射入裘内。
  雷卷自裘下滚了出来,一指戮中文张后心!
  文张大叫一声,已拿住铜剑后颈。
  雷卷还想再攻,但背后急风陡起!
  只听无情振声急呼:“卷哥,小心!”
  雷卷全神对付文张,要避已来不及,裹身毛裘亦已离休,背后硬吃一击,嘴角溅血,但他霍然回身,一指戮中后面暗算者的胸前!
  那女子跌了出去,却正是手执铁尺的英绿荷!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