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十一回 众志成城 列宁格勒死守九百天 天遂人愿 莫斯科城冻垮法西斯


  德军如潮水一般涌进苏联,希特勒万没料到庞大的苏联这么硬。德国装甲部队的前锋已进抵离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已经看见克里姆林宫了。

           ※        ※         ※

  且说征服苏联,独霸欧洲,是希特勒蓄谋已久的阴谋。但是"海狮计划"受挫,希特勒不仅没有取得征服不列颠的“最后胜利",而且也丧失在地中海给英国人以致命打击的机会。
  由于佛朗哥多变、墨索里尼的愚蠢,甚至由于贝当元帅的年迈昏庸,希特勒的确在地中海失去了大好的机会。意大利侵略军在埃及沙漠中遇到了灾难,现在到了12月,又在阿尔巴尼亚的雪山中面临着灾难。这些不顺心的事件也是战争和第三帝国的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由于德国的朋友和盟国的软弱,他们进行的侵略战争不得人心,而且一部分是由于这个纳粹统帅不能了解必须采取目光远大的洲际战略,以最后达到称霸欧洲的野心。早在法国投降之时,德国人就着手侵略苏联的计划。
  1940年12月28日,希特勒发布了第21号训令,正式确定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略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在对英的战争结束以前,以坦克、摩托化部队及航空兵部队突施“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苏联西部苏军主力,尔后向战略纵深发展进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前进至伏尔加河、阿斯特拉一线,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为实现这一计划,德军集中了181个师又20个旅共550万人,坦克4300辆,火炮47000余门,飞机4980架,以及192艘舰艇,并将这些力量编为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3个战略方面实施进攻。
  “巴巴罗萨"计划的基本部署是:
  “北方"集团军群,辖第16、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群,共29个师,由莱布元帅指挥,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以东向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苏港口,使苏联舰队失去基地。
  “中央"集团军群,辖第4、第9集团军和坦克第2、第3集群,共50个师又2个旅,由博克元帅指挥,在波兰的华沙向布列斯特、明特克方向突击,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辖第6、第17、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坦克第1集群和匈牙利一个快速军,共57个师又13个旅,由龙德旅泰特元帅指挥,自波兰的赫尔姆向基辅方向进攻,攻占基辅以南地区的第聂伯河渡口,消灭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苏军,然后向顿巴斯发动进攻。
  德军的挪威集团军以及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共21个师又3个旅,在挪威和芬兰境内展开,配合“北方"集团军攻占列宁格勒。
  “巴巴罗萨"计划制定后,德国法西斯在策略上,玩弄了“海狮骗局",以假乱真,麻痹苏联。希特勒曾说:“要把进攻俄国造成历史上最大骗局"。为此,纳粹千方百计地采取伪装和欺骗的手段,迷惑苏联。希特勒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峡沿岸,集结了大量的渡海和登陆船只、器材;在海岸上装配了许多假火箭;军队进行了频繁的登陆演习;甚至把大批的德军调到苏联边境,也说成是进攻英国而来到东方休息调整。临战前,希特勒一反常态,在宣传上停止了对苏联的攻击,把斗争矛头集中指向了英国。就这样在"海狮计划"的掩盖下,德军早已把大批兵力集结在苏联的边境上。准备工作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要求完成。
  在德军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加紧进行入侵苏联的战争准备时,东方的俄国人的情况如何呢?
  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1939年3月,斯大林针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已经开始的形势,明确指出德、意、日结盟的侵略性,以及西方国家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危险性,号召苏联人民必须从各方面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斯大林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作战争准备,先后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与土耳其签订互相保持中立条约。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又通过军事、政治、外交途径,将西部国界线向西推移。并认为国界线的西移将使德军东犯必须从更西的几百英里开始,并且在经济上和兵员上都作了充分准备。苏联加快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速度,并有一大批军事工厂开工生产。在兵员上,1939年颁布了《普通义务兵法》,延长服役期。
  在战略计划和兵力部署上,为对付德军的侵略,苏军总参谋部作了详尽部署。
  1941年4月底,希特勒发布了侵略苏联的命令,并确定进攻的日期为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国防军各军兵种指挥官以及纳粹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参加的一次会议中指出,对苏联的大规模行动中,如同以前纳粹党卫队行动队和纳粹党卫队行动的行动方案。指示党卫队:“……必须像对待苏联政治家一样消灭犹太人"。会议后,纳粹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起草了"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确定了希姆莱在这次大规模行动中对纳粹党卫队的特别任务有特别指挥权。纳粹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最高指挥官凯特尔于1941年3月13日在这份命令书上签了字,同时他将这些任务分配给3个集团军群的最高指挥官。这些重大原则的规定表明,纳粹党卫队行动队处决平民百姓是合法的,是他们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
  希特勒的纳粹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是一个杀人狂。希姆莱是希特勒手下的恶魔,冷酷狡黠,权迷心窍,是第三帝国最野心勃勃和不择手段的人。希姆莱1900年10月7日生于慕尼黑。20年后,海因里希·希姆莱接管了党卫队。希姆莱的生命过程就是杀人的过程。
  早在1933年希姆莱就创立了"遗传研究所"。1935年1月1日,"遗传研究所"通过了一个扩大研究范围的新章程。这样终于在集中营里也进行了试验。大多数涉及到人的试验都是由"遗传研究所"发动、组织和投资。这群披着人品的畜牲试验所用的人,都是由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这个毫无人性的杀人狂提供的。1941年5月,希姆莱爽快地答应了西格蒙德·拉舍尔的高空飞行研究,并为此提供了大量"犯罪"人员。
  因此就在取之不尽的人鼠后备队的中心——达豪建立了一间负压室。据拉舍尔的助手安东·帕霍勒格博士说:“我通过负压室的观察室亲眼看到了俘虏忍受真空的压力,直至他们的肺部爆裂。有些试验会在头脑里引起一种压力,以致那些人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而出现神经错乱和头发脱落的现象。他们用手和头去撞击墙壁,声嘶力竭地喊叫,设法减轻对鼓膜的压力。一般来说,到了完全真空的时候,被试验的人就会结束生命。完全真空的试验无疑会导致死亡,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多地是把负压室用作例行的枪决,而不是用他们来作试验。”
  这些可怕的试验一直持续到1942年5月,大约有200多个囚犯被利用进行这种试验。
  经过这些稀薄空气的试验后,拉舍尔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有关冷冻作用的新试验。新试验的目的是要为那些经常在北海上空被击落的担任轰炸英国本土任务的飞行员找到最好的飞行服。他们中间许多人本来可以在水上进行自救,但是当他们携带游泳工具泡在水里数小时后,就会冻死。这种残酷的试验从1942年8月一直持续到1943年5月。又有无数的囚犯成为该试验的牺牲品。
  希姆莱为继续这些试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在许多封信中不厌其烦地说,只有党卫队可以提供必要的"活人材料"。他经常亲自出席这些试验,并不断地反对来势凶猛的外界舆论的抗议。
  那位法西斯忠实走狗拉舍尔,并没有因为他对纳粹作出许多有用的试验而幸免于难,最终连他的妻子的性命都一起搭了进去。拉舍尔夫人被绞死在拉文斯堡,拉舍尔博士被送进达豪,1945年4月底被德国法西斯分子用手枪打死。
  德国法西斯还在试验许许多多的疫苗和防御一场细菌战的预防剂。
  为了获得疫苗,他们在布痕瓦尔德把伤寒传染给做培植病毒的男人;在达豪研究沼泽中,培育蚊子,并在1000多人的身上进行试验。首当票冲的是波兰牧师。1943年9月,在东线突然爆发了一种黄疸传染病(一个月内发生18万起病例),接着就在奥斯威辛,继而在萨克森豪森对参加波兰抵抗运动的犹太人就上述病例进行试验。
  集中营里被试验的人员是用之不尽的:在囚徒身上试用新药;在奥拉宁堡进行挨饿和口渴试验;在布痕瓦尔德进行人造荷尔蒙的试验;试验血浆用来治疗坏疽;试验药膏用来治疗磷火引起的烧伤。此外,还进行血液学和血清学的试验。在达豪,人为地引起了蜂窝组织炎、溃疡、败血病。他们试验如何使用磺胺药,如何对骨头、神经和肌肉系统进行外科手术,用注射碳方法进行无痛苦死亡法的试验,注射这种碳酸针以后,不到1秒钟就会置人于死地;他们观察有毒子弹的作用(临床的描述是骇人听闻的);研究一种把感染毒品的人进行解毒的方法;研究生物碱和未知道的毒药;让囚徒服用毒药胶囊后进行试验。纳粹头目们的最后时刻就是服用这种胶囊自杀的。此外,还进行了其他有关化学毒品效果的试验。
  所有的这一切,我们不能细细地加以详述,只简单地说说。(让全世界人民公证地看待法西斯暴徒的罪行),而每一项试验都是离不开活人的。此外,德国人还在苏联设立了犹太人隔离区。
  1941年6月,党卫队总部指示纳粹党卫队行动队和纳粹党卫队行动分队,战争一开始,就设法通过大批枪杀,或者通过集体迫害,或者通过汽车毒起室对当地数百万人民进行残酷的杀戮。设立犹太居民隔离区是"一个死亡行动的副产品"。
  纳粹在苏联的"屠杀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德国国防军、纳粹党卫队行动队和行动分队越过苏联边境,并开始大批枪杀平民百姓,特别是枪杀犹太居民为标志。第二阶段以从1941年秋在波罗的海地区开始并持续到下一年,在所有地区展开的大屠杀为标志。当第一"屠杀波"还在南方肆虐的时候,第二"屠杀波"已经在北方翻滚起来。纳粹占领者在大批枪杀的第一阶段即着手建立犹太居民隔离营,已经在为第二阶段大批屠杀犹太人做准备了。
  1941年春,在德国占领的苏联地区的犹太居民总数为400万人,在德国持续占领的22个月时间里,大约有300万犹太妇女、男人和儿童被杀害。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30分,希特勒采取了不宣而战的强盗惯伎,突然对苏联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德国的仆从国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也一道参加了侵略苏联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的大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
  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入侵,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开始的。德军首先以大量的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基地以及正在向国境线开进的军队进行猛烈的轰炸,并在苏联军防御纵深内空降伞兵,抢占要地。同时以数千门火炮对苏军的边防哨所、防御工事、通讯枢纽和部队集结地进行猛烈轰击,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喀尔巴阡山宽约1500英里的正面发起全线进攻。
  德国及其附庸国的大批特务分子也随德军一起进入苏联境内,大肆进行破坏活动。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使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大的损失。西部边境60多个机场同时遭到猛烈轰炸,苏军半天之内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其飞迎战,就被炸毁在机场。许多重要城镇、通讯设施、交通枢纽和海空军基地也遭到严重破坏。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部队出现了混乱。边防值班部队虽也进行抵抗,但因得不到及时援助,势单力薄,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的第一天,德军就前进350至600英里。
  德军的大规模突然袭击,把苏联最高当局也搞得晕头转向。但苏联人很快恢复了镇静。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起来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并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领导的国防委员会,以及有莫洛托夫、朱可夫等参加的最高统帅部,动员一切力量,来打击法西斯侵略,争取胜利。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全体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指出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不仅是要消除苏联面临的危险,而且还帮助那些呻吟在德国法西斯主义枷锁下的欧洲各国人民获得解放。他号召苏联各族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同德国法西斯进行殊死的斗争。
  6月26日,经过调整补充后的德军坦克第4集群又继续前进。德军翻过起伏的群山,越过沙质平原,穿过沼泽和森林,一路上击溃了苏军匆忙组织起来的层层抵抗。德军并迅速攻下了西德维纳河河上的陶格夫匹尔斯大桥。击毙了桥头堡的哨兵和准备炸桥的人员。使"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顺利地渡过西德维纳河,并于7月1日占领了里加。7月5日攻占奥斯特罗夫,又于9日顺利地占领了苏军放弃的普施科夫。
  与此同时,苏联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在遭德军空袭和波罗的海东岸被德军攻占,舰队在失去陆上依托的情况下,也被迫从利耶帕亚基向东北撤至塔林。至此,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十天内侵入苏联境内400至450英里,前进至列宁格勒州。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进攻发平时,是以南方两路的钳形攻击,围歼白俄罗斯的苏军的。6月22日晨,德中央集团军群以40个师的兵力向苏军发动进攻。苏军在防守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向后撤退。
  中央战线的迅速溃败,使苏军陷入岌岌可危的被动境地。到7月9日黄昏,德国法西斯坦克部队在从波洛茨克到日洛宾的正面上逼近了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地区,并攻占了维捷布斯克。从6月22日至7月10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深入苏联境内450至600英里,几乎占领了白俄罗斯的全部领土。斯摩棱斯克受到严重威胁。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向基辅方向实施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德军在南方进攻遭到苏军的抵抗,进攻的德军经过一路苦战,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有几个师于24日突破苏军西南方面军的防御正面,向杜布诺方向推进。
  从6月24日至29日,在卢茨克、杜布诺、勃罗德一带进行了一场战争初期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坦克战。经过5天的激战,德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击退了苏军反突击,但德军向苏联境内纵深尚不足60英里。6月30日,德军占领了利沃夫和罗夫诺,7月4日攻占了奥斯特罗格,7月9日攻占日托米尔。个别的坦克部队已进至通向基辅的近地。与此同时,德第13集团军和罗马尼亚军队已抵莫吉廖夫至波多利斯基一线。这样,不仅基辅受到威胁,而且苏军的西南方面军的主力也有被德军包围的危险。至此,德军在西南方面也推进300至350英里。
  希特勒侵略军在战争初期占有极大的优势:德法西斯夺取了欧洲的巨大经济和战略资源,德国及其占领的国家共生产3180万吨铜(当时苏联生产1030万吨);'德国拥有精良的装备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经验;特别是采取了突袭的方式。在战争爆发前,苏联为加强战备和西部边境防线,已做了许多工作,战争爆发时,苏军在西部边境总共有149个师的兵力。但苏联最高当局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时间和规模却严重估计不足,苏联西部边界地区的工事也未完成,苏军对敌人的突然袭击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也缺乏组织和实施战略退却的训练,缺乏对付敌人集群坦克的有力措施,凡此种种因素,造成了苏军的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到1941年初秋,希特勒认为苏联已经完蛋了。
  希特勒德军的大举入侵,苏联大地上浓烈的硝烟持续不断,双方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厮杀。
  入侵的德军首先在列宁格勒挨了苏联当头一棒。
  “巴巴罗萨计划"中,就有迅速占领列宁格勒。为何希特勒对列宁格勒如此重视?原来希特勒统帅部认为夺取苏联这一重工业中心和海港具有特殊意义。占领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可以掌握整个波罗的海的主动权,控制十条铁路线,尤其是控制那条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同苏联其他一些经济地区联结起来的十月铁路线,在国际上有重要意义。从政治上、军事上看,占领列宁格勒并同芬兰军会合,可以使法西斯同盟更加巩固,迫使其他一些处于动摇不定的国家加入反苏战争。同时,为了进入莫斯科所必要之兵力,可把用于攻占列宁格勒时用的第4坦克集群的所有坦克和机械化兵团抽调出来。
  希特勒很早以前,就命令莱布元帅务必在1941年7月21日以前拿下列宁格勒。这个狂妄的战争贩子竟宣称,他届时要在列宁格勒"皇宫广场"检阅军队,在"阿斯托里亚"饭店举行盛大"祝捷"宴会,甚至已拟好了宴席菜单。7月9日,德国法西斯的铁蹄终于踏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列宁格勒面临北、西南、西北三个方面受敌的临危时刻,苏军统帅部于7月10日任命伏罗希洛夫元帅为西北方向指挥部最高军事负责人,日丹诺夫为军事委员会的委员,统一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北方方面军的作战行动。指挥部紧急动员百万列宁格勒居民夜以继日地轮着在卢加河畔的西姆斯尤—卢加—金吉射普一线抢筑一条坚固的防线,以阻滞德军前进。同时在列宁格勒的四周再构筑第二、第三道防线。
  得意忘形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赫普纳上将宣称,只要一举攻破卢加,他就拿到了打开列宁格勒大门的金钥匙。然而,德军在卢加河畔受到了列宁格勒英勇保卫者的历时一个多月的殊死抵抗,德军尸横遍野,德军妄图于7月21日前攻下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了。
  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受阻于卢加河畔,这对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莱布元帅来说真是个不祥的兆头,它预示着要进驻列宁格勒,将面临着更多胜负难卜的激战。莱布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他打算重演过去以迂回突破法国"马奇诺防线"故伎,避开正面攻取卢加,把重军调往苏军防御较薄弱的金吉射普——纳尔瓦地区,企图从这里突破卢加防线进逼列宁格勒。当他把自己的这一计划呈报希特勒时,却遭到希特勒的否定。
  在希特勒看来,他的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现在离莫斯科只有350英里,再加一把劲,莫斯科便垂手可得。若此时,莱布把北方集团军群的精锐之旅——第4装甲集团军从卢加河上游移到下游,无异于釜底抽薪,不仅使中央集团军群失去强有力的依托和掩护,也打乱了希特勒想抽调第4装甲集团军前往莫斯科一线作战的计划。
  莱布只得重新部署兵力。他在卢加防线部署了北部集团军、卢加集团军和南部集团军,企图经加特契进攻列宁格勒;沿卢加—列宁格勒公路进击列宁格勒;在诺夫哥罗德和楚多沃一带进攻,从东包抄列宁格勒,进而与芬兰军队会师斯维尔河。仅德军北部集团军群所拥有的坦克就超过苏军坦克14倍,大炮超过一半以上,气势汹汹也。
  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是最重要的海港和工业、文化中心,人口有300多万。
  1941年8月8日10时,德军北部集团军首先在卢加河下游的伊万诺夫斯科耶——大萨勃斯克地区的桥头阵地向苏军发起猛烈进攻。德军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苏军的阵地,一时间卢加河上弹如雨注,恶浪排空。
  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号召当地军民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列宁格勒。8月13日,金吉射普防区激战中,苏军第8集团军虽被切断与友军联系,但仍英勇战斗,坚守在第17、18、19、21、25和26号火力点上,直到最后一个人。其中第17号火力点的苏联红军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最后毅然炸毁火力点,全部壮烈牺牲。
  8月15日下午6时,德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苏军第一道防线。当德军在卢加防线发起全线进攻时,列宁格勒北面的芬兰军队也以3个师的兵力向列宁格勒围了过来。列宁格勒的局势紧张起来。
  苏军统帅部给列宁格勒方面军下达了任务:从西、西南和东南方保卫列宁格勒,不让德国切断十月铁路线、彼斯夫铁路线和北方铁路线;不惜一切代价地扼守住卡波尔高地,确保从海上保卫列宁格勒;阻止芬兰军队在乌奥克西河一线发动进攻,并且不让芬兰军队靠近基洛夫铁路线。同时,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还部署了市北、市东和市西南三方向上的列宁格勒市防御体系。
  8月底,德军占领了列宁格勒东南方向的托斯纳、姆加等地,妄图从东面包围列宁格勒,沿涅瓦河左岸向拉多加湖推进。9月8日,德军到达拉多加湖南岸,占领了什利谢尔堡,从陆上封锁了列宁格勒。从此,苏联红军开始了长达900天的保卫列宁格勒的英勇战斗。
  9月9日上午9时30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开始向列宁格勒发动全线进攻。主攻方向选在加特契纳防区的基宾——罗普萨——红村一线。
  希特勒命令他的法西斯军队,用封锁和不停的空袭和炮击,把列宁格勒夷为平地,并要将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哈尔德建议用饥饿配合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军民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
  9月10日下午德军突破了列宁格勒第3近卫民兵师的防地,向红村猛扑,并向这一突破口投入大量步兵和坦克,双方力量对比悬殊。11日苏德双方继续进行激战。12日,苏军被迫后撤,德军占领了杜德戈夫阵地。德军第58步兵师又占领了红村,随后又向列宁格勒西南的乌里茨挺进。
  从9月25日期,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及民兵终于完全制止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疯狂进攻。德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莱布元帅技穷力竭,他一面命令所属部队转入防御,一面仓皇向大本营告急:“集团军群所剩之兵力已无法向列宁格勒继续进攻。"希特勒接到这一报告,顿时火冒三丈,并在总理办公室,当许多元帅和将军的面歇斯底里地大骂莱布无能。
  在列宁格勒保卫者挫败敌人疯狂进攻后,德北方集团军群便从陆海两个方面收紧了列宁格勒的四周包围圈,妄图以饥饿和即将到来的寒冷困死城中的300万军民。
  德国法西斯的饥饿战终于开始了。因为在姆加车站和什利谢尔堡失守后,城内与苏联内地的铁路交通完全被切断。拉多加湖也只剩中间一段仅宽65英里的水域不在敌火射程内,这是被围的列宁格勒唯一从外界取得粮食和一切必需品的水上生命线。斯大林和苏共中央派人从湖上给列宁格勒军民运送给养。可是,这仍不能满足列宁格勒军民的全部需要。列宁格勒很快就发生了饥荒,工人每人每天只能分到7两9钱的面包,儿童、病人和一般公务员每天只能分到3两9钱。
  但是,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被希特勒的封锁、轰炸所吓倒,也没有因饥饿而屈服。他们在苏共的领导下,一致奋起,同德国法西斯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在全城加强了各种防御措施。
  12月9日,苏军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和饥饿,艰苦作战,胜利地收复了提赫文,把德军击退到沃尔霍夫河的对岸,向西推进了150英里。提赫文的解放不仅加强了列宁格勒的防御,打通了列宁格勒通过拉多加湖同苏联内地铁路的联系,而且大大改善了市内的粮食供应,使成千上万的列宁格勒人免除饿死的威胁(1941—1942年间冬季饥饿夺走了10万列宁格勒人的生命)。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联合发动冬季攻势,彻底粉碎了法西斯用灭绝人性的饥饿使列宁格勒人屈服的毒计。
  1942年春季,列宁格勒附近的军事形势仍很紧张。4月5日,希特勒发出了第41号指令,凶相毕露地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以强攻拿下列宁格勒,以挽回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城郊的颓势;同时,也为德军攻占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的夏季攻势解除后顾之忧。大批的德军集结在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之间的姆加、托斯诺和柳班地区。
  1942年夏季,希特勒趁欧洲第二战场尚未开辟,纠集了他们没有动用的一切后备力量,在苏联境内西南方面集结。以兵力优势,突破苏军西南防线,进入沃龙涅什、斯大林格勒、诺沃罗西斯克、莫兹多克、皮亚齐果尔斯克等地区。正当德国法西斯为自己的夏季攻势洋洋得意,自以为在苏德战场上稳操胜券时,苏军抵挡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高加索山前地带的进攻。此时,列宁格勒方面军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策应下,主动出击列宁格勒西南方的乌里次克和涅瓦河左岸南面第八水电站之德军,迫使德军把集结在拉多加湖南面的大批部队调来解围,从而挫败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企图从沃尔霍夫方向用强攻拿下列宁格勒的计划。
  1942年秋,正当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大血战时,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两支军队正着手准备突破包围,并决定把拉多加湖南面战场上的一段称为西尼亚维诺突出部作为两个方面军联合进攻的突破口。
  1942年12月2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迅速做好突围战斗的一切准备。这次突围战役代号称"火花"。1943年1月1日,由于天岂不好,原定的进攻时间不得不往后推迟。
  1943年1月12日清晨,气温零下23度,但云雾已挡不住初升的太阳。这时苏军阵地的2000门大炮和迫击炮一起向德军阵地猛轰。随着猛烈的炮火,左翼的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的第67集团军的红军,从涅瓦河左岸向着东南地区的什利谢尔堡和第一工人村发起猛攻;右翼沃尔霍夫方面军所属的第二突击集团军的战士们,从第九工人村的北面和南面向着第一工人村和第六工人村出击;而第12滑雪步兵旅的红军,则迅速穿过拉多加湖结冰的湖面,从敌人背后袭击德军。经过七天浴血奋战,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两个方面军最后于1月28日在第一和第五工人村胜利会师,德国法西斯对列宁格勒长达一年之久的包围终于被突破了。
  苏联红军突破了德军的包围,但法西斯军队仍占领着乌里次克和科尔皮诺附近的普尔科沃天文台,仍旧威胁着列宁格勒。
  1943年夏天,希特勒利用西方同盟国继续拖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机会,不惜孤注一掷,向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猖狂反扑,妄图扭转败局。为保卫列宁格勒,为牵制住列宁格勒附近的德军,阻止德军向库尔斯克弧形地区集结,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战略部署,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两个方面军决定再次在拉多加湖以南地区发动攻势。
  7月22日,西尼亚维诺战役打响了。列宁格勒方面军身处沼泽地带的不利地形,把德军紧紧咬住在阵地上打了一个半月之久,消耗了德军大批有生力量,使德军第18集团军失去了战斗力。
  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经过浴血奋战,已全线突破和摧毁德国人在列宁格勒城下的防线,并相继收复红村、罗普萨、乌里茨克、普希金、巴普洛夫斯克、姆加、乌里扬诺夫卡……。列宁格勒已从敌人的包围中彻底解放了。
  在此之后,列宁格勒军民又为把德军残部全歼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与德国法西斯军队进行了再次较量,使希特勒第三帝国在不断的惨败中不可遏止地走向崩溃。
  历时900天之久的保卫列宁格勒的伟大战役,在整个苏联战场上虽不及莫斯科会战那样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也不及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它不仅消耗了德军有生力量,而且把兵力雄厚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战场的胜利。
  且说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于1941年6月潮涌般地向东推进,接连占领了苏联几座沿海城市后,便喊出"侵入俄罗斯领土,就像刀子戳入黄油那样容易"的狂言。7月底,希特勒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下达了攻占敖德萨的作战命令,战火开始烧向位于黑海之滨的这座边垂重镇。
  希特勒设想的计划是:夺取敖德萨——攻占克里木——进行南方战役并有效地保障罗马尼亚石油通路的安全——从而实现为整个战争提供必不可少的液体能源之目的。然而,在这个系列性战役计划的因果链上,敖德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德军在南部战线初战得手后,希特勒立即下达了"全力尽快解决敖德萨问题"的作战命令,并要求8月上旬拿下这座打开南方石油通路的重要门户。
  早在7月间,苏联最高统帅部在组织全线战略撤退的同时,就根据德军南线作战之企图和敖德萨重要的战略地位,向黑海舰队下达了紧守敖德萨的作战命令。并电示敖德萨海军基地司令员茹可夫少将,保卫敖德萨的战斗不受前线战局的影响,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并准备同友邻军种协同作战。
  随着苏军的全线战略撤退和德军的节节进逼,战争形势日益趋恶化。7月下旬,苏军撤至德涅斯特河东岸。8月初,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抵达蒂拉斯波以北,从陆路方向对敖德萨形成包围之态势。担任进攻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及部分德军在安东尼斯库的指挥下,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扑而来,一场战争就要爆发了。
  敖德萨此时对苏军来说已是孤城一座,而且处于德军之后方。战事如火,十分危急。敖德萨的一切准备工作,只能在临战前有限的时间突击完成。敖德萨军民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完成了三道陆上防御工事的构筑。并根据敖德萨市区的建筑物和街道的特点构筑了防御体系。
  7月28日,以海军基地为主,成立了第一支城防部队,下辖混编步兵第421师,两个海军陆战团及若干个海军支队。这是一支打乱建制按照作战需要而组成的混合部队。然而,就是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却要在敖德萨最危难的时刻,担负其中流砥柱的重任,用生命和鲜血去抗击敌人疯狂的进攻。
  1941年8月4日,南线苏军在列宁格勒抗击入侵德军的同时,英勇的敖德萨保卫战在德军占领区的后方拉开了序幕。
  战斗首先在城防外围打响。罗马尼亚军投入重兵作战,攻势如潮,企图依仗其兵力兵器占绝对的优势,采取重兵器推的挤压战战法,在行进间一举攻占敖德萨。5月8日,即开战后的第五天,罗马尼亚军已进抵德涅斯特湾、哈吉别伊斯湖北端和季利古尔湖一线。在罗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苏军进行着艰难而顽强地抵抗。但是,随着战役的日趋激烈,苏军伤亡惨重,战斗力锐减,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
  8月18日以后,罗马尼亚军集中了17个师零7个旅的兵力向敖德萨发起猛烈进攻,占领了苏军一些阵地。包围圈越来越小,情况对苏联人来说越来越糟。
  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一直在牵动着克里姆林宫里元帅和将军们的心。斯大林在密切地注视着敖德萨的变化和发展。8月19日,迫于形势的压力,斯大林基于对敖德萨战局的全面考虑,签发了下达命令:“成立敖德萨防区,隶属于黑海舰队军事委员会,任命海军基地司令员茹可夫少将为敖德萨防区司令员"。一个受命于危难之际而富有权威性的联合指挥机构在战火中诞生了。
  8月20日,罗军发起又一轮新攻势。但却遭到新建的防区联合指挥部指挥下的苏军猛烈攻击。使罗马在离城15英里的地方停止不前。
  在陆上防区,由八千名水兵组成的防御部队坚守在城外防区的战壕里,海魂衫筑起了一道坚固难破的防线。
  在海上方向,苏军的海军部队和岸炮部队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支援和配合陆上作战,使进攻敖德萨的罗马尼亚军受到来自海上方向的严重威胁。
  罗军见其钳形攻势在苏军顽强的抵抗下难以奏效,便又生出一计,紧急调整部署,采取"三箭启发、迫推挤压"的战法,又发动了一轮新攻势,三路罗军在敖德萨的一侧一字摆开,由西向东形成迫推之势,声势浩大,气势逼人。
  敖德萨右翼的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罗军用强大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苏军第54团、榴弹炮第134团以及边防部队和海岸部队的阵地猛冲,但英勇的苏联人一次次打退罗军的进攻。8月底,罗军的先头部队突入到敖德萨港口附近,于是双方士兵展开了白刃战。
  为了给地面进攻的部队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德军从地中海战区专门抽调了大批俯冲轰炸机、鱼雷机以及久经战火的飞行员,加紧对敖德萨的空中攻击。
  9月初,罗军加紧了对海上交通线的打击,并将用于夺取制空权作战的ME—109型歼击机改为轰炸机使用。8月27日,罗马尼亚军占领了库亚利尼茨湾至敖德萨东北滨海地带,并开始使用军属炮兵和集团军属炮兵群对城市、港口以及航行在距海岸4至5英里的运输船只进行炮击。9月12日,罗马尼亚军在达尔尼克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夺占了格罗斯、利宾塔尔和克理因、利宾塔尔之间的苏霍湾西岸地带,炮火直接遮拦了近岸的海上航线。
  战局的进一步恶化,使克里姆林宫焦虑不安。9月中旬,最高统帅斯大林口述的电报直接发往敖德萨:“请向保卫敖德萨的指战员们转达最高统帅部的请求,再坚持6至7天,在这段时间里,将会得到航空兵的支援和武器补充……”
  战火紧包围着敖德萨,依然在继续蔓延。面对日趋恶化的形势,茹可夫少将看地图,苦思冥想,竭力想从中找出缓解被动防御作战的有效对策。
  9月19日,步兵第157师和一些加强部队由新罗西斯克输送进敖德萨,为城防作战补充了新生力量。海军舰队突破封锁的运输行动,使茹可夫少将得到启示,于是一个新的战争策略在其脑海中形成。
  根据对战场形势的全面分析,军事委员会一致认为,只有从海上主动出击,从侧翼给敌军以狠狠打击,才能减轻德军对陆上进攻的压力,并决定突破口选在多菲诺夫卡至亚历山大罗夫卡地域结合部位。向罗军左翼实施反击。
  9月22日1时,各登陆编队利用暗夜的掩护已大部分到达指定海域会合。1时21分,编队指挥员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一声令下,暗无星月的海面突然炮声大作,火光冲天,把格里戈里耶夫卡海岸映得如同白昼一般。在距岸约15至20海里的海面上,苏军火力支援舰艇对岸上目标进行猛烈的射击,正当岸上罗军防御部队晕头转向的时候,苏军登陆兵潮涌般向岸上扑来。经过激烈的突击上陆和短兵相接的厮杀,苏军终于占领了滩头阵地。截止18时,苏军已攻入到切班卡和旧多芬诺夫卡等纵深地区。
  与此同时,苏军的一架TB—3型运输机搭乘伞兵小分队实施了空降。这支只有23名伞兵的突出小分队,出岂不意地出现在敌后,给罗军以猝不及防的打击,成功地破坏了罗军的通讯设施和指挥系统,有力配合了登陆作战行动。
  步兵第421师和第157师按计划分别在丰坦卡和希子登夫卡对罗军发起猛烈反击,使罗军受到了最沉重的一次打击。23日凌晨,登陆部队与步兵第421师以及伞兵分队胜利会合。这次作战取得了重大成果,击溃了罗军2个师的兵力,迫使罗军后撤5至8英里,扩展了苏军的防御阵地。
  经过近两个月的坚守和苦战,到9月底时,敖德萨的战局开始向攻守相持的态势转变。罗军伤亡惨重,对久攻不克的敖德萨已完全丧失进攻的信心和能力,开始在城市四周转入全线防御。
  正当敖德萨军民摩拳擦掌,向敌人讨还血债的时候,苏联最高统帅部纵观全局决定放弃敖德萨。
  10月16日傍晚,罗马尼亚军终于攻占了敖德萨。然而,这里已是人去城空,一片废墟。73天的激战只给占领者留下了两组无情数字:罗马尼亚军死伤16万人,损失200多架飞机和100辆坦克;苏军成功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半月的坚守作战,最后突出重围,将8.6万人的部队、1.5万余人的居民、426门炮、50辆坦克、1156辆汽车、163辆牵引车、3625匹马以及25000吨物资安全撤出。
  虽然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但德军还是暂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至1941年10月,德军完成了战略突破,渡过西维纳河,进逼第聂伯河。苏军节节败退,遭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以及德军统帅部对初期的胜利欣喜若狂,纷纷弹冠相庆。但是,对于斯大林和他的统帅部来说,初期的失败决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苏联有近2亿人口,符合服役年龄的男子有1600万人。在乌拉尔山后的规模巨大、生产效率很高的军工厂依旧安然无恙。苏联人最需要的是争取时间,以便在遥远的东部地区重新组织力量。
  然而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却不能等待了。他们急于取得苏德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完成战略突破任务后,又以182个师的兵力,继续在全线发动进攻。其大体部署是:“北方"集团军群继续向列宁格勒挺进,从东和东南切断这个城市与苏联国内各地联系的交通线,夺取列宁格勒,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该线进攻的德军前文已详细介绍过);"中央"集团军群合围并消灭斯摩棱斯克地区的苏军,为尔后进攻莫斯科创造条件;“南方"集团军群以主力向基辅方向进攻;芬兰集团军沿拉多加湖西侧进攻,歼灭卡累利阿南部地区和卡累利河地区的苏军,打通从芬兰到列宁格勒的道路。
  苏军统帅部鉴于全线失利的情况下,不可能对德军实施战略进攻。于是及时改变了战略指导思想,由实施的战略进攻改为实施战略防御,首先破坏德军的进攻锐势,稳定战线,赢得组建和集结战略预备队的时间,在战争过程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逐步改变力量对比,夺取主动权,为转入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为保证这一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苏军对统帅部进行了改组,由斯大林直接领导统帅部工作,并成立了战略领导的中间机构——各方向指挥部,分别由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和布琼尼主持。7月19日,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8月8日又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于是统帅部又改名为最高统帅部。
  1941年7月,德军在突破苏军的战略防御,并经适当调整补充之后,又从西北、西方和西南三个战略方向展开疯狂的进攻。苏联军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粉碎德军的进攻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
  在此期间,苏军先后在西北方向进行了防御战和列宁格勒保卫战,在西方方向进行了斯摩棱斯克交战,在西南方向进行防御作战。这些交战虽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大大消耗了敌人力量,迟滞了德军的进攻锐势。,特别是列宁格勒保卫战,希特勒原本妄图攻陷列宁格勒以后,以其全部兵力从东北迂回,对莫斯科进行攻击。然而,与敌人的期望相反,列宁格勒没有被攻陷。尽管德军向列宁格勒发动强大的攻势,但列宁格勒仍巍然屹立。这又进一步打乱了希特勒的如意算盘,迫使德军不得不暂时放弃北路重点进攻计划,转而将重点进攻转到中路和南部。
  为攻占莫斯科,希特勒于9月6日发布了第35号指令,命令向莫斯科方向进攻,并将进攻莫斯科的战役代号为"台风"。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准备"台风"战役过程中,得到北方集团军群4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步兵师及一个空降军的加强;得到"南方"集团军群2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化步兵师的加强。这样,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用于进攻莫斯科的兵力已达74.5个师,共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1。4万门、飞机1390架。
  早在7月下旬,在进攻的主要方向上,德军最高统帅之间,发生了严重分歧。以勃劳希姆和哈尔德为首的陆军总司令部,坚决主张全力进攻莫斯科,希特勒则对此持反对意见。他对乌克兰盛产粮食地区和工业地区以及高加索的俄国油田,垂涎已久。并且认为,他现在找到了一个诱歼仍在坚守中的基辅东面、第聂伯河东岸的布琼尼部队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打下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在北面会师。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从中央集团军群分出好几个步兵师和装甲师,调到北路,尤其是南路。莫斯科可以等一等再说。8月下旬,希特勒在一项指令中,对那些不能赞赏他的战略天才的陆军元帅和将军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在一项"反备忘录"中骂他们是一批"脑袋已被过时理论弄得陈腐不堪"的人。
  在南路方面,龙德施泰特部队由于得到从中路抽调出来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师的增援,终于发动了进攻。基辅于9月19日陷落。在希特勒看来,这是一次"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
  随着季节改变和苏联人的顽强抗击,德国人再也无法加快南路和北路的进攻速度。
  莫斯科会战是从9月30日开始的。在此之前,德军已东进至摩尔曼斯克、安德烈陈波尔、布良斯克、波尔塔瓦、扎波罗热一线,在北面包围了列宁格勒;在南方逼进哈尔科夫、顿巴斯和克里木;在中部距莫斯科仅300至400英里。德国及其随从同在苏德战场的总兵力为207个师,人数为苏军1。3倍,火炮为1.9倍,飞机为2.1倍。
  德军陆军总部一直认为,消灭西方方向上的苏军,占领莫斯科,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关系到战争的前途和命运,攻占这座城市,标志着德国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足以向全世界显示"闪电战"的成功。
  德军的企图是:从斯摩棱斯克东北、罗斯拉夫利和绍斯特卡三个地区,施以1个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群分别向加里宁、维亚兹马和奥廖尔、图拉方向突击,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分割围歼维亚兹马地区的苏军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及布良斯克方面军,然后以强大的快速集群从南北两面包围莫斯科,并以步兵兵团从正面进攻,于入冬前占领苏联首都。
  9月30日,德军坦克第4和第2集团军群向尤赫诺夫和谢夫斯克方向开始局部进攻。10月2日,德军在安德烈阿波尔至谢夫斯克广大战线上发动总攻。苏军虽进行了艰苦防御战斗和一系列反突击,但未能阻止德军前进。
  但是此时,纳粹独裁者又一次犯了自大狂妄的毛病。他认为,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苏联首都莫斯科还不够。于是,希特勒又下令:'北方"集团军群同时占领列宁格勒,在北面与芬兰军队会师,继续向前推进,切断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南方"集团军群扫清黑海沿岸,拿下罗斯托夫,夺取迈高汽油田,向伏尔加河岸的斯大林格勒进军,以切断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地区的最后联系。
  在莫斯科正面维亚兹马方向,德军以大炮的猛烈炮击和飞机的轰炸,开始了闪电式的突击,装甲部队在火力的掩护下,沿着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的路推进,分别从罗斯拉夫利和杜霍夫希纳向苏军扼守的维亚兹马防线发动进攻。苏军依托阵地坚守,但终因德军攻势太猛而无法扼制,该防线于10月7日被突破,苏军被迫向后撤退,德军突破防线后,采取大包围迂回战术,以南北两面迂回包围苏军的4个集团军。被围苏军在几百平方英里的战场上,与德军展开了合围与反合围的激烈交战。苏军在断绝后方供应,既缺油料又少弹药的情况下,整团整营的苏军官兵端起刺刀向德军的许多坦克、大炮冲去,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摧毁坦克和大炮。苏军的工兵只要挨近德兵就用刺刀挑,用拳头打,用皮靴踢,用牙齿咬,许多德军被打得缺耳少鼻,血流满面。苏军的斗争是顽强的,但终究无法抵挡德军的坦克和大炮,被围苏军虽拼死奋战整整一周,牵制了德军28个师的兵力,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被歼,一部被迫退守莫扎伊斯克防线,一部在德军后方展开游击战。
  在南方的布良斯克方向,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群也在炮兵航空兵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发起了进攻。古德里安的可怖的先遣队坦克扬起冲天的沙尘,疾速向布良斯克插去。布良斯克是苏军叶廖缅科司令部的驻地,也是莫斯科外围防御阵地要冲。装甲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了苏军的防御阵地,不到3天就占领了布良斯克战线后面125英里的奥廖尔。德军的坦克隆隆地开进城里,城内电车上的乘客还以为是苏军的装甲部队呢,不住地向他们挥手致意。德军坦克继续向前推进,迅速切断了布良斯克——奥廖尔公路,一举攻占了卡拉切夫,紧接着又向布良斯克迂回包抄。叶廖缅科将军担心会遭包围,本想率部突围,但他接到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命令是死守该城,于是组织部队依靠工事抗击德军的进攻。
  不久,布良斯克被德军占领,杰斯纳河上的桥梁也完好无损地为德军占领,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与西面打来的德军第2军团会合,将苏军的3个军团团团包围。布良斯克方面军被围部队与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于10月下旬突破德军的包围,退至别廖夫的波内里附近,德军则继续向图拉发动进攻。
  在莫斯科西南,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群企图沿最短的捷径扑向莫斯科,正沿莫扎伊斯克向莫斯科突击。10月13日攻占了莫斯科以西100英里的卢加市,接着距莫斯科93英里的加里宁市也被占领。横冲直撞的德军装甲部队不仅切断了莫斯科至列宁格勒铁路线,而且还完整无损地占领了一座横跨宽阔的伏尔加河的桥梁。尔后,又向距莫斯科仅62英里的博罗季诺周围的防御阵地展开攻击。
  博罗季诺,是莫斯科外围的屏障,也是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812年9月,13万法国军队和11万俄国人在这里进行大规模交战。现在博罗季诺如被攻克,德军长驱直入莫斯科城下,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苏军不仅在这里赶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且以第5集团军1个军的兵力进行防守。另外斯大林又从内地调来一个精锐的步兵师来加强这里的防御力量。这个师拥有2个装备34型T和KtⅡ型坦克的装甲旅,工兵都是训练有素、骠悍凶勇的西伯利亚人。当时最先进的T34型坦克以密集队形对迎面扑来的德军装甲部队发动猛冲,苏军的斯托莫准克式俯冲轰炸机也在战场上空俯冲猛扑,与轰鸣嘶吼的德军施图卡机一争高低。战场上,德军越来越多的坦克部队投入了这场钢铁巨兽的可怕争斗,双方的大炮一起轰鸣。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经过4天的激烈战斗,德军损失惨重,有的团整团被苏军歼灭,德军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还是攻占了博罗季诺,苏军被迫撤退至莫斯科近郊的最后一道防线。莫斯科正面、西南面和西面的防线接连被德军突破,首都已成为靠近前线的城市。
  到10月20日,德国装甲部队的前锋已进抵离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苏联中央各部和外国使馆,急忙撤退到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城。这时纳粹将领们满以为凭着希特勒的大胆领导和有利的天时,在苏联严冬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是不成问题的。柏林纳粹广播电台大吹大擂说,进入莫斯科的仪式已经安排好。希特勒要骑着一匹白马从波克隆山方向进入莫斯科。文武高级官员都已订做了礼服和白手套。
  但是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的季节来临了。这一路乘车行进的大军越走越慢了,有时还不得不停止前进。正在打仗的坦克也得撤下来,去拖拽陷在泥坑里的大炮和炮弹车。由于缺乏拖拽车辆用的钢链、挽钩,只得派空军运输机空投一捆捆绳子,其实这时十分需要飞机运送其他军需品。开始下雨是在10月中旬,古德里安后来回忆说:“过后几个星期就听从烂泥的摆布了。"勃鲁门特里特将军是莫斯科战役中第4军团的参谋长,他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狼狈情形。他说:“步兵在泥泞中一步一滑,每门大炮得用许多马队来拖拉才能前进。所有车辆都陷在泥坑里,一直陷到车轴部分。……不过几天,很大一部分重炮就动弹不得了……部队……紧张状态,也许是不难想像的。"冰冷的雨水继续不停地下着,身穿夏装的德军冷得直打哆嗦,一个个嘴唇乌青,脸色苍白。而守在工事内的苏军都穿着棉衣,避着大雨。
  秋雨还没有结束,严冬就要来了,可是在纳粹军中,冬衣连影子还没有见到。他们不仅在前方面对着苏联红军的英勇反抗,而且在遥远后方的广大森林沼泽地带,运输车队常常遭到游击队的伏击。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军,开始出现怀疑甚至绝望的情绪。
  德军的士气一落千丈,纳粹征服者的睡梦中常常萦绕着,当年走向莫斯科的拿破仑大军的鬼影和拿破仑全军覆没的惨象。
  然而,莫斯科就在眼前,装甲部队别无选择,只得继续推进。但却遭到苏军宽履带34型坦克的阻截。T
  到11月初,"中央"集团军群在长达600多英里的战线上基本停止了进攻,转入防御。而此时适应严寒气候的西伯利亚部队却源源不断开来。德国法西斯被这茫茫的泥泞之地折腾得精疲力尽,他们一筹莫展,只得等待冰冻来临大地坚硬再发动进攻。
  在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攻下莫斯科的指令下,德军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进展。到风雪交加、起温持续在零下的11月底,德军在莫斯科北、南、西三面,已到达距目标20至30英里的地方。在希特勒看来,莫斯科这最后一程,根本算不了什么。他的军队已前进了500英里,他们只要再走二三十英里便行了。
  11月上旬,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第聂伯河畔召集各集团军群和各集团首领开会,讨论发动冬季攻势的问题。会上“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都反对进一步发动攻势。"中央"集团军群则主张作最后一次攻击莫斯科的尝试。他们这一主张得到了最高统帅的支持。
  这时,德国人等待已久的冰冻出现了,地面顿时坚硬起来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尝试为"以51个师的兵力再次对莫斯科发动进攻。”
  11月15日,德"中央"集团军群北突击集团坦克第4集群集中400辆坦克,对莫斯科西北加里宁公路的克林城发动猛攻。11月23日占领了克林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27日占领了伊斯特拉。至12月初前进100英里,进攻距莫斯科西北不到30英里的亚赫罗马·克留科沃。12月2日,德军一个侦察营突入莫斯科城郊的希姆基,但很快被击退。同一天,柏林各报奉命给登载攻下莫斯科的消息留下版面。
  莫斯科西北局势危急,莫斯科北面的形势也极为严峻。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以300多辆坦克发动进攻。很快渡过了伏尔加河,在莫斯科—伏尔加河东岸建立了一座巩固的桥头堡,并占领了一座为莫斯科提供大部分电力的大型发电厂。
  正在这危急关头,上帝保佑了苏联人。自11月27日,气温骤然降到零下40度。不适应严寒气候的德国士兵,成百上千地被冻成了残疾,染上使人寒颤不止、全身无力的疾病。可怕的严寒不仅摧残着人体,而且还使机器停转,武器失灵。
  在南面,德军南路突击集团坦克第2集团军冒着鹅毛大雪,于11月18日开始沿图拉、卡希拉方向实施主要突击,25日前攻击到卡希拉接近地,图拉被从东面迂回包围。
  在西方方面正面,德军第4集团军于11月30日向纳罗福明斯克地域实施突击,一度突破了苏军的防御。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斯大林立即增派大量援军,从众多方向对德军实施猛烈的打击。德军锐气丧失殆尽,人员痛苦不堪。
  在苏军的反击下,德国法西斯军已匆匆向后退至进攻出发地域。德军从多面进攻莫斯科的企图失败了。
  至12月5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74个师已失去进攻的能力。
  12月6日,刚上任6个星期的苏联红军中路战线司令的格奥尔基·朱可夫将军,以7个军团和2个骑兵军,共计110万人向德军发动反击。这一战役使德国的军队和第三帝国遭到永远不能完全恢复过来的损失。
  12月8日,希特勒下达了第39号指令,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并把这次进攻的失败归于"严冬出乎意料地提前降临"。
  希特勒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是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这群纳粹分子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就占领了西、北欧6个国家,逞凶一时不可一世,希特勒妄想在6个星期之内,把苏联彻底打败,从地球上消灭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英勇的苏联军民面前,希特勒的"闪电战"宣告破产了。纳粹匪徒们的美梦破产了。他们曾幻想攻入苏联首都后,掠夺那里的仓库,强奸那里的姑娘,大发战争横财;有些人还向自己的妻子许诺过西伯利亚的皮毛和阿斯特拉罕的黑鱼子,而现在这些统统化为泡影了。
  莫斯科会战,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给苏联人民以巨大鼓舞,坚定了苏联人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以巨大鼓舞,使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使法西斯国家集团更加削弱。这次会战,也使苏军取得了组织大规模防御作战并适时转入反攻之经验,为尔后组织更大规模的战略性战役作战奠定了基础。
  正当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打得难解难分,意大利人在非洲战场上展示军力的同时,日本法西斯正在加紧侵略东南亚和展开太平洋战争。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
  书香门第 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