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10


  过了一天,传报明京德胜门外,及永定门外,遗有两封议和书,是太宗写给袁崇焕的。
  又过一天,满军捉住明太监二名,太宗不加审问,就令汉人高鸿中监守。又过一天,满军兵退五里。又过一天,高鸿中报太监逃脱,又过一天,高鸿中入见,报明督师袁崇焕下狱,总兵祖大寿奔出关外去了。太宗大笑,道:“范先生果然神机妙算!”
  你道怎么回事?原来,这一切的一切,竟全是范文程与太宗的手笔。
  明京两门外的议和书,都是范文程捏造的,由人密置。守门的兵士,把此书飞报崇祯,崇祯便命亲近太监出城查访,不想被满兵捉住了两名。这两名太监由汉人高鸿中监守。高鸿中是汉人,与明太监语言相通,渐渐谈得投机,并酒食相待。
  半夜,三人饮酒间,有一官兵入内见高鸿中,见二太监在,慌忙退出。高鸿中假装酒醉,忙起身出来,与官兵密谈。二太监偷偷听到那兵官谈袁崇焕已答应议和,明晨清兵后退五里。末后这一句,还特意嘱咐高鸿中别让二太监知道。言毕,匆匆离去。
  二太监以目相视,忙回到座上。高鸿中也入门再饮了几杯,说要收拾行装,不再奉陪,竟自去了。二太监趁四处无人,便一溜烟的跑回明京,说禀崇祯帝。崇祯帝大怒,于是收袁崇焕入狱,命满桂为大都督。
  祖大寿、吴襄听到主帅被囚,顿时大怒,率兵驰回山海关。太宗得了此信,如何不喜呢?
  明军失了主帅,惊惶的了不得。偏这太宗计中有计,下令退驻固安、良乡一带。明廷还以为是满洲兵退去,略略疏于防范,不料满兵复又回转北京,直逼卢沟桥。此时守城大将,只有满桂一人,还靠得住,此外都酒囊饭袋,全不中用。
  崇祯慌忙封满桂为武经略,屯西直安定二门,又令保举贤才。满桂听说,愤然说道:“好好一个大将才,缚置狱中,还要人才何用?”
  庶吉士金声保荐一名游僧,名叫申甫,想来大概是会念退兵咒吧?
  崇祯召见申甫,令他引兵抗敌,哪知这申甫只会造兵车,当下便令工匠造了许多,清兵攻城时,便令士兵推车冲了出去。清军千军万马,呐喊着冲杀过来,明军死伤无数,申甫也被砍死,一道魂灵,到极乐世界去了。
  崇祯惶急,忙向群臣问计,翰苑出身的刘之纶进谏,让崇祯召祖大寿等人速进京勤王。崇祯无法,对这些边将也不敢用强,便令狱中的袁崇焕写信规劝祖大寿等人入援京师。
  祖大寿接到袁崇焕书信,不由痛哭失声,大叫道:“天可怜见!我帅何罪?”
  当初吴三桂也作为祖大寿部将进京助王,忽然袁崇焕被捕,他与祖大寿等人一样震惊,袁崇焕之为人如何,谁人不知?说他通敌叛国,实在匪夷所思。
  吴三桂也听说过袁崇焕在辽东时,曾与清太宗书来信往,遗书议和,但吴三桂知道,这绝非是袁崇焕前勇而后怯,卖主求荣,实在是打算以此懈怠满军,挤出时间,把守备尚未完固的辽西一带重加整顿,以防不测。吴三桂对袁崇焕这种深谋远虑,十分敬佩,也曾想自己若为宁远巡抚,也会这样的。然而,袁崇焕竟突然被捕,这实在令他大惑不解。
  现在,袁崇焕身在樊笼,却写信令旧部速速入京勤工,足见其忠心了。祖大寿没办法,火速召集吴襄等人,率队进京。
  清太宗也恐师劳日久,有前无继,犯了兵家之忌,恐怕祖大寿等人一旦入京,援军四集,反致退守两难,于是也决意退兵。祖大寿等乘势进逼,清太宗率领全军,退至通州。
  崇祯见清军已退,龙颜大悦,遂命祖大寿等再度北上。祖大寿、吴襄奉旨北伐,乘胜夺取了长城内外的四城:遵化、永平、迁安、滦州。
  清太宗大急,却仍然按兵不动。众贝勒见状,纷纷请战。清太宗道:“你们急,难道我就不急?可是,袁蛮子虽已下狱,终究未死,倘若我军南下,崇祯用人之际,定然赦他无罪,又要与我国做死对头了,所以放心不下。等他死了,再发兵未迟。”众贝勒闻言,全都低头无语,屡次作战,谁没有吃过袁崇焕的亏?又有哪一个是袁崇焕的对手?
  祖大寿等人收复四城后,颇为兴奋,商议道:
  “收复失地,朝廷必定大悦,你我联名上书,保袁帅出狱,说不定能一举成功!”
  吴襄等点头称是,约定马上就拟书上表。
  忽然,一骑飞来,尚未驰到营帐前,马上一人已滚鞍落下,哭叫一声:“祖大人!”
  两名亲兵将来人挽进营帐,祖大寿一看,是自己离京时留在明都的一名探子,见他跑得丢盔弃甲,一身泥土,汗水、泪水交流而下,立时便明白怎么回事了。
  只听探子哭道:“袁大帅昨日已被害死,家产亦被没籍!”
  祖大寿闻言,“啊呀”一声,仰面跌倒。吴三桂正站在他身旁,慌忙抱住,扶到椅上。吴襄亦是大惊失色,泪流满面,摇摇晃晃地站立不稳。
  祖大寿脸如土色,好半天才“哇”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哭了一声:“大帅!”他从十五岁入伍,便一直跟着袁崇焕,从干总到总兵,屡受提携,对袁崇焕抱有一种深深的知遇之恩。后见袁崇焕为人豁达正直,爱抚军卒,用兵有方,屡战屡胜,更是对他崇拜有加。今日乍闻大帅无故被害,教他如何不心如刀绞,痛不可当?
  正在这时,忽然又有三骑飞驰而来,快马加鞭,前后疾追,腾起一团烟尘。刚到帐前,便飞身下马,在大门口高喊:
  “锦州总兵祖大寿接旨!”
  帐中众人听了,十分惊讶,纷纷起立,迎出帐外。吴三桂扶着祖大寿,踉踉跄跄,走了出来。噗通跪下,颤声说到:
  “臣在!”
  前边一名特使展开手中黄卷宣读:
  “清兵屡犯中原,危及皇都,特命祖大寿率部下坚守大同,即刻动身,不得有误!钦此。”
  祖太寿颤抖着双手,接过圣旨,悲痛欲绝,说道:
  “臣……遵旨!”
  那关外的清太宗,自然也获得了袁崇焕死信,不由抚掌大笑,道:“崇祯是自断肱股,拱手送我大明江山啊!”自此一块心病除去,商议拥兵南下,再夺回四城并北方重镇大同。
  祖大寿、吴襄引兵驻守大同。皇太极让人攻城,久攻不下,令人叫阵,祖大寿只不出战。过了一些日子,朝廷派总监军高起潜前来督察军务,见大同城市防严密,守卫森然,十分高兴。答应回京后替祖、吴、何等人邀赏。这几个人自袁帅被害,对朝廷已有不满,听他说请功邀赏之话,都默不作声,高起潜只道三人不好意思,亦不多想。
  过不几日,一次突然的危机发生了!
  这日祖大寿在城中陪高起潜查防,吴襄率所部亲兵五百人出城巡边视察。
  大同城外是一片旷野山原,山上是一片片的苦蓬和荆蓟,从山沟的斜坡上,大地用那小小的粘土的眼睛窥看着世界。山峡和山谷的深处,充满着凝固的雪。
  吴襄带兵迤逦前行,开出大同城外数十里处,前边是绵绵不断地伸展开去的群山,崇山峻岭笼罩在一片灰沉沉的云雾之中,被太阳遗弃的群山,像一个个满腹委屈的巨人,阴森森地耸立在云端。吴襄勒住战马,抬头观望。此处离城已有数十里之遥,他怕有伏兵,便传令大家小心。
  正在此时,突然前面一通鼓响,惊天动地。皇太极引着四万铁骑呐喊着卷地而来!吴襄忙大声传令后撤。明军拼命奔跑,清兵也穷追不舍。最后还是在离城不到十里之处被追上了。
  皇太极站在高处,指挥铁甲骑兵将吴襄军队团团围住,同时下令:
  “不许交战,围而困之,勿使一人走脱!”
  将士们不解其意,贝勒豪格大声发问:“寥寥数百人,万马奔腾,即刻就可踏平,为何围而不歼?”
  皇太极微笑:“围此五百人,可引城中大军出战,大同城可一举而下也!否则,他不出战,岂非要旷日持久?”
  将士们顿时大悟,四万铁骑将吴襄五百骑兵围在阵中待歼。
  大同城上守兵已发现吴总兵被围阵中,立即飞报祖大寿。
  祖大寿大惊,急忙登城观望,高起潜也忙爬上城楼。
  祖大寿一望,顿知皇太极之用心所在,将兵出战,城池必然失守。大同一失,满州铁骑就可长驱直入了……他脸色铁青,一咬牙下令紧闭城门,坚守城池,不许出战!
  高起潜不明就理,连声说道:“快派兵营救吴总兵!为何不让将士出战?”见祖大寿不语,便怒道:“你贪生怕死,见死不救吗?哼,待咱家回京,奏你一本,看你如何是好!”
  祖大寿大怒,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下城楼,但他还是忍耐住了。他顾不上向他细说,忙召众人商议。
  忽然,一名军士跑来,说道:“吴将军率众要出城去救人了!”
  祖大寿大惊失色,忙率众赶到城门。只见吴三凤骑马擎刀,带着五千精兵,正在城门口与吴三桂乱吼。
  祖大寿禁止出战,吴三桂身为中军,当时也在城上看得清楚。他认为舅父的决定是对的,为了大同要塞,只能守!但父亲危在旦夕,又怎能不救?他正紧张地思索间,忽见大哥吴三凤带兵向城门口奔来,忙上前阻拦。
  吴三凤急怒攻心,眼睛都红了,吼道:“父亲遇着危难,你不去相救,还来拦我!真是狼心狗肺!”
  吴三桂心头焦急万分,恰似油煎,道:“你带兵出城,清军定然乘虚而入,大同就难保了!”
  吴三凤怒道:“你与舅父贪生伯死,我却不怕!现在父亲危难,哪里顾得了那么多?你闪开了!”
  吴三桂大声道:“援救父亲,另谋良策,你怎能凭一时之勇,置大同城池于不顾……”
  他话未说完,吴三凤已经向他一刀砍来,骂道:“我先砍了你这没良心的东西!”
  吴三桂大惊,慌忙避过,心头惊怒交加,把心一横,也举刀向吴三凤杀来。吴三凤哪是吴三桂对手?只一回合,吴三桂便把吴三凤打落马下,喝道:
  “你身为中军,不听号令,把他绑了,免生事端!”
  过来两名军兵,将吴三凤绑了起来。吴三凤气得哇哇怪叫。恰在此时,祖大寿赶来,见状大惊。吴三桂虎目神威,咬紧牙关,面上一副决然之情,对祖大寿道:
  “总兵大人,请准末将带家兵50骑出城,死战救父!”
  “三桂,这有何益?徒然自损……”祖大寿眼中含着泪花。
  吴三桂也不答话,飞身上马,奔回府中,召集五十名勇士,大声喊道:
  “吴门壮士们:拼死一战的时刻到了!随我杀出城救出老爷!”
  “与将军誓同生死!”五十人雷鸣般吼道。
  吴三桂带队飞奔城门。祖大寿望着这慷慨赴死的黑甲勇士队,大为感动,赞道:“好壮士!”
  于是他登上城楼,亲自擂鼓,令军士呐喊,为吴三桂的敢死队助威。
  皇太极见城中一队黑甲骑士乌云般卷地冲来,微笑点头。阵前大将阿格卫命令:“开阵延纳,围而歼之!”
  吴三桂率五十骑勇士挥舞斩将刀,呼啸而来。
  只见敌阵闪开,待他们进后再度合拢。
  吴三桂战刀一指,喊道:
  “直冲核心中围!”
  他们对满州铁骑毫无惧色,挥刀大杀大砍,气势夺人,霎时间,鲜血迸溅,刀光泛碧。
  吴三桂率兵向中围突进,眼看就要进去。
  忽然,敌军阵形一变,又一队骑兵拦在面前,吴三桂大吼一声,挥刀猛砍,那群满兵,碰着便死,挨上便亡,不由连连怪叫,向后退了几步。
  吴三桂一喜,忙又指挥家兵向前猛冲,忽然,又一队满兵斜刺里冲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吴三桂大惊,心想:敌阵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不能与父亲汇合,怎么办?他焦急万分,忽然抬头一看,只见一名清将站在高处,手拿彩旗,不断挥舞,每挥一色彩旗,清兵便变换一种阵法。吴三桂恍然大悟:怪不得冲不到父亲身边,原来如此!
  吴三桂迅速开弓搭箭,嗖地一声,一箭飞去,那名将官应声落马。几名清将见了,拍马从山坡上冲了下来,吴三桂使出平时未曾显示的左右开弓之技,箭如珠连发,那几名清将立即中箭落马。
  吴三桂射死令旗官,清兵顿时阵法大乱,连连后退。吴三桂势如猛虎,怒吼连声,刀光闪亮,一连将十余名铁甲骑士斜刀劈为两段,鲜血迸溅了他满身……满洲骑士们被这威猛神勇的小将震慑,一时间“哗”地后退了一大片。
  将要冲到父亲围前,一员满洲大将飞马而来,正是阿格卫。他大吼着直取吴三桂!他使的也是中长战刀。
  吴三桂与他奋力酣战。阿格卫人高马大,要比吴三桂高出半头,战刀也长了一寸,马上交兵,兵刃上他便占了先。
  吴三桂毫无惧色,正酣战间,忽听父亲那边大乱,吴三桂吃了一惊,暗道:莫非父亲出了差错?
  他一个分神,阿格卫大刀已砍了下来,吴三桂“啊”的一声,慌忙歪头闪避,究竟慢了一点,被阿格卫一刀划破了鼻子左侧,顿时血流满面……
  这鲜血刺激了吴三桂,他大吼连连,战刀飞车般扑向阿格卫,只听一声惨叫,阿格卫连甲带人带马被从中腰劈开,热气腾腾的五脏流了满地。五十骑铁甲战刀旋风般卷成锥形,随吴三桂冲入重围。
  吴襄目睹这个敢死队的死战精神,胆气大涨,率领五百骑兵向阵外冲去……他眼见一员小将血流满面,神勇无敌,但忙乱紧张之中,又兼吴三桂血流满面,也分辨不出何许人也。
  忽然,那位小将高喊道:
  “父亲,这里来!随我杀出!”
  吴襄一听,这才知道原来是儿子吴三桂,他不禁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大喊“杀……”众军兵更加士气大增,个个奋力拼搏,几乎以一当十在吴襄的带领下,杀开一条血路,踩着尸体鲜血以及从死人肚子里流出的心肝肠胃……渐渐与吴三桂汇合。
  满洲铁骑与明军交战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猛锐的骑士,如此神勇的将领。当阵形被冲乱时,遍野铁骑也阻挡不了这一股疯狂赴死的敢死队了!
  皇太极站在高处,对这一场恶战看得清清楚楚,几乎失神。叹道:“甘宁百骑劫魏营,大概就是这样子吧……”看着吴三桂越战越勇,箭射令旗官,刀劈阿格卫,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箭无虚发,刀无虚砍的身姿,皇太极用马鞭一指:
  “好汉子!我家若得此人,何愁不得天下!”
  在城头观战的祖大寿被这惊心动魄的厮杀所震撼!他又是久经沙场,作战无数的一员大将,见过无数厮杀拼搏,大阵大军相遇激战,他还可冷静观察,然而,这是五十骑呀!那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会有被风浪吞没的危险啊!
  当吴三桂与阿格卫交战时,祖大寿一颗心也差点跳出嗓子,手中的鼓棰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瞪大了眼睛瞧着。吴三凤已被松绑,登到城楼上观望,到此时也替吴三桂捏出一手心的汗。高起潜在旁,浑身不住哆嗦,口中也颤颤巍巍地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当吴三桂一刀劈死阿格卫时,城上军兵一声欢呼,雀跃起来。祖大寿一声长笑,赞叹:“好壮士!”猛挥鼓棰,把一面战鼓敲得震天响,为外甥呐喊助威。
  这时,吴三桂已与父亲合兵一处,奋力向外围杀来。此时的满洲铁骑已不成阵法,又已连报数员大将,士气低沉下来,哪里还能阻拦得住吴三桂的黑甲军?吴三桂手下的壮士以及吴襄手下的五百精兵,可是背水一战,个个奋勇当先,越战越勇。
  皇太极见状,已知再战下去,徒然损兵折将,已无好处,便下令鸣金收兵。于是,五十骑黑甲军在连天喊杀中带着被围的五百人冲围而去,杀奔城下而来,而皇太极的四万铁骑竟缓缓退去。
  “城下鼓乐相迎!”祖大寿兴奋得脸泛红光。
  吴三桂浴血归来,脸上还是杀气犹存。城门大开,祖大寿率队鼓乐喧天,迎了出来。吴三桂与吴襄下马,纷纷拜见祖大寿,祖大寿慌忙下马,抚摸着吴三桂的伤口,感慨万端,说道:
  “我儿如此建功,可喜可贺!来日定然为旷世虎将啊!”
  高起潜也从城中特意赶出来迎接,吴三桂叩拜行礼,身上的铁甲叶片叮噹作响,高起潜笑得个春花灿烂,拉着吴三桂的手说道:
  “我儿勇冠三军,建此奇功,我当立即奏报朝廷!我儿不愁不富贵!老夫脸上也光彩啊……”
  此一冒险作战,使吴三桂成为军中骄子,名声大震!不久,吴三桂勇敢善战之名传遍京师,威名遍于关内外,成为辽东第一好汉!鼻侧那块伤疤也成为他骄傲的标记。
  高起潜回京后,把大同防务之情向崇祯作了详细汇报,尤其把大同遇险,吴三桂死战救父的情节详加渲染,把吴三桂的神勇无敌,死战救父的英雄形像更是细加刻画。崇祯听说自己两年前封奖过的壮士又立奇功,高兴异常,道:“朕观此人,早知必有奇勇,今日看来,果然不差啊!”
  高起潜忙道:“那是自然,多亏皇上慧眼识珠!满朝上下,哪个不替皇上高兴?”崇祯大喜,遂赐吴三桂珠宝珍奇,花银蟒缎,以资褒奖,并钦命他任团练总兵。
  团练总兵实为训练地方武装的将官,名义上是总兵,却比镇守边关的正规军总兵官职要低一级。
  但是,由于吴三桂团练地方武装实绩显著,屡立战功,因此,很快他即升任为宁远总兵。
  从此,吴三桂即成为一位镇守重要边关的重要将领。在大明王室的边镇总兵中,他成为了最年轻最善战最有名望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