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星战前传——幽灵威胁》 巧得很,《幽灵威胁》上映的那天,我到电影院买票,正遇上河北有线电视台记者就大片解禁一事进行采访。记者找上我作采访对象。我告诉她,我之所以看这部片子,是想看一看自一九七七年《星球大战》第一集拍成之后,电影特技有了怎样的发展。 《星战大战》第一集还主要是用电脑特技时代之前的旧摄影技术拍摄的。那些用切换、变位等方式拍成的特技只能在观众不是很挑剔的情况下给人以真实感。当时的那三集里也有一些电脑合成技术,看上去与目前最好的电玩游戏效果差不多。由于技术局限,卢卡斯在当时没有设计出许多有挑战性的特技画面,以至于十几年拍所谓“金装版”,添上电脑特技后也没什么突破。 但正是这部《星球大战》给卢卡斯带来了原始积累。从那以后,卢卡斯没导什么片子,而是办起公司,潜心研究电脑特技,并为象斯皮尔伯格、卡梅伦等其他导演提供特技服务。成为许多科幻大片的幕后英雄。二十年下来,说卢卡斯手里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特技技术一点不为过。正因为如此,一旦他亲自操刀,拍摄自己心爱的《星球大战》前传时,观众完全可以期望,在这部片子里将看到最新颖最神奇的特技场面。 两个小时下来,应该说这样的要求得到了满足。由于故事里没有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场面,所以自始至终观众都是在特技效果的震憾中度过的:宏伟的水下城市、巨大的海底动物、整个星球就是一个城市的共和国首都,以及精彩了许多的武打设计,都体现了世界领先的特技水平。 在电脑合成特技产生之前,以往要拍摄大场面的特技效果,一般选择夜景,因为无法处理阳光阴影问题。《幽灵威胁》可以全然不管这些,把宏大的“竞赛飞车”和战争场面放在“阳光”下拍摄,丝毫没有破绽。虽然《第五元素》中已经有了城市飞车的画面,但《幽灵威胁》中共和国首都里满天密布的飞车画面显得更为出色。《星球大战》中笨拙的斗剑场面在看惯中国功夫的观众眼里不值一提。但在《幽灵威胁》中那几场武打场面完全可以与传统的打斗片媲美。相信也是因为特技方面的进步,使演员的表演具有更大的空间。与星战系列里单调的背景画面相比,新片的背景相当丰富,其细节的丰富性已经不逊于在现实生活中实拍的影片。这也要拜特技技术所赐。 不过,与技术的进步相比,《幽灵威胁》中艺术水平的退步为它的整体表现力打了折扣。拍《星球大战》时,卢卡斯曾建立一个原则:最简单的故事,最精致的特技”,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则运用的过了头,《幽灵威胁》的故事非常粗陋,既没有多少悬念,也谈不上惊险。大概是过于依赖《星球大战》系列给观众作的铺垫,《幽灵威胁》对许多情节不作交待,尤其是神奇的“斋怠武士”(糟糕的译名)。大概由于前几部片子对他们作了不少介绍,这部片子里几乎没有铺垫就让他们上场,对于许多没看过前面几部片子的中国观众来说,与其有关的情节有些不知所云,比如少年维德的神奇和他迟迟不被长老会认可就显得莫名其妙。该片的情节象《星球大战》一样,充满了美国意识形态的说教成份,套路化严重,以至于一个多看几部科幻电影的科幻迷都可以充任此片的编剧工作。 早在星战系列完成后,影评家就有这样的观点,这套影片以科幻片开始,以神秘主义结束。在新片中,神秘主义情节更加丰富,以至于出现了类似“圣灵感孕”的少年维德。不过玩这种神秘主义的情节,西方人还是不及东方人来得熟悉,卢卡斯没有设计出什么细节,让观众对维德的命运保持兴趣。只不过看过星战系列的观众都知道他的下场罢了。有意思的是,身为东方人的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写的类似题材的《银河英雄传奇》,则完全用西方的价值观来演铎故事,但食而化之,结果很成功。 这部片子的人物塑造也非常差劲。在星战系列中,无论是奥比文还是约达,“斋怠武士”都有一双睿智和镇定的目光,处事深谋远虑,给人以信赖感,认定他们是可以决定大局的角色。而《星战幽灵》中的主人公则一脸苦相,行事乱打乱撞,更象普通的剑手而不是“大师”。至于青年奥比文更只是个打手式的人物,没有主意,只知猛冲猛打,最后的反败为胜难以服人。其他一些角色则重复着好莱坞片子的人物模式,让人觉得似曾相识。 另外,影片的节奏感也很差。在《星战系列》中,卢卡斯至少能作到快慢相间,让观众在紧张之后有一个喘气的过程。象《帝国反击战》最后那个画面:卢克与丽阿在飞船舷窗前,一动不动地遥望着渐渐远去的银河,长长的镜头给观众以无限的愁怅和暇思。那是一个重视艺术表现力的导演应该给予观众的画面。但在《幽灵威胁》里,情节总是匆匆忙忙,蝇蝇苟苟,没有大气滂渤的手笔。象共和国首都那个绚丽的日落画面,可能是以往科幻片中创造的最壮美的宇宙景观。如果导演让片子在这里稍稍停一下,让夕阳的光芒洒在平台里两个人物身上,再慢慢推进镜头,肯定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感官上的震撼。但导演竟然让两个人物在这个壮丽的场面下谈论一些阴谋诡计,谈完了就换成太阳落山的镜头。殊为遗憾。 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的感觉就是,如今电影工作者已经能拍出科幻小说作家笔下创作的最神奇最宏伟的场面。下一步需要的不再是技术上的突破,而是想象力的突破。但这一点确实是困难的。比如,《幽灵威胁》上映前一天,天津的一份报纸上曾登有宣传这部片子的文章,说其中“飞车竞赛”和最后的战争场面将成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笔者看过之后,觉得如果单就技术方面来说还讲得过去,创意方面就不值一提了:“飞车竞赛”抄自几十年前的好莱坞名片《宾虚》,甚至那种不合逻辑的喷射发动机在前,驾驶员在后的飞车设计,也完全来自《宾虚》中古罗马的赛车造型。至于最后那个从拿破仑时代就被淘汰的步兵方阵对搏场面,更是任何一个影迷都可以设计出来的。 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退步,这就是我看完《幽灵威胁》后的主要感受。在此也提醒那些想在科幻片方面有所作为的人们注意,科幻片更多的不是表现“神奇”,而是表现“神奇的美”。否则就只是技术成果的堆积。 郑军本人提供,科幻桃花源友情推出。 http://flying01.yeah.net http://flying02.yeah.net http://flying03.yeah.net |
|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