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足够你爱


——欧美科幻小说述评

作者:星河

  内容提要:
  □在欧美国家,近代科幻小说的历史不过18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早期科幻在艺术手法上略显粗糙,许多作家亦属客串,思想内涵更是失之浅薄
  □在黄金时代,作家与读者就科幻的认识达成了共识,并产生了一个科幻作品的固定模式
  □新浪潮时期的作品以意象性、隐喻性和心理性为主,对人心理的重视超过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塞伯朋克”时期的科幻小说从新浪潮向硬科幻回归;在文化价值观点上具有反传统性
  我们所谓的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是指sciencefiction,与西方文学中的幻想小说(fantasy)和恐怖小说(horror)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字面上看science fiction本来没有“幻想”的意思,直译为“科学小说”,“科学幻想小说”来自俄语Научно-фантаст-ический роман的转译,此后几十年便约定俗成了。
  说到科幻小说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首先,它来源于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幻想天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想象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造文明的需要。其次,无论在东西方文学中都存在着强烈的幻想传统——西方文学源自神话,继而是悲剧和史诗,此后在幻想领域产生了四个分支:宗教文学(最著名的莫过于《圣经》)、乌托邦文学(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大西岛》等)、假旅游小说(不胜枚举,比较著名的有卢西恩的《真实的故事》,塞万提斯的《奇情异想的书——唐·吉诃德·德·拉曼彻》、开普勒的《梦》、希拉诺《日月——两个世界的旅行》、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和伏尔泰的《麦克·罗梅嘉》等),以及科幻小说。
  在欧美国家,近代科幻小说的历史不过18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萌芽与草创时期、黄金时期、新浪潮时期和“塞伯朋克”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开始是以《弗兰肯斯坦》的问世为标志的。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近代科幻发端于19世纪初的英国,成为萌芽与草创时期(1818年—20世纪20年代)的肇始之端。
  现在西方科幻界公认的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出自玛丽·雪莱之手,作者系英国著名诗人雪莱之妻。玛丽一生经历曲折奇特,似乎时刻与死神相伴,悲剧色彩十分浓郁,这对她后来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弗兰肯斯坦》诞生的过程也颇为奇特:1816年夏天,天气阴冷,淫雨连绵,而颇具浪漫气质的英国诗人雪莱和拜伦,却携带着各自的女友在风景秀丽的阿尔卑斯山中流连漫游。每当夜阑人稀之际,他们便围坐在篝火边聚谈,时而讲述一些离奇和恐怖的故事。大家商定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但后来只有玛丽动笔完成了。
  作品讲述了一名科学家在实验室造出一个丑陋怪物的故事,而怪物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终于走上了弑主愤世的毁灭道路。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科学家,他利用死人器官拼凑出一个怪物;怪物在人间东奔西跑,却得不到理解和同情;他向往美好,渴望感情,换来的却是谎言与追杀;他终于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了,最后漂流到北极冰原……
  这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式的感伤主义作品,有关宗教与反叛的心理情结随处可见。同时它反映出作家以及当时许多人的一个忧虑:科学是什么?科技进步究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自玛丽·雪莱之后,科幻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开始崭露头角,在法英两国分别诞生出儒勒·凡尔纳与h.g.威尔斯两位科幻大师。前者在《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等众多作品中描述了人类对地球新世界直至月球星空的探险,对科技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了相当乐观的展望;后者则通过《时间机器》、《隐身人》等作品剖析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揭示出人们在社会进步历程中的矛盾心态,其引人入胜的科幻构思至今仍不显陈旧。此外以“歇洛克·福尔摩斯”闻名的柯南·道尔也是科幻好手,《失落的世界》等作品深受读者和评论界重视。
  从1818年到本世纪20年代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科幻文学一直处于“萌芽与草创”阶段。作家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作家相对稀少,作品集中于少数几个人身上;作家对于科幻理论缺乏兴趣,从不声明是在创作一种新的文学作品;早期科幻在艺术手法上也略显粗糙,许多作家亦属客串,思想内涵更是失之浅薄。因此到了这一阶段末期,科幻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通俗读物,在美国市场上流行一种“10美分丛书”,其中充斥了半人半妖、英雄救美的廉价故事,玛丽·雪莱所开创的理性传统早已被丢失殆尽了。此时有两个人站出来扭转了这一局面,他们是美国的雨果·根斯巴克和约翰·坎贝尔。前者毅然将一本纯科技杂志改版为纯科幻小说杂志,后者则以科幻编辑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投身科幻界。从此,科幻进入了被冠以“黄金时代”(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的英雄年代。
  黄金时代优秀作家脱颖而出,高质量作品层出不穷,如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罗伯特·海因来因的《异乡异客》,克利福德·西马克的《驿站》、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纪事》以及许许多多作家的许许多多作品,为数众多,不胜枚举,至今仍为科幻界所津津乐道。英国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作品更领风骚,其《童年的终结》、《与拉玛相会》等作品寓意深刻,脍炙人口;最为辉煌的成就当推《2001:太空奥德赛》,这部史诗式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宝座;同名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由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执导,色彩缤纷的太空效果使得本来不为主流影坛正视的科幻影片在一夜之间令世人所瞩目。
  在黄金时代,作家与读者还就科幻的认识达成了共识,并产生了一个科幻作品的固定模式:作品必须是一个带有悬念的完整故事;内容应该与科学发展和科学家的工作生活有关;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应该出现几个恢宏的大场面;无论结尾是乐观还是悲观,最好具有一定的哲理。
  黄金时代对科幻认识的统一以及固定模式的确立曾为科幻文学的繁荣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后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况且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科技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读者感到现有的科幻故事与生活相距甚远。同时科幻文学长期得不到主流文学的重视,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因此“新浪潮”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
  致力于“新浪潮”创作的主要是两位英国作家:j.g.巴拉德和布莱恩·奥尔迪斯。前者的“毁灭世界三部曲”在科幻界一度引起轰动,并使主流文学对科幻小说刮目相看;后者极为重视科技与人性的关系,他的作品远离传统题材,从来不使用激光枪或星球大战来刺激读者,而是致力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把科幻文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其《地球的漫长午后》、《隐生代》令人拍案叫绝,掩卷深思。奥尔迪斯对中国十分友好,在改革之初便来华访问,并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1991年他还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此外英国科幻编辑兼作家米歇尔·莫考克和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法马尔也为“新浪潮”运动做出了不少贡献。
  新浪潮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刻意求新,抛弃传统套路,向主流文学靠拢;作品以意象性、隐喻性和心理性为主,对人心理的重视超过了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带有强烈的嘲弄或悲观主义倾向。
  新浪潮运动在科幻界内外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震动,但也有人对科幻远离传统等做法深恶痛觉。及至70年代末,这一运动已近穷途末路,失去了先前的革命性,作品缺乏情节,哲理晦涩难懂,不注重科技内涵,使科幻本身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于是,一种本体的回归终于以强烈震颤的方式在80年代中期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赛伯朋克(cyberpunk)”运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信息技术的革命,互联网络的形成,电子意识出现的可能,一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型作品应运而生。新作品在高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对社会文化价值进行戏谑和反思,因此被标以“cyberpunk”。该词由“控制论”前缀(cyber)和新型反文化生活方式者“朋克(punk)”构成,意指那类具有超越传统和极端未来主义观念的电脑工程师。
  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灵。前者的首部作品《神经漫游者》一举轰动科幻界,后者的主要长篇代表作为《心内海》。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主人公可以将自己的大脑与全世界的电脑网络联通,在高度信息化的神奇灵境里随意漫游。
  “塞伯朋克”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呼唤科幻小说从新浪潮向硬科幻回归;引入信息论、控制论、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内容;在文化价值观点上具有反传统性;反对被纳入某一流派,尚处于逐步发展之中。
  纵观欧美科幻发展历程,在进取的同时文化传承性一直保持良好,自早期的英国文学到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势头不减当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如美国科幻领袖罗伯特·海因来因生前一部作品的题目——《时间足够你爱》。回顾历史,对当代中国科幻的发展不无裨益。科幻文学在中国几起几落,近年来却发展势头甚好,涌现出一批年轻的科幻作家和新型的科幻作品,自然可喜可贺。但是大潮到来,泥沙俱下,一些类似“10美分丛书”的糟粕开始粉墨登场,这是值得科幻作家和评论家注意的事情。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