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夫音歌感人,迹在微眇。涵泳风雅,陶写性情。虽迹近俳优,犹贤于博弈,不为无益,宁遣此有涯。然达者观其领会,则亦进修之一助也。故诗以兴矣,礼以立矣,终曰成于乐;德可据也,仁可依也,又曰游于世;一唱而三欢,岂不可深长思乎。或以为盖有雅郑之殊,古今之别焉。不知器有古今,而声无所谓古今也,乐有雅郑,而兴感群怨之迹不必书异也。磨调作于明之中世,当时虽曰新歌,此日则成古调矣。其宫商管色之配合,虽稍稍凌杂,得非先代之遗声乎。其出字毕韵之试题严,固犹唐末之旧也。夫以数百年之传,不能永于一旦,虽曰时会使然,亦后起者之责耳。同人爱有谷音社之结集,发议于甲戌之夏,成立于乙亥之春。譬诸空谷传声,虚堂习听,寂寥甚矣,而闻跫然之足音,得无开颜而一笑乎。于是朋簪遂合,针芥焉投,同气相求,苔岑不异。声无哀乐,未必中年,韵有于喁,何分前后;发豪情于宫徵,飞逸兴于管弦。爰标社约,以告同侪。 一九三六年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