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二、推行石油外交


  日本是个石油等资源极端缺乏的国家,保证石油等的进口便成为日本外交的重要任务,于是,日本在50年代中期,当日本经济完全恢复过来以后,日本政府便推行"高投资、高输出"的政策。即用廉价输入原料,制成商品,然后高价出售商品的办法,从中牟取暴利。例如,进口一吨原料花43美元,而出口一吨商品则为395美元(9倍利润)。从1955年至1972年间,日本的对外贸易额增加了11倍半。这种高利润的对外贸易的扩大,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进口的数量虽大,但价格极低,以石油为例,在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它们长期从中东得到廉价的石油供应。在1973年石油涨价以前每桶石油长期在2美元以下,当时日本每年进口101亿桶原油,只用了202亿美元,如按提价后价格计算(1974年至1975年每桶石油提到11.5美元),则日本至少得付950亿美元。这一点连日本官方人士也承认:“日本从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间,依靠廉价的石油,实现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日本经济的发展基础,是靠阿拉伯的石油。"又如,日本使用的棉花主要是从东南亚等地进口的。该地区棉花价格1972年比1966年上涨了28%,而同期日本的棉织评价格却上涨了114%;1969年到1972年;由东南亚进口铁矿砂,每吨价格由11.7美元下降到11.5美元,而同时日本向该地区出口的钢铁平均每吨价格由60.5美元上升为87.8美元。日本这种对外贸易的结果,必然造成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对日本贸易的大量逆差。日本除大量输出商品外,还以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大搞资本输出,投资的重点放在与资源有关的行业。通过直接海外投资和其他形式的资本输出,不仅直接掠夺资源和使用廉价劳动力,又能越过关税壁垒,攫取高额利润,而且还能转移国内的工业污染。总之,对外贸易的急剧发展,为日本垄断资本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商品投资市场,捞取大量外汇资金,增强了国际支付能力,因此,也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1973年10月4日第四次中东战争一声炮响,使日本面临"油断"的危境。10月1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举将石油价格提高70%,阿拉伯产油国又使用"石油武器",宣布削减产量,对亲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禁运。当时,大部分西欧国家在中东的利益与美国有所不同,特别是欧洲共同体长期在外交上同美国闹独立性,因此对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战略在11月初便迅速地作出反应,发表了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区撤退的声明。其结果,阿拉伯产油国同意将英法列为友好国家,决定对除荷兰以外的欧洲共同体各国不削减石油供应。
  日本怎么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一向追随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中东问题上也是执行亲以色列的外交政策,面对第四次中东战争所引起的石油危机,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中东政策。要同美国的中东战略背道而驰,自然将冒很大风险,但如坚持亲以色列路线,必将因受石油禁运而在经济上遭到无法承受的打击。日本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修改亲以色列路线,执行亲阿拉伯外交,以确保石油供应。
  1973年11月22日,日本政府以内阁官房长官发表谈话的方式,宣布了对中东政策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要求以色列从全部占领土地上撤退;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12月,日本副总理三木武夫以特使身份出访中东8国,重申支持阿拉伯、反对以色列的立常于是,阿拉伯产油国家才决定把日本列为友好国家,不削减对日本的石油供应量。为了巩固这种关系,日本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从1974年起,日本的木村外相、中曾根通产相接连对中东进行友好访问。1974年和1976年,日本两次给伊拉克共计2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并与伊朗就建造石油化学联合企业工程进行合作。1977年2月,日本在西方主要工业国中,第一个同意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东京设立办事处;1978年9月,福田赳夫作为第一位前往中东的日本首相访问了对日本石油供应量最多的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4国;1981年10月,日本又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以准国宾身份访日。
  通过这一系列的经济外交,不仅使日本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得到了保障,也使日本与中东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1977年,日本从中东的进口比1970年增加了7.4倍,日本对中东的出口则猛增16.4倍,其中成套设备的出口竟增加了60倍。
  日本的石油虽得到满足,但却引起中东各国对日本的不满,指责"日本外交石油气太浓",批评日本太不关心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日本人在中东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仍然不好。
  ------------------
  书路 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