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九章 中国局势彻底恶化



  ●司徒雷登任中国大使

  蒋介石见周恩来的汽车开出官邸了,他大声地喊着:“搬出去!搬出去!”侍从室主任陈布雷跑步进来了,毛人凤也飞跑进来了。他们明白是要把室内兰花全搬出去。蒋介石从来不喜欢花草。毛人凤看了陈布雷一眼,这是陈布雷布置的,工作人员把兰花搬出去了。
  蒋介石静了一会,亲自通知马歇尔将军到官邸进行晚宴。
  马歇尔结蒋介石回电话,说他和美国驻华新大使司徒雷登博士一同赴晚宴,并拜会委员长。
  蒋介石对这位新大使已有所了解,但他并不“感冒”,他仍希望魏德迈将军任驻华大使,在他和史迪威闹别扭时,这位将军给他在军事上不小的帮助。但他知道马歇尔和魏德迈这两个人不甚协调,而在马歇尔第一次返回华盛顿前后,马歇尔的调停工作还自认为很顺利的。于是马歇尔当魏德迈说,他准备推荐魏德迈任驻华大使。
  魏德还和马歇尔恢复了关系,在马歇尔返华后,他以治疗鼻窦炎为名返回美国了,等着返华上任。马歇尔返华后谈判不顺利,他就给国务卿贝尔纳斯发电,要他暂缓对魏德迈的任命。
  魏德迈回国后听说他被任命为驻华大使了,不禁喜出望外。尽管这意味着从陆军中将退役,可大使是文官中最高级职务。他到纽约布鲁克斯兄弟商场大肆采购夜礼服、燕尾服和当大使一切应用服饰。华盛顿盛传,等他回到中国,马歇尔就回国,由他全力处理中国问题,这使魏德迈对他的工作前景更加飘飘然起来。他已经几次跑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找他熟悉的人,拟定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
  魏德迈哪里知道马歇尔变了卦,他本来期望不久就可回中国。他几次给马歇尔写信,提出他对美国国内情况的看法,表明他为加强马歇尔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他还提醒马歇尔说,委员长期望他回去,他担心自己不在中国时间久了会削弱他在中国的影响。马歇尔回答说,在目前谈判所处的情况下,若宣布魏德迈为大使,这一行动就可能被解释为表明马歇尔要走了,他的调解力量就会削弱了。魏德迈一边请众议员沃尔特·周以德出面,为他疏通华盛顿上层。周以德议员曾在中国传教行医,是蒋介石事业的坚强卫士。他已经说服了周以德议员,表明他会为马歇尔的政策努力辩护。他又给蒋介石写信,他全力支持消除中国私有军队的计划。也就是说他会让共产党听命整军就范。当然蒋介石此刻期望魏德迈返回中国任驻华大使。
  艾奇逊认为,美国需要有这样一位驻华使节,他熟悉远东,了解共产党人的思想特点,并能对付。他还说:“我的印象是自马歇尔返华起,直到他的使命结束止,他一直未能控制住局势。老将军不像在其他许多事务方面那样胸有成竹,得心应手。需要有人来向他提出忠告:‘我们毫无进展,我们得重新估计一下形势,看看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哪一步?’”只是,谁也不敢把这一切告诉马歇尔。杜鲁门总统对他过于敬畏,艾奇逊则资历太浅,需要有一个帮他体面地脱身出来,不致丢多大面子的办法,让那些中国通们去对付那个显然难以解决的老问题算了,反正那些人已经习于束手无策。艾奇逊还认为,马歇尔在这个时候打电报给总统,提名魏德迈担任驻华大使,实际上就是为自己脱身铺平道路。
  当杜鲁门总统召见艾奇逊时说:“我们给马歇尔许过愿,他想让谁当驻华大使,我们就派谁当,现在就让魏德迈当好了。”
  艾奇逊召见魏德迈告诉他自己同意他担任驻华大使。
  可是,就在这时,马歇尔感到魏德迈越过他去活动驻华大使,这对他是不礼貌的,同时听见国民党政府议论他无能,有时连委员长对他也不那么尊敬了。由于在中国问题上的歧见增多,马歇尔得出结论,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名魏德迈是不明智的。因为他跟委员长关系亲近,事业成功了,不会提马歇尔的前功,事业败了,又会全推到前者的无能上去。因此,在他写给艾森豪威尔的副手汉迪将军的信中,以第三者的口吻说:共产党自然不会接受魏德迈作为调解人或任何重要角色,因为他们想到他曾经当过两年蒋介石的参谋长。
  艾森豪威尔知道马歇尔的为难之处,权衡利弊之后,于是就给魏德迈另外在美国安排一个职位。
  不久,马歇尔举荐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老中国通司徒雷登来当大使。此人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的教士。他一九 O五年开始在华传教。一九一九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是个民主个人主义者。他在中国的时间比在美国时间还久。他的曾祖父是长老会牧师,高祖父是一位浸礼会传教土,老司徒雷登的妻子是林肯夫人的婶母。日本袭击珍珠港数小时后,他在北平被逮捕,幽禁在家里,直到战争结束。一九四五年被释放,他去重庆作短期逗留,参加了胜利庆典,被蒋介石接见,又会见了赫尔利大使,同毛泽东、周恩来见过面。他回到美国住了几个月。同马歇尔三月返华盛顿之行后的大约同一个时间回到中国。他访问南京的时候,蒋介石请他和马歇尔议一谈。马歇尔跟他谈了很久,对他之熟知中国形势和了解中国,深为叹服,当即请他协助,司徒雷登答应在需要时候回南京来。
  不久,司徒雷登和马歇尔在上海再次见面了。在教育会上,他们见了陈立夫。马歇尔对陈立夫没有好感,他阻碍过马歇尔的调停,他主张和共产党用武力干到底。马歇尔认为陈立夫是反动势力头子,可是司徒雷登的看法不同。他写信给马歇尔,介绍陈立夫,说陈立夫是非常聪明的,没有任何贪财之嫌,是国民党及其领袖的忠实信徒,并强烈认为必须在中国肃清共产主义。
  后来马歇尔看到了司徒雷登拿给他的《时代》杂志,陈立夫的肖像是该刊五月号的封面。该杂志是这样介绍陈立夫的:美国人要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这位严肃的、头发灰白的、一到贵族式圣人面孔的人,他有时候穿上套皱巴巴的西服,有时候穿一件长袍,有时候搞一点小阴谋,有时候抱有伟大的梦想。
  由此,马歇尔对司徒雷登更加产生好感。在满洲休战快期满的时候,他派飞机把司徒雷登接到南京。他们又谈了多次,马歇尔深深感到他和司徒雷登报投缘。在庆祝美国七月四日国庆活动时,马歇尔问司徒雷登愿不愿意接受大使职位?
  当时司徒雷登说他年事已高,并已向燕京大学提出退休,但最后他还是接受了美国驻华大使职位。
  司徒雷登对马歇尔说明他的主要观点是:他把蒋介石看作是中国最有希望反共成功的人物。他持有和马歇尔同样的观点,认为可以用折中的办法,在中国找到与左右势力俱无牵涉的开明的领导人。马歇尔行动迅速,立刻把司徒雷登推荐给总统,不到一周,杜鲁门就把提名送到参议院,参议院立即批准。
  在美国,杜鲁门告诉艾奇逊说:“马歇尔改变了主意,你去告诉魏德迈吧,那笔交易取消了。”
  “您是总司令嘛,”艾奇逊不想去干这种差事,快快地说:“您倒让我去办这件事。”
  杜鲁门说:“你去办得啦!”
  艾奇逊硬着头皮,把魏德迈找来说:“魏德迈将军,我很难于出口的对您谈个不好的消息,美国驻华大使已经由司徒雷登先生担任了,现在他已经从北平到南京去上任了。”魏德迈脸色突然发白了,接着又变成死灰一般颜色。他未加任何解释,也没有讲任何理由,因为他已说不出话来了。
  魏德迈半天才站起身子来。他首先想到这是马歇尔对他出尔反尔,胡来一气,给他制造一个大麻烦,大难堪。这使他没法见人。他已经声扬出去,所有亲朋都知道他要任驻华大使的消息,有的亲朋还送了礼品。他已经告知陆军,他要暂时退出现役了,他又能说出什么来呢?痛苦只有咽在肚里。
  艾奇逊见魏德迈泰然自若。
  魏德迈听到这一消息,心就像被人揪了一把,难受、疼痛,可他这个人有啥事都包在脸皮底下,如果是熟人从他那两只鹰眼里,会看出他有多么痛苦。他看着艾奇逊说:“副国务卿,我从布鲁斯兄弟商场买的那些衣服该如何处理?”
  艾奇逊听着说:“这不用操心,国务院设有一笔不记帐的款项,你拿单据来报销好了。”
  魏德迈又问道:“这些衣服怎么办?”
  艾奇逊说:“你留着吧。反正别人也穿不了。”他知道这不能怨魏德迈,这样处理可能对魏德迈的心灵创伤有些弥补。
  魏德迈钻进车子,在市内转了两个多小时,他感到事情变化得太突然。艾奇逊为啥不能做一点解释,可见他们干得亏心。他对马歇尔这位老上级往日的赤胆忠心已经决绝。他想到可能是自己在华盛顿前后写给马歇尔的信的自我表白刺了这老家伙。可那完全是出于要帮助他完成这一困难任务的至诚,才反复向他陈述,确信自己应尽早返华。
  马歇尔确实正在进行复杂谈判之际,读了魏德迈的信产生了颇不合拍的感情,感到魏德迈锋芒毕露,好像中国离开他就不行了,他管得太宽了。
  魏德迈在信中说:“在华盛顿,真是怨言纷纷,谣言四起,说您是中了中国共产党的诡计,还有人隐约暗示,您作出的种种决定,使得蒋委员长和中央政府下不了台。我一直在尽力找到一些真凭实据,好狠整一下那些造谣生事的人……”
  马歇尔感到魏德迈在华盛顿为他帮倒忙,闹不好他还会搜集一大堆攻击他的材料。魏德迈在来信里饶有兴味地把在华人员攻击一遍,甚至给这些人叫了些外号:“墙头草的文森特”、“中共的眼屁虫”、“离心离德的鬼”,等等。这些使正处于谈判棘手的马歇尔十分恼火,马歇尔把这些看成是对他的批评。于是马歇尔致电国务院不想让魏德迈回中国来。
  司徒雷登大使上任了。他极力促使马歇尔尽快地接触蒋介石此刻的思想实际。司徒雷登建议并提出了改组国民政府的计划。马歇尔同意了,他提出成立一个以司徒雷登大使为首的五人小组。这样并没有使蒋介石欢心,他仍然坚持共军必须从华北和满洲的五个地区撤出,然后才能成立五人小组。
  马歇尔见蒋介石强硬起来,他和司徒雷登大使也以强硬态度会见了中共代表周恩来。眼看着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要爆发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毛泽东的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却取得重大战果。马歇尔早在激战前,他亲自到牯岭见到蒋介石,他认为落的进攻计划将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交通线漫长,山区的地形有利于共产党的游击战术,城市少粮、少电、少水易于被共产党围困,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易于使共产党宣传得逞。蒋介石坚称共军已违反停战协定,对马歇尔的论点置之不理。马歇尔报告杜鲁门说:“蒋介石从打在东北占领长春之后,比以前更加咄咄逼人和愚蠢。”

  ●李先念突围

  中共对国民党行动的反应是调集军队守卫边区,同时在满洲给国民党军队沉重打击。美国大使向华盛顿警告说:“中国内战即将爆发,马歇尔准备再一次飞往牯岭向委员长呼吁,立刻停止进攻。
  马歇尔在动身之前,美国政府要马歇尔努力寻找解决敌对双方当前争执的共同焦点,并认为这个焦点集中于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混合要求上。共方要求先停战,然后参加五人小组讨论各党派在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大会中的席位分配问题。共产党要先停火后谈判,而国民党要急于发动全面进攻并要求共产党先在政治上让步,同时在军事上的裁军、铁路交通上让步,不然蒋介石要下令全面进攻。
  马歇尔找到周恩来,见这位将军仍然神态坦然。对国民党军队咄咄逼人之势,不以为然。看出他们的军队完全可以抵抗多于他们的蒋介石军队,好像一切都准备好了。
  周恩来听了马歇尔的谈话之后,说:“要求美国人必须保证:如果我们答应在政治上让步,国民党必须保证一定停火。”
  马歇尔深知蒋介石的强硬的军事态度,他不肯作出此保证。他还是要共产党让步。
  周恩来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马歇尔说:“能让的我都让了。我们愿意和平,但不能接受蒋介石的这一套。”
  马歇尔从牯岭回到南京,蒋介石还是要求在停火之前完成军事上及其他协议。马歇尔认为这就使他的前一个提议失去意义,鉴于当前的局势,他已不能继续调停。他对司徒雷登说,他认为国民党是在利用他作为掩护,以继续进攻共产党。马歇尔致函委员长说,除非找到协议的基础以终止战争,他将向总统提议将他召回,美国终止其调停的努力。
  司徒雷登向国务院打报告,据实谈“中央和美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他说周恩来在最近的记者招待会上控诉美国供应战争物资结蒋介石,因而帮助了蒋介石打内战。周思来提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可使国民党获得两亿美元弹药的谈判。美国把军舰赠送给国民党,延长租借物资之供应,签订了供应剩余物资的协定,向中国空军供应炸弹、燃料和零配件。美式装备的五十七个师投入对共产党的进攻,美国军队运送了四十万国民党军队到华北。假如美国停止援助国民党,他们就不得不认真考虑停止战争。所谓美军驻华乃防止苏军侵入所必需,这种论点是对中国的侮辱,中国决不做任何国家的殖民地。周恩来指出,中国有很多地方并没有美国军队,哪里也没有其他外国军队去进驻,一旦国民政府改组了,周思来说并不反对美援。如果马歇尔的使命要想成功,美军就必须撤走,物资援助必须停止。
  共产党的严肃立场,挑明了美蒋的关系,使蒋介石不能不在南京同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坐下来会谈了。
  蒋介石脸上铺着一层阴云说:“马歇尔将军,您自请召回之议,余深感不安。余再三思索没有发觉在余这一方面有任何行为可以看作不公正的。这样的行为在余是不可想象的,不但余作为中国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容许,余本人作为基督徒的良心也不会容许。”
  马歇尔听着立刻又缓过情绪说:“委员长,如此说来,国民政府军可以停下脚步,尊重调停了。”
  蒋介石眉头一展说:“我们得占有张家口,因为这个城市让共产党占领了对北平有威胁。一旦国军获得了张家口,大约在十天之内余就停止国军进攻的行为。”
  马歇尔对蒋介石的狡猾手腕不满地说:“委员长说过共产党可以保留张家口,怎么现在变卦了呢?”
  蒋介石一挥手说:“那时候余说,可以给共产党保留张家口,但必须放弃承德,可现在承德在国军掌握之中,为什么就不可以要张家口呢?”
  马歇尔并不怀疑张家口的重要性,这是察哈尔省的铁路中心,被称为“蒙古的大门”,热河战役继续对政府方面有利,政府方面提出的停战条件表明了它更加不愿同共产党和解的立场。蒋介石认为占领张家口如探囊取物一般。马歇尔说:“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委员长不要占领张家口,您还可以提出条件来,作些让步。”
  蒋介石十分傲慢地说:“那么让共产党先宣布其出席国民大会代表的名单吧。”
  马歇尔感到这就不是民主大会了。但为了缓和,他还是去找周恩来,可他遭到了周恩来的拒绝。
  延安广播说马歇尔没有反对“加剧的中国内战”。他的调停已经失败,马歇尔的威望已降至最低点,他的公正性是假的,本人名誉也成了问题。
  司徒雷登给国务院的报告说明了应该考虑军事形势:“热河省的失守,对共产党是一沉重打击,其结果是把张家口和满洲之间的交通线切断了。”张家口是“共产党在长城以南所保有的最大和最重要的一座城市”,而政府军正朝它推进。
  周恩来对最近加入的司徒雷登大使进行反击,看来这位学究式的人物,好像手中老是张着一张网,像蜘蛛一样时刻想把别人粘住。他开门见山地说:“如果政府不立即停止对张家口及其周围的一切军事行动,中共不能不认为政府业已公然宣告全面破裂,并已最后放弃政治解决的方针。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湖北李先念部队,这必然会引起全国性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而责任则完全在国民政府。”
  周恩来的强烈的、措词严谨的声明,并指出蒋介石的虚伪,嘴里说谈判,会下调动各路军队向共产党进攻,反而不时的拿出恫吓,想让共产党在政治上就范,在军事上听从他的整编,让共产党政治上垮台,军事上涣散没有力量。好让他的军队在中原、苏北、山东、热河等地进攻,在东北摆出打过松花江的架子,好像共产党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马歇尔接连几次去牯岭,蒋介石好像藏在大森林石砬子之中的狐狸精,一会儿露脸,一会儿只是放出点气味就不见影了,这种拉大锯扯大锯的形势,叫人难以琢磨。其实蒋介石在牯岭,正架起无线电台,在等待各路进攻的消息,谈判已成了他的障眼法。马歇尔这位美国特级谈判大使,早被蒋介石折腾得成了牯岭的猴子。
  司徒雷登认为马歇尔虽然是赫赫有名的五星上将,但在中国谈判上过于文明了。他没有认识到只有在手心握着军队,才会把共产党压住。司徒雷登认为魏德迈很明白,两只脚始终穿着蒋介石军队的皮靴。这一阵子他当面念和平经,背过险去就大加赞扬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他吹捧蒋介石这个决心下得英明,部署得快当。蒋介石则扬言四十八小时内一举歼灭中原解放军,活捉李先念。
  中原解放区是在抗日胜利后由几支部队汇合而成的:一支是原在鄂豫边区的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第四军第五师;一支是从广东北返的王震、王首道等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一支是从河南中部南下的王树声等率领的嵩岳军区部队。这三支久经战场的部队,在豫西桐柏山区胜利会师,以新四军第五师为主体组建了中原军区,李先念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
  蒋介石看出共产党中原军区的建立似乎威胁着国府的大门。是集结大量军队向这个地区进逼。本来中原军区避免冲突,根据中共指示主动撤出这一地区。由平汉铁路西向东转移,准备在安徽五里河一带,向新四军主力靠拢。正值“停战今”颁发,中原军区恪守停战协定,立即停止前进,临时在以宣化店为中心区就地待命。
  蒋介石睽视这个时机,蓄谋先下手消灭共产党这支部队,他利用停战期间,调集十一个正规军二十六个师约三十万人,紧紧地包围了这块地区。
  周恩来和马歇尔会谈,国民党当时担任代表的是军令部长徐永昌,他是替换陈诚的。周恩来严正指出国民党当局已密令三十万军队围攻五师,建议同往宣化监督停战。他同徐永昌飞抵汉口,和美国代表拜鲁德会合了。徐永昌一下飞机就说病了,派武汉行辕副参谋长王天鸣作徐永昌代表。他们会见了李先念司令员。李先念愤怒地历数国民党破坏停战的大量事实。王天鸣边听边擦汗说:“兄弟返回汉口,呈禀上峰,再作处理。”拜鲁德只是说:“周先生,停战还是有成绩的。”周恩来严肃地说:“四个月停战,应该说是有进展的。但是中原地区形势很严重,李先念司令员刚才揭露资方军队破坏停战协定的一切行动,都是事实。应该知道,中原战争如果爆发,必将宣告和平结束,成为全面战争的起点。我希望拜鲁德先生、王先生要秉维护和平的精神,竭力作出有益的贡献。”
  军区举行了欢迎晚会,很热情地召待了三人小组。拜鲁德向马歇尔报告,说关军这股部队,不可等闲视之。他们士气很高,有极强的战斗力。王天鸣向武汉行辕报告说,对李先念部,不要轻他们的战斗力!我看,他们看准方向后,会有力量的突出重围。
  刘峙向蒋介石保证,生擒李先念,一个兵也漏不掉。
  深夜,周思来在李先念司令部,继续听取汇报,他最关心的是部队的土气。李先念和军区领导们说:“生活虽然很艰苦,绝大分战士的士气都是很高的,坚决主张武装突围打出去.但也有极少数同志,害怕战争,幻想和平。”周恩来听完后反复指示:“你们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幻想国民党发善心,他是不会发善心的。你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你们脑子必须复杂一点,一定要设法用枪杆子突围出去。对幻想和平的,即使是极少数的人,也必须认真抓紧教育。”已经到下半夜了,他和军区的负责人一起,在油灯下面把军事地图展开,仔细地察看军区制订的作战方案。对突围方案中选定的路线、地形、敌情,哪里有山,哪里有水,哪里有敌人的碉堡,哪里敌人部署多少兵力、战斗力如何?刘峙和他指挥的心理态势,都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和研究,一直工作到清晨。
  周思来回到武汉,三方代表签订停止中原内战的协议。这个协议的重要成果,是国民党方面同意将二千多名伤病员和非战斗人员以及部分被国民党蚕食地区的地方干部遣送到河南安阳。这就精简了部队,便于做好突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蒋介石对停止中原内战协议,经过仔细的研究,认为共产党死定了,他们反抗就是灭亡,直到被全部歼灭了事。他批准这个协议,同时密令,只要共产党在这个时期有一点行动,就开始围剿,绝不留情。
  这时山东解放军某部围攻枣庄。周恩来立刻电告中共中央:这样作“恐于大局不利,并将五师处境说清了。建议停止进攻,如已拿下枣庄,则应宣布退出枣庄。”中共中央立即将此电转告山东。
  国民党军队指挥官刘峙正在研究一举歼灭中原解放军的计划。他们估计五师必向东北方向突围,向新四军主力靠拢,因此将大部兵力集中在东线和北线,并命令进攻时不许有一个漏网,务求全歼。
  蒋介石让陈布雷拟好了贺电,静等刘峙发来全歼李先念的胜利消息。
  中原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和周恩来在宣化店时一起研究的作战部署,以主力西向,分三路全部突出重围。
  蒋介石大怒,说刘峙是个草包。
  李先念率部突围有重大意义,它的突围成功,又给国民党反动派一个沉重的打击。

  ●司徒重登与蒋介石穿一条裤子

  蒋介石疯了,他在中原惨败之后,愤怒地下命令进攻张家口。同时展开各地的进攻,把内战打响了。
  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说:“蒋方是边打边谈,在东北兵力不足,一时不致有大动作,关内则向我中原、苏北、山东、热河等地进攻,可影响晋冀鲁豫,建议在政治上要对其进行揭露,在军事上应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
  中共中央通知各解放区“敌反共反人民的大内战已从围攻中原五师开始。将进行自卫战争。”
  周恩来和董必武一起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在官邸会见了他们。他穿身军装刚从牯岭下来,就开紧急军事会议。看样子满脸不愉快,大概是对中原冲突捕他这一刀还没有愈合伤口,他又有些仗势,因为他手中拿着全国围剿令。好像对方会害怕似的。他正集中五十万大军向华东解放区大举进攻。
  周恩来开诚布公地说:“根据目前双方情况,国民党军队干涉了谈判,已经走在和平谈判前头,委员长是该到认真停战的时候。军事压力压不出和平来。还是和平谈判好。”
  蒋介石翻翻眼皮重复提出说:“是呀,和谈好,你们能让出苏北、山东、胶济线。这就解决了,全国就和平了,一个月以后就可开国大,改组政府。”
  周恩来说:“这样的让出是和平谈判?还是压迫呢?”
  蒋介石还是重复着说:“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么。你们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生存,现在大家都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胁很大。“胶济路如不让出,交通则常遭破坏,就无法安定,北宁路无承德掩护,也不安定。”
  董必武说:“胶济等诸路交通在日夜运兵,这岂不是破坏和平的主要因素吗?”
  蒋介石狠狠看了董必武一眼说:“政府难道说,还没权使用铁路了吗?关于运什么就不要管,政府的军运不能调动吗?”
  董必武说:“正值和平谈判之际,积极地往战区部置军队其目的何在?我们本来在中原调动部队,不是遭到围剿吗?这样的不公平事儿,岂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蒋介石脸色难看起来,他把脸转向周恩来说:“如你们让出这些地方,全国人们都说你们好,你们不会吃亏民”
  周恩来回答说:“今日必须一面求全面停战,一面开政协,谈改组政府。光谈一方逼一方让出许多地方,这就没有公理可言了,另方面在各战场上部署重兵围剿进攻,这阻碍了和平谈判。我们不能让军队到别人指定的地点去找生存,那就要被吃掉了,还有什么生存?再说,我们本身已经在很好的生存,还有什么必要去讨生存呢?关于军队只要按谈判进行,是要整编的,而不应存着取消对方军队的念头和行为来达到消灭对方的目的。”他对蒋介石所提出的问题逐条给以答复,并对驻军方案提出具体建议。
  蒋介石丝毫不予考虑,只是说:“要你们让出这些地方,要让出来。”
  双方因无话可谈不欢而散,周恩来、董必武站起身来走了。他们没有再约定会谈日期。同天,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作出判断:“现在形势,边打边谈,以打为主。”
  蒋介石却认为内战形势对他有利,根本无意于实现和平。他跟周恩来谈话后又上牯岭会见司徒雷登大使去了。
  司徒雷登一下山就吵嚷,蒋委员长大有诚意,他们制定一个五条方案。他约周恩来会谈了五个小时。司徒雷登说:“委员长同意先成立一个非正式的小组,由他和国共双方商谈改组政府。”
  周恩来回答说:“这个小组中的小组,怎么来改组政府呢?”
  司徒雷登说:“在商谈前中共必须接受下列五个条件:让出苏皖边区;让出胶济线;让出承德与承德以南地区;十月十五日前退至黑龙江省、兴安省及嫩江省;鲁、晋两省须退出六月六月后的占领地区。否则,停战、改组政府都无从谈起。”
  周恩来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还没有立刻发言,但他的目光在蔑视这位大使了。
  司徒雷登拿着手中打字纸,好像他很有威慑力量。他问道:“周先生,有没有商量的余地?”
  周恩来缓了缓脸色,断然地回答:“绝对不能接受!一条也不行。”
  他庄严地回绝了。使满脸狡诈之气的学究派司徒雷登大使有些目瞪口呆了。
  周恩来又反过来问道:“司徒雷登先生,蒋委员长何以如此无理呢?何以愈要愈多呢?”
  司徒雷登这才端上一口气说:“周先生,委员长说形势已变。”
  周恩来说:“蒋介石错误地认为,两三月后,他可以从军事上进占苏北、胶济线、热河、同蒲南段、津浦北段、安东、哈尔滨,我看没那么容易。我们的观点是,谈也好,打也好,边谈边打也好,目的是为了实现和平。”
  司徒雷登说:“如此和平无望,似非内战不可了?”
  周恩来说:“这是蒋的方针。我们首先是无条件停战,依照政协改组政府。六月协议,我们让步很多。今蒋要求无理,故内战应由蒋负之。”
  周恩来回到梅园,他还在生气,感到八司徒雷登身上看出,美国政府逐渐抛开在国共之间“调解”的外衣,更加公开露骨地援助蒋介石进行内战了。他连夜致电中共中央,报告了这次会谈情况。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复电说:“蒋之五条绝对不能接受,一条也不行,你的答复很对。我们解放区正在动员全力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马歇尔看出蒋介石是铁心要向张家口进攻,共产党保卫张家口,他并不怀疑张家口对国民党、 共产党的重要性。 但他不能不得出共产党号召停止战争而政府则“在实际上执行武力政策”的结论。军事行动不停止,谈判就是白费时间,会谈就是在枪口下进行的了。鉴于这种情况,马歇尔说他不能再当调解人了。他和司徒雷登宣布谈判陷于僵局,调处困难。国共之间的谈判一时处于停顿。
  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在答复各报记者询问时说:“六月谈判已解决了问题的百分之九十,即王世杰也说已解决百分之八十五了,最后国民党提出要中共撤出四个地区,使谈判拖延不决,后来变成五个地区。明知中并无法答应,以此来拖。现在又谈改组政府,要不弄清楚,又可能拖几个月。国民党就是用‘拖’来蒙骗要求和平的人民,欺骗世界舆论。”
  周恩来在答复外国记者有关时局的问题时,他又说:“国民党当局相信能用武力压迫我们屈服,故其对谈判是敷衍的、表面的,是用来欺骗世界与中国人民的,其真意是在打。我们给他的回答是战争不能使中共屈服,只有愈打愈大。政府当局想靠打来达到目的,是做不到的。”
  局势开始急速地恶化。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陈诚公开发表谈话,宣布国民党军队将进攻张家口。接着蒋介石手令北平行辕及第十一战区、第十二战区部署对张家口进攻。
  张家口是解放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之一。进攻张家口是一个严重步骤。它表明国民党决心实行最后破裂。

  ●争夺张家口

  蒋介石不再藏头藏尾了,他公开露出脸来,发出限期收复张垣的命令。国民党以九个军的兵力分三路向张家口大举进犯。
  张家口是聂荣臻总部所在地。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部队在聂司令员的指挥下,坚决自卫反击。
  国民党北平行辕集中第十一战区孙连仲司令官和第十二战区傅作义司令官两部共十一个整编师七万余人,分别从南口、怀柔和集宁、丰镇两个方向沿平绥路向张家口进攻。
  晋察冀军区将主力置于平绥铁路东段进行阻击,同时并向平汉路北段出击。这样使孙连仲部队受阻,而且遭到重创。孙连仲吃过大亏,不敢往前进攻了。
  这时蒋介石见东线进攻张家口受阻,他对孙连仲有些恼火,又下令孙连仲调整军事部署。他在几次赴北平时就包藏着祸心,要拿下张家口。当时他要调动拥兵四十万的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当时李宗仁也赞成全面出击,而且早有腹案。当杜聿明先动手拿下控制长城线的承德时,孙连仲也想收复冀东和平津地区了。傅作义则从归绥东进夺取张家口,以确保平绥路。这些计划经过几次讨论,统由陈诚指挥。
  仗一打响,李宗仁有顾虑,傅作义在归绥,他们不敢轻易放出这条虎。
  傅作义是山西荣河人,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可以说是行伍出身,当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来参加阎锡山与奉军张作霖之战,任晋军挺进军总司令,到一九三一年任绥远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第三十五军军长,参加长城抗战。在百灵庙之战、忻口战役,都给日本以沉重打击,成为著名的抗日将领。击毙日酋川水中将,他是国民党第二个戴上“青天白日”大勋章的军事要人。
  傅作义知道蒋介石早晚会撕毁停战协定。他得到进攻张家口命令时,陈诚已经到了归绥,两个人作了多方面的交谈。
  当时陈诚说:“宜生,这次搞下大同,委员长非常赞赏。”蒋介石对傅作义早有戒心,不让他东越大同。蒋常说:“傅宜生绝非等闲之辈,绥远那个不毛之地是养不住他的。”还有一个不放心,傅作义在抗日战争时期接触不少共产党人,他还说:“傅宜生可别让共产党赤化了。”因此蒋不轻易放傅作义南下取张家口。
  陈诚的华北作战方案,孙连仲两个军要下丰润、乐亭、迁安、迁西、遵化向山海关、喜峰口方向北上;杜聿明先拿下锦州、占领沈阳,然后以第九十三军、第十三军从建昌、凌源出平泉、宽城,然后直取承德。后来杜聿明向辽南发展,保沈阳同时,他指挥近七个军攻下四平街、占领长春、直逼松花江江边,在停战中又取了承德,这就使蒋介石野心勃勃,决心要占领张家口。这时华北解放军攻打大同,蒋介石受不住了,为了巩固地盘,不得不拉拢傅作义,他发电给傅作义:“出于华北战略考虑,兹将大同划归绥远绥靖公署,请即解大同之围。”
  傅作义可下子等到这一天了,是他冲出塞外的机会到了,他立刻接受任务,调动兵力大举进攻大同。
  解放军一边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一边撤出大同,加强张家口的防线。
  傅作义进驻大同,如给他解开了绑绳一样。张家口成了他主要的垫脚基石,他可以控制华北,控制阎锡山,华北称雄的日子到来了。
  孙连仲的攻击木顺利,陈诚就催傅作义迅速出兵。他看出傅作义对老头子的密令有按兵不动之举。
  蒋介石又用解围大同的故伎,让陈诚亲自跟傅作义谈,将张家口划归他的第十二战区管辖。同时亲自发了许诺的密令,及亲笔信:
  宜生吾弟:共军主力被牵制于怀来,张垣势孤,取张垣今其时也。张垣乃北国重镇,决定设张垣绥署,以吾弟为主任。见电兴师,谅不负所望也。”蒋中正。
  傅作义看了蒋介石这封亲笔信心落地了。为了显示他效忠蒋介石,免蒋介石疑心,他居然灵机一动,写了篇奇文给毛泽东。
  毛泽东先生:
  ……做一个自命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懂得,所谓革命形势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客观强求的,更不是主观强求的,否则削足适履,以人民之所恶强加于人民,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我热诚地希望你们能接受大同战役的血的教训,立刻改变政策,放弃武力万能的观念,速参加政府,结束叛乱……我个人始终未以共产党为敌,更没有准备和共产党作战,我毋宁是一个同情共产党的人,你们曾经坚决主张抗日,你们有坚决奋斗的精神,我都钦佩。只有今天的战乱政策是万分错误,国家为人民着想,请先生放弃这个政策……是成是败,为福为祸,现在政界是你们选择的最佳机会。只要先生肯放弃战乱政策,我愿推荐贺龙将军或其他任何一位共军将领接替我现在的职位,而我本人情愿在毛先生部下做一个最低级的职员而绝对忠实服务……
  毛泽东看了这封信笑了对聂荣臻说:“他不是写给我的,而是写给蒋介石的自白书。不过为了感谢傅将军这封信,不要保卫张家口了,我要放弃张家口。也祝他在蒋介石面前得宠,他还是做高官的。既然陈诚来督战,不会轻易罢手的。是成是败,是福是祸客观存在。感谢这位博先生,情愿在我毛先生部下做一个最低级职员,这不会的,虽然他打下大同,还会打下张家口,毛先生还会给他个不大不小的官当当的。”
  蒋介石看了傅作义给毛泽东的信说:“傅作义这小子,还挺会玩笔杆子,我要他跟共产党玩枪杆子。我蒋某人吃他这一套,毛某人可不吃他那套。”
  蒋介石再次派陈诚当面陈情说:“委员长看了你给毛泽东的信,心悦诚服,说你文武全才,既能掌军,又能管政。这次大功定能告成了。”
  傅作义高兴得向陈诚致谢,他保证立刻出兵,迅速地拿下张家口,以谢委员长的信任。他当时抽出笔来,当陈诚面写出命令,他在调动他的部队,看气势让人耳边听见隆隆的炮声了。
  傅作义不是贪而忘险的人,他知道张家口不是大同,它是中共晋察首府,是延安联系东北的渠道。解放军不会像大同那么轻易放掉。如果自己损失太大,又会影响他这司令长官的地位,到那时蒋介石会把他一脚踢开。但他也看得很清楚,打开张家口,再兵进北平,那前途才会大放光明。先在部队制造他出兵张家口的舆论,说他不是受谁的指使,他是绥远、察哈尔、热河的受降官,占领张家口是名正言顺的。对上司他应下从西线进攻,但提出个条件,就是要有空军配合。
  傅作义知道聂荣臻不白给,稍一不慎就吃大亏。他兵分三路,北路向集宁进攻;南路由归绥进犯深城;中路集中主力部队沿平绥路东进,抢占卓资山后,向集宁围攻。
  此刻解放军像把扇面散开了,等傅作义的三个师一进来,立刻像钳子似的夹住,全面包围了这三个师,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由于解放军前线指挥部距离战场较远,没有组织阻击部,结果给了傅作义以喘息和整顿机会。他的一 O一师赶来增援,新编第三十三师及新编骑兵第四师也随之赶来,使解放军处于不利的境地。这时,中共中央下达了放弃张家口的命令,于是解放军迅速地撤出集宁。傅作义部队乘虚占领集宁后,经南堑壕直插张北。
  解放军开进狼窝沟,分两个梯队防守狼窝沟。傅作义认为解放军要顽抗作战,他下令小心进攻。其实解放军是保护张家口的撤退工作。敌人又以飞机轰炸、坦克掩护实行步兵冲锋,连连被打退下去。指挥员郑维山请示:“能撤离的人,都走了,下花园发电厂怎么办?”聂荣臻司令员从容不迫地回答:“不要破坏!这里群众还用电,我们是暂时撤离。”
  张家口在国民党军队的掌握之中了。

  ●局势彻底明朗

  周恩来仍竭力作挽救的努力,他再次找马歇尔商谈,建议重新召开休会已近三月的军事三人小组会议,讨论停战问题。
  马歇尔立刻又爬上牯岭,他赶回来答复说:“国民党方面拒绝召开军事三人小组会议,而提出要召开非正式五人小组会议讨论政府改组问题。这就是拒绝停止向张家口进攻了。
  事情十分清楚:全面破裂已难避免,继续商谈已不能取得积极成果,于是,周恩来愤然暂时退出谈判,离开南京乘飞机去上海。他采取这样行动,目的是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都知道:和谈已处于危机关头。不让国民党制造一种假象,仿佛谈判还在继续,谈判仍有希望。
  周恩来这样一走,马歇尔和司徒雷登都着急了。他们联名致函周恩来说:“自阁下赴上海后,我们一直希望您回来,以便重新努力,停止蔓延的内战。我们愿在此事上尽最大能力帮忙。因此我们敢于根据我们过去的友谊及我们个人对您的尊敬,催促您立刻回南京。”
  周恩来心里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重开谈判,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他复信给马歇尔和司徒雷登说:“我并非不欲回南京与阁下等共商停战之确切办法者,唯因政府当局不仅无停战表示,且更变本加厉,正在积极进攻张家口、哈尔滨、安东与苏北各地不已,若再冒昧商谈,徒骗人民,于真正和平决无补益。故宁留上海,以待三人小组会议之召开。”他再次向马歇尔送致备忘录。
  同时,董必武等又以中共代表团名义致函蒋介石,受命提出最严重警告。函中声明:如果政府不立即停止对张家口及其周围的一切军事行动,中共不能不认为政府业已公然宣告全面破裂,并已最后放弃政治解决的方针。其因此所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当然全部责任均应由政府方面负之。
  国民党军队继续往张家口逼近。
  事态已发展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周恩来认为有必要迅速地向国内外公布事实真相,使公众了解国民党当局正在蓄意制造全面破裂,在精神上有所准备。他在上海周公馆举行记者招待会。到会的中外记者有七十余人。他一开头便说:“从上次八月底和诸位见面后,过去了的九月份正如所预料的一样,是在‘拖中大打’的局势中过去了。全国内战越打越大,现已打到察哈尔大门。如果政府军不停止对张家口及其周围的军事进攻,我们便认为蒋主席决心破裂,最后放弃和平谈判,一切严重的后果和责任都应由国民政府负之。”
  周恩来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内战问题上所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作了比较说:“自从日本投降以来,中共的态度一向。都是为和平、民主、独立、统一而奋斗。从马歇尔将军担任调停人起,我们始终主张彻底停战和照政协决议办事。这两项主张,是全中国人民的要求,也是国际爱好和平人土的愿望。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从没有改过口。但是,国民党当局则完全相反。在有些时候他们也口头赞成停战,但在大多数时候反对停战,而不论赞成或反对,他们总是提出许多使对方不能接受的条件,所以,实际上就是反对停战。
  周恩来例举一月停战令宣布以来,几个主要时期在关键问题上双方的态度。说明内战的责任应由谁负。接着说:“现在政府正在进攻张家口、在战争严重进行的情形下,可以设想政府不仅不会马上停战,定会在打下了张家口后提出更多的要求。”
  周恩来严正地宣告:“在今天,主要的关键是立即停止进攻张家口,因为绝不能在向解放区军事政治中心之一的张家口进攻的炮火中,来一条一条地商谈停战协定、改组国府及召开国大等问题。这等于拿刀放在人家的脖子上逼其投降,这种希望是永远不可能在中共身上达到的。”
  周恩来以往不曾使用强烈的措词,谴责美国政府正在变本加厉地推行援助蒋介石扩大内战的对华政策。他举出运军火、运兵及转让美国剩余物资、派军事顾问团训练国民党军队等等事实,他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国民党要进行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内战,是不可能的。”
  最后周恩来激动地说:“今天中国的情况是空前严重的。如果国民党政府不悔改,仍然继续向张家口进攻,如果美国政府仍旧公开的或隐蔽的帮助国民党政府打仗,继续保留军队驻华,那么,中国的内战是无法停止的,中国必将是一个全面破裂的局面。内战的继续扩大,将使中国人民遭受更惨痛的牺牲,经历更长期的黑暗。但我深信,中国人民有力量走完这段艰苦的过程,克服一切困难,战胜内战制造者与援助者。”
  周恩来这篇讲话,外国通讯社和国内外许多报纸都用显著地位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映。
  美国吃不消了。马歇尔决定从南京飞往上海,他要力劝周恩来回南京继续谈判。他到上海后说:“我一定要再见周恩来一次,我一定得再作一次最后努力。他借美国吉伦中将上海寓所宴请周恩来。当吉伦把周恩来从马斯南路一 O七号周公馆请来,他们刚刚踏进客厅,马歇尔便从屏风后迎面走出来。
  马歇尔伸出双手紧走几步,大声热情地说:“周将军,我们在这里又见面了,可好?”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了。
  吉伦邀请周恩来赴宴会,没有对他讲马歇尔来上海。周恩来握住马歇尔的手,他并不感到突然,很愉快地说:“谢谢将军,我一切都好。”
  他们坐下之后,马歇尔说:“周将军,您感到我来得突然吗?”他看着周恩来的反应。
  周恩来很自然地说:“我没有感到突然,因为我在这里当中外记者,谈了国民党,也谈了美国。”
  “周将军,这么说我是被您与中外记者谈话而召来的了?”马歇尔带着几分猜谜似的笑说:“是应召而来。”
  “将军。您不是应我答中外记者之召而来。”周恩来胸有成竹地说:“您是被目前险恶的局势应召而来。”
  “险恶的局势?您指哪桩?”马歇尔硬装不懂的模样。
  周恩来说:“国民党军队在进攻张家口。”
  这时吉伦中将来请周恩来和马歇尔进入餐厅宴会。他们在桌上只是谈些南京日常情况,宴会时间不长,离席到客厅,这才是正题。
  马歇尔开头带有解释的意思说:“委员长看到各报的记者的报道,对于周将军答记者问,感到不安。我来请您回南京继续会谈。中国有句谚语:‘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
  周恩来问道:“是开军调三人小组会议吗?这个会是到非开不可的时候了。”
  马歇尔说:“周将军,我们还是开五人小组会,司徒雷登先生正在作这方面的努力。”
  “如果,国民党军队不立即停止进攻张家口,国民党军队不全面停止战争,什么样的会,做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周恩来有些火气了。
  马歇尔继续说:“周将军,只有先坐下来,才能谈到停战。”
  周恩来立刻驳斥说:“现在不能这么说了。战争是走在谈判前头,只有接受无条件停火,才能继续谈判,这是我们的原则,不能移易。进攻张家口就说明蒋委员长宣布决心放弃谈判,走向全面破裂。”
  马歇尔说:“周将军,为了挽救谈判,我和司徒雷登打算草拟一个声明,希望委员长努力争取和平解决。该声明建议立即召开以司徒雷登为首的五人小组会议讨论改组国民政府,同时召开马歇尔主持的三人小组会议以解决其他问题。”
  周恩来立刻质问说:“这个小组还能讨论出什么?只是为了拖住我们的时间,使国民党军队尽快地进攻张家口。难道说,不是这样吗?”
  马歇尔说:“两个会议打算讨论九个问题,主要是,三人小组关于军队驻地重新分配,达成协议以前,长江以北之国民党军队暂驻现地,……”
  没等马歇尔说完,周恩来就说:“是否凡由以司徒雷登博士为首的五人小组所达成之协议,再交政协综合小组批准?”
  马歇尔补充说:“应立即交政协综合小组批准。”
  “将军,您和司徒雷登先生企图推销假和平计划。”
  “周将军,时至今日怎么会这样说呢?难道说我不是一手托两家吗?”
  “将军,您的手已经藏在背后了。如果不是这样,我要求关内的国民党军队撤回到一月十三日的位置,关外的国民党军队撤回到六月七日的位置。我看你们办不到了。”
  “周将军,我以前讲过,您要是不相信我,只管直说,你现在已经这样说了,我立刻回南京。”
  “如果政府不惜以内战独裁造成全面分裂之局面,中共方面将坚决反对到底。”
  马歇尔沉默无言,这就是双方进行长时间会谈的结果。马歇尔当晚返回了南京。
  当晚,周恩来招待报界人土,他仍以积极态度,指出只要国民党政府立即停止进攻张家口,中共愿意参加谈判。
  这时已经是十月十日晚了。蒋介石在国庆会上说:“我在南京迎接张家口占领的好消息。”
  中国民主同盟秘书长梁漱溟十日赶到上海,想劝周恩来回南京继续谈判,周恩来没有坚决拒绝。梁漱溟颇为兴奋,于十一日搭货车回南京。但第二天早晨,他在南京车站下车时,看到报上赫然登载国民党军队攻下张家口的消息。他对来车站迎接他的记者们脱口而出地说了一句当时传诵一时的名言:“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蒋介石飞往台湾视察去了。临走时亲笔写给杜聿明一封信。
  “光亭:其时令已到,迅行动也。蒋中正。”
  傅作义部下董其武向傅作义报告,他率军从张家口大境门进入城内了。
  第四天傅作义亲自乘飞机从绥远赶到张家口传令嘉奖攻占张家口各部队。他任命董其武为张家口市警备司令,对其他一些人也都嘉奖一番。张家口市悬灯结彩热闹非凡。可是老百姓大多冷眼旁观,他们从抗日战争以来,就和当年八路军共同抗日,有着鱼水深情。老百姓觉得把抗日的共产党在胜利时赶出张家口,于理不合。另外老百姓已经明白当年抗日的傅作义部队,投靠了蒋介石打起内战来了,在老百姓心中傅作义部队的威信一下子降下来了。所以老百姓很冷淡,当傅作义坐在彩车上从飞机场开进市内,老百姓关门闭户,像天降瘟神一样。还有不少人家大白天打开电灯。
  宪兵和特务挨家查看,问道:“为什么大白天打电灯?”
  老百姓说:“傅作义将军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呀。”
  特务们知道,这下花园发电厂是解放军保护下来的。当时国民党军队曾经组织了破坏队,如果解放军顽抗,他们就潜进下花园发电厂,把它炸掉。
  解放军一直守到上级下令才撤出下花园电厂,并把厂内存放的灯泡送给了老百姓,因为当时买一个灯泡很不容易。在国民党进攻时打大炮,震坏不少人家的灯泡。
  特务问:“穷人路给你们什么好处了?”
  老百姓说:“给了我们电灯泡。”说得特务无言对答,只有抢灯泡往碎了砸,老百姓说:“国民党砸碎了光明。”
  国民党万分高兴,蒋介石派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国防部长白崇禧、行政院长张群、参谋长陈诚一托人到张家口为傅作义祝贺、庆功,称赞他是“中兴大臣”。蒋介石调升他为绥远、察哈尔两省绥靖主任,兼两省省主席。傅作义不忘部下,保荐董其武任绥远省主席、暂三军军长由安春山充任;保荐孙岚峰代察哈尔省主席。并不是傅作义将军不愿当这份官,是他的心飞往更高的位置上去了。白崇禧在劳军大会上说:“集宁一役,以少胜众,予匪以严重打击,解大同之围,后与第十一战区会攻张家口。将此沟通国际路线的军事重镇攻克。此种辉煌战绩,皆归功于傅长官之指挥有方,将士忠勇效命。”
  傅作义神气十足地说:“我们军事力量非常雄厚。我们革命几十年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的力量。国军装备优良,数量、质量都好,足可以保卫和平,实现统一。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定会国富民强。”
  蒋介石高兴极了,他把张家口划给第十二战区傅作义管辖的阴谋成功了。他认为天下大事定矣!他如果还有一点要保持中国和平的想法,他就绝不能这样做。可是,蒋介石已完全陶醉于军事上的表面优势,不顾共产党人的一再警告和各种建议,也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于十月十一日下午攻占张家口后,又宣布他们单方决定召开的国民大会在十一月十二日如期举行。此后国民党军队积极准备突袭延安,并继续向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地区大举进攻。
  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上,声称:“五个月之内打垮中共的军队。”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shuku.net)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