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二十四章 血色危城


  距离赵都邯郸还有数十里的沙丘城下,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尸骸遍地,一片狼藉。
  死尸都已焦黑,面目难辨。满面尘埃的赵姬带着侍从匆匆赶到了城墙下,扑面而来的一股刺鼻的焦糊味中人欲呕。勉强掩住口鼻下了马,绕过已倒了半边的城门进入城内,只见烟雾弥漫,墙倒屋坍,一片凄凉。赵姬满眼忧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来到一个马厩处,侍者牵过替换的马匹,换上鞍辔。赵姬则站在高处环顾周遭。昔日繁华锦簇的城市已不知去向,余下的只有烧不完的熊熊烈火。
  突然,一匹马从火中蹿出,一名传令兵满脸烟尘,飞驰而去。
  传令兵看见赵姬,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邯郸城外数里已为秦军占领,路已阻断,无法通过。”
  赵姬更显忧郁。
  “太子现在何处?”
  “不知行踪。”传令兵答道。
  “这儿距战场太近,我们还是速速退回为好。”一名老侍者进言道。
  “不,我非去不可。”赵姬坚决地摇了摇头,神情严峻,转身从侍者手里接过缰绳,
  翻身上了坐骑,驱马走向火中。
  邯郸以东,丘陵绵延不绝。燕太子丹和十几位将军登上了其中的一座丘陵,远远地眺望着邯郸平原。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黑盔黑甲的秦军,如乌云般压覆着远山近丘。靠西面竖着一面王旗,三军已扎成铜墙铁壁般的阵势,军容整肃。燕丹呆立半晌,远处没有一丝声响,静得甚至能听见旁边蜜蜂扑翅的嗡嗡声,令人生惧。一阵号角忽从远处传来,燕丹不禁感到浑身战傈,再望向不远处的邯郸城,城墙上没有一个人影,令人害怕的寂静,似乎城池早已沦陷。死一般的寂静。
  燕丹拖着沉重的步子走下丘陵,脸色苍白,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再没有来路上那种慷慨激昂的豪情。“秦军太强大了!”望着丘陵后方驻扎着的几万燕军,燕丹不由得慨叹。
  沉思了片刻,燕丹回头对将军们道:
  “下令撤退。”
  将军们一惊,纷纷摇头:“太子殿下,夜幕马上降临,不如连夜偷袭敌军。”
  话音未落,燕丹已怒声斥道:“你想送羊群进狼窝吗?无意义之举,只会徒增战死者。”言罢,转身上了自己的战车,失望地离去。
  在声势逼人的秦军面前,燕国大军不战而退。
  在撤退的路上,燕丹又悄声传令:
  “从速撤退,不许有任何声响发出,否则,赢政从此生了戒心,荆轲就再无机会入秦。”
  燕丹这样说着,向远处望去,战火正在邯郸郊野上蔓延开来。
  他的身子微微一颤,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夜幕降临。
  秦军阵内,士兵们燃起松明,灯火辉耀半空。一匹马疾驰而至,马上人高举令牌,士兵们忙闪出一条通路,使者策马奔向军帐。军帐中,秦王正在批阅奏折,不久,使者进帐,呈上一个绢囊。秦王打开一看,又惊又喜,里面正是自己自幼不离身的护身符,分别时赠给赵姬之物。
  收起护身符,秦王又展开使者递上的信件仔细观看,一丝微笑爬上了嘴角。“燕国要献上赵姬请降。现在灭燕已易如反掌。”
  打发走了使者,秦王欣喜若狂,信步踱出帐外,仰视苍弯。
  皓月当空,秦王的心情清澈如水。
  虽然燕国太子寄来了投降信,以交出赵姬为条件请降。但灭燕是既定的目标,而现在秦王所想的只是如何引大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灭赵前夜,山野出奇的寂静。
  秦王兴奋异常,辗转难眠,便悄悄起身,骑上心爱的白马,独骑出了营门。顺着山势信马而行,不觉进人一片松林。战火暂时还没有烧到这里,四野里弥漫着潮湿的雾气和空气的清香,丝毫也嗅不出战争的气息。不知走了多远,白马突然停了下来。
  不远处似乎立着一个人影,秦王轻抚爱马的鬃毛,大白马似乎完全领会了主人的意思,静静地站着,不发出丝毫声息。秦王缓缓地反手拔剑,轻抬腿,甩蹬离鞍下了坐骑,借着夜色和松林的掩护,蹑足向前摸去。月色朦胧,现在可以清晰地看见不远处站着一个人。
  人影一动不动,仿佛正仰视着月光沉思着什么。”
  秦王慢慢靠近,藏身偷窥。
  “赵姬!”秦王惊叫一声,那人影闻声转过身来,可不正是赵姬。
  秦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忙走出阴影,与赵姬面对面站着。
  赵姬也认出了秦王,先是一楞,而后惊呼了一声“阿政”跑过来抱住秦王,就像找到了最后的依靠,紧紧地抱着,久久不肯松手。秦王只觉得热血沸腾,也忘情地拥着赵姬。
  时光流逝,激情未熄。
  秦王盯着怀中赵姬的脸,那忧郁而憔悴的面庞上挂着泪珠,犹如带雨的梨花。
  良久,秦王爱怜地问道:
  “怎么回事?燕丹用你来耍弄我吗?刚才送来了我给你的护身符,作为凭据,现在你却出现在这里。”
  赵姬正色道:
  “不,他只是把我送还陛下。”
  “送还来,为何?”
  秦王万分诧异。
  “因为我是你的逃犯。”
  “别胡说。另外,燕丹找到满意的刺客了吗?”
  赵姬仿佛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猛地离开秦王的胸膛,盯着他,眼中满是惊恐,喃喃地说道:
  “我不是为此事而来。”
  秦王沉默不语,等着她的下文。
  赵姬目光闪烁,急急说道:
  “我是为救赵国百姓而来,现在赵国百姓已经家破人亡,你说过要让百姓幸福生活,不是这样的,邯郸百姓已绝粮,开始吃死马和人肉……”
  秦王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
  “救赵国百姓是赵王的义务,而非我之义务。”
  意外的答复。赵姬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了脚,她就像看陌生人似的,眉头紧皱盯着秦王。
  秦王自觉理亏,侧过头去,避开她的视线。
  赵姬追问道:
  “……你忘了自己说过的话?看着我,想想那话。陛下说过,统一天下的军队,是拯救百姓的军队。”秦王痛苦地低声说道:“赵国另当别论。”
  赵姬愤怒地说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拯救天下百姓?!”
  秦王也愤怒了,高声道:“赵国是侮辱我双亲,让秦国太子放牧之国。”
  赵姬驳斥道:“难道你不喜欢那段放牧的生活?”
  秦王一时语塞,想起小时与赵姬一同在赵国放牧的快乐情景,铁青的脸色也稍稍平和了下来。
  赵姬再次开口:“我理解你恨赵国的心情,但当你受不平时,保护你的不也是赵国百姓?赵国的百姓没有对不起你,她们何辜受你杀戮,你可还记得太后、我、赵国的乡亲们,过去都曾称你赵政。”
  说到此顿了顿,继续道:
  “说什么小时候在赵国受侮辱,所以要灭赵国。你可知道,我之所以要刺青,正是代赵国百姓向你谢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得到你的谅解,免去他们的灾祸。”
  说完,赵姬撩起耳侧的秀发,让秦王看她的脸,洁白姣好的脸上那丑陋的刺青极不相称。
  秦王低头不语。
  赵姬忍耐不住,又开口道:
  “只有恨,无法成为天下人之王。得了天下,还应爱天下之百姓。无论哪国百姓,都要当作自己的子民来爱护。现在赵王已下了命令,如果城破要杀死所有赵国的小孩殉国,无论如何,请你救救那些孩子们!若救了小孩,赵国百姓乃至天下百姓都会拥戴你。”
  月光射向赵姬苍白的面孔,目光中充满了期盼和哀求,秦王似乎有些动摇,但仍旧默不作声。
  赵姬又追问道:“知道吗?”
  终于,秦王说道:“……知道。”
  赵姬双目一亮,脸上焕发出神采,深情地投入秦王怀中。
  秦王紧抱住她,耳语道:“姬,请不要走,不要再离开我。”
  赵姬条件反射似地轻轻推开秦王,神情凄黯,低声道:
  “我无法面对秦军攻人邯郸,我不能看着救国灭亡,另外,我还要去救那些孩子,我这就去向赵王转告陛下的意思——去救孩子们。”
  想到危在旦夕的孩子们,赵姬一刻也不能再等待,挣脱秦王的怀抱,转身便走。秦王无力挽留,只能默默目送着她很快地消失在薄雾笼罩的松林尽头。
  “赵姬。”秦王忽然想起了什么,情不自禁地叫着。
  接着,他不顾一切地狂奔起来,向赵姬消失的方向追了过去,直到又见到她的背影。
  秦王紧跑两步,把手中捏着的护身符又一次塞给赵姬。
  赵姬接过来,无言地抚弄了片刻,轻轻行了一礼,便又默默地转头离去。
  一阵莫名的孤独袭上赢政的心头,刹那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自已还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弱不禁风的孩子,那个“胆小鬼赢政”。
  奏王就这样久久地木然而立,不觉拂晓将至。
  一阵急促的军鼓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秦王纵马出了松林,登上一座小山丘,凝望着夜色渐渐散去的邯郸郊野。广阔的原野上,火光闪烁,好似无数星星坠落在人间。
  那是围城秦军的松明灯。
  远处传来秦军的战歌,秦军已经作好了最后的攻城准备。
  奏王在马上极目远眺,注视着火光的动向。
  那火光像一条长龙,正慢慢地向邯郸城移动。
  与攻韩不同,这次秦国是全军出击,蚕食赵国,逐渐向邯郸逼近,现秦军已围困邯郸城池。对赵而言,大半河山已经沦陷,早巳不再有生存的希望,如何保持尊严而死,这是惟一剩下的问题。
  攻城的烽火终于在拂晓时分燃起,灭赵的最后一役开始了。
  箭石如雨般从城墙上落下,秦军则举着巨大的盾牌迎上前去。
  云梯用巨大的钉子打进城墙,秦军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前仆后继地援梯而上。攻城的楼车已全部运到了城墙下,楼车上的秦军弓箭手以强弓硬弩与守城赵军对射,掩护攻城的步兵,一时间,箭矢如流星般射向守城的赵军。
  梯子上端不断有秦军被赵军的长刀砍落下来,但后面的兵士潮水般不断涌上。终于,在数十里长的城墙上,开始出现了秦军的身影,城墙上的肉搏战开始了。
  城中钟声大作,形势危殆,四城开始起火,赵军已开始自焚邯郸。
  此刻在赵国祖庙前的台阶上,雄满了赵国的礼器。
  数百名孩子身穿白麻丧服,手牵手走出祖庙。
  烈焰熊熊,血光四溅,悲声不绝,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天真欢笑,只是默默注视着正被毁灭的家园。
  回燕国的道路似比来时更加漫长。赵姬和随从们正骑着马,缓缓行进在回燕国的路途上。赵姬容额憔悴,神色黯淡,一步三回头。本想去邯郸面见赵王,但还没到城下,战斗已经开始了,为了躲避乱军,她们只得放弃了进邯郸的念头,但心中却实在放不下那些赵国的孩子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秦军良心发现,不去伤害那些赵国的孩子,但她心里知道,这几乎是在做梦。
  突然,路旁出现了一排大洞,有数百个,不,比这还多。被熏黑的埋锅做饭的灶迹,一直伸向去燕国的方向。
  随从注视着灶洞,轻声禀道:“小姐,太子殿下的军队似已撤退。”
  希望又少了一分,赵姬面色愈加灰暗,没有言语。
  “肯定是往这条路上走的。”
  听着随从的自言自语,赵姬回想起故乡。
  她猛然拉住缰绳,骏马四望。
  四外是燃烧着的原野。
  这是她的故乡,垂死的故乡。
  想求秦王拯救的故乡,如今已是一片焦土,但一切还没有结柬,至少还有一件可做的事——救活赵国的孩子。
  只向秦王求助还不够,不能自欺欺人地将希望放在那些杀红了眼的秦军身上,自己应亲手去拯救那些小生命。
  赵姬下定决心,突然拨转马头,叫道:“回去!回邯郸!”
  ------------------
  文学殿堂整理推出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