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吴志剑和政华集团公司


  吴志剑,一九六0年生,湖南常德人。深圳政华集团总裁。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中,“文革”中曾下乡“插队落户”;参军后担任军分区司令的警卫员,此间创作的反映老干部军旅生活的剧本曾被广州军区话剧团演出,获全军优秀作品奖;复员后,在常德市公安局工作,此间创作的电视剧本《白全环》被拍成由唐国强主演的电视剧。

  一九八五年二月下海,先后办鸡场、混凝土预制板厂、文化俱乐团、电子管厂、食品厂相继失败。

  一九八五年秋,闯深圳,初时只是承包了个小商店,却硬做起了大买卖,创下基底,开办了政华公司。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内贸、外贸、印刷厂、出租小汽车公司,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至一九九五年,已拥有了一个下属数十家公司、总资产二十八亿元的政华集团公司。

  个人财产,据一九九五年较准确的估计,为十二亿元。

  人类历史进入十八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文明进程大大加速;待二次大战后,则其进程更不再是以世纪计,而是以年代计,且愈行愈速,变成以数年计,一年计,以致日新月异,真正接近了“瞬息万变”。

  时势造英雄,机遇出良才。可时势并不能将每个人都造成“英雄”;机遇也不能使每个人都成为“良材”,只有适应时势,抓紧机遇者,才会应运而生,脱颖而出。
  时势是历史的大气候,可谓“时势面前人人平等”;机遇是大气候下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即时性气候,有它特殊的选择性与规定性。要适应形势,要抓住机遇,就必有预先养成的优势条件,要有超前的意识,也决不可缺少地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艰苦奋斗的决心。

  这些是笔者从吴志剑创业史中悟出来的道理。

  吴志剑正是这种具有优良禀赋、超前意识、善于适应形势、把握机遇,又毅力坚韧、奋斗不懈的英雄、良材!

  在当前的中国,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年青人,能够拥有十二亿元财富的,虽无权威部门的统计,然而也可以断定,还是寥若晨星的。是他得天独厚么?是有什么强大的靠山或意外的奇遇么?都不是。他的家庭不过是个很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这样的家庭,在国内多以千万计,可以说平常而又平常;他的社会关系也极为一般;他的经历,也如同他的同龄人一样,都经过了“上山下乡”的“锻炼”。只是他凭了敏锐的超前意识,认准了时势,且把握了时势的发展,下了决心,坚定了信心,顺应时势,寻找机遇。一旦机遇当前,他就紧抓住不放,不惜一切,不遗余力,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凭了他良好的禀赋,立足点、出发点高远,才由小而大,发展起来,时势才造就了这位英雄,机遇才成就了这位良才。

  客观的时势与机遇的外在条件,大体上说,对每个生活在改革开放这一大政治气候中的人来说都就应该是平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换句话说,只有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而人的主观努力,又是完全可以弥补这些客观差异的。因此说,吴志剑的成功虽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却绝非高不可攀。既是时势造英雄,你也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之中,何以不能成为吴志剑那样的英雄??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坐羡吴志剑的成功,不如认真分析一下吴志剑的成功之道,以为借鉴,“下海一游”!

  本文试图就已掌握的吴志剑的材料,做一下这方面的分析,浅陋在所难免,供共有志于此者参考。

              平凡中的不平凡处

                逆境不折

  一个禀赋的形成,除了一定的先天因素之外,多半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砥砺。

  吴志剑的天赋是较好的,他自幼聪明好学,又好强刚毅。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事环境也是比较好的。湖南常德,中华腹心之地,芙蓉山水之乡,从屈原、宋玉直到宋教仁、蒋翊武、袁任远、林伯渠、帅孟奇、丁玲、翦伯赞,皆秉于常德的山灵水秀;陶渊明、王昌龄、刘禹锡、杜牧、范仲淹、米芾都倾心于常德的钟秀灵奇。外祖父吴铁铮饱学刚正,识见不凡,深明太义;母亲吴启梅受乃父熏陶,亦是娴静聪慧,诗书画俱精;父亲彭信理才华不俗,亦喜写作,建国后,曾较长时间地担任县文化馆馆长,并曾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会员。由此可见是一个“书香门第”,因此说他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

  上列的各种条件,具体地看,是比较优越的。可要宏观地看,这种种条件不过也很平常,平常到千家万家,一般地说,谁个幼时不有些令人喜悦的长处?祖国大地,因历史悠久而又得地势之优,天赐之厚,“天涯何处无芳草”!谁个不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建国后生育的子女,己身不足,尚要请人弥补。因此说,吴志剑的身外条件,既有它独特的具体性,也有它宏观的一般性。

  父母的教育与影响,固然是重要的,但对吴志剑来说,外祖父对他的教育与影响,则更是分外重要的,他说:

  “我从小就在外祖父膝头上长大,深受他的爱国思想影响。”

  一个“膝头”上,不仅表现了老人对小外孙的无限疼爱与珍视,倾注了不知多少心血在耐心地、认真地开导与教育;也流露了吴志剑对老外祖的深深依恋与崇敬,承多少亲切而难忘的教诲与关怀,充满着融融的天伦之乐!只有爱国思想高尚的人才能于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为后人打上深刻的烙印,也或者是因为对外祖父无以报其慈情吧,吴志剑才从了母姓。

  为了便于加深对这种影响的理解,我们不妨概略了解一下吴铁铮老辈的情况。

  吴铁铮,湖广常德府安乡县人氏,出身寒族,又逢水灾,家计维艰,只好于十三岁便离乡背井四处打工以维持生活,从湖南沿着长江,步履艰难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挨到了上海。贫穷没有困倒他,流浪式的打工,更使他阅历深广,也更体察了国穷民疲的痛楚,励志自强,考进了上海水产学院,半工半读。五四运动更唤起了他的爱国热情。其时,他参加了那场历史意义十分重大的运动,并在北京天安门做了演讲。几乎是放下讲稿,毅然投笔从戎,入了黄埔军校,并与聂荣臻结成至交,加入了共产党。四一二中,险被屠杀。一九三五年后,欲奔赴延安,不幸被中途截回,充任了胡宗南部的中将军官。一九三八年以与红军有往来嫌疑被捕,坐了四年监牢,一九四二年出狱后,降为中校,留守石家庄。清风店一战,被俘,聂荣臻当即召见,并要他留在解放军中工作。旋即接受组织派遣,做国民党的上层统战工作。后来,湖南常德的华容、南县、安乡三县,都是因他只身涉险,说动守军将士而兵不血刃地和平解放,为国家与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国后,出任了常德地区的粮食局副局长。这样一个“当权派”,又在国民党部队任过“要职”,那场大动乱岂能放过?运动一开始就被戴上了“国民党残渣余孽”的帽子,自然也株连了那也戴顶小小乌纱帽的县文化馆副馆长的“国民党残渣余孽”的“黑女婿”与“黑后代”的吴志剑的父母,并因问题“重大”而“清楚”,当即遣送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唯将年只六岁的吴志剑留在家中。

  六岁以前的“膝头”之教,对吴志剑是深刻的,已牢牢地扎下了根基。老外公的慈爱与敦教,对小外孙起到了异常良好的效用,使吴志剑已初具了良好禀赋,而动乱所带来的巨变与苦难,由于良好的禀赋能面对现实,自我挣扎,就更完善起来。一个只有六岁的“学龄前儿童”,骤然间自己景仰崇敬的朝夕与乐的外祖父变成了受人斥侮的“残渣余孽”,父母也变成了“牛鬼蛇神”,这精神的压力是何等的巨大!物质上更由不忧温饱,不知吃穿何由来,变成了倘不自谋便致冻馁的境界,融融之乐,变成了凄凄之悲,一个如此幼小的孩子承受得了么?

  逆境,人类社会生活申的低谷。一个不慎成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陷了进去,是惊慌悲观,还是奋力自拔,其结果必然是不同的:前者会伤痕累累,以致一蹶不振;后者倘得奋斗不懈,不仅于脱困,尚有所益,是所谓的“祸兮福所伏”。

  一个仅六岁的幼儿,一下子变得孤独无依,衣食不能确保,又遭离亲之痛,歧视之困,无异于骤落可怕的深渊,要自拔谈何容易?

  可六岁的吴志剑做到了!

  他居然于绝境中寻求到了自力谋生的手段。

  他居然自处在凄楚苍凉的居室中克服了长日的孤苦,暮夜的恐惧,度过了许多日日夜夜。

  他居然咬紧牙关承受了因之而来的屈辱与种种苦难!

  是外祖父十三岁便闯江湖自力谋生的根基与那具体经历的鼓舞。

  是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的激励。

  是对外公、父母情深依恋与不与亲长添忧的初始情愫的支撑。

  他居然能想出并且认真地去到街头拾取人们丢下的烟蒂,那怕风雨中,烈日下,他那有神的大眼搜寻得那样专注,他那尚不足以握住一包香烟的小手,竟拾得那样快捷。拾回去,集中起来,仔细地一个个剥开,收集,一点一点地集少成多,再央求大人去卖掉,换些差可糊口的米粉——是求生的手段,也是经商的萌芽!

  他居然以六岁尚需人背的年龄背起行李,在常德通往外祖父接受“改造”的农场的坎坷不平的土路上,顶着隆冬的寒风步行十几里,去探望他那甚为敬仰、十分思念的外祖父!虽有外祖母同行,可是同行而已,老人家已步履艰难,不要他扶已是够了,又岂能助他行走?这份天伦之情,这份赤子之心,是何等的深厚与宝贵!

  他居然在看见外祖父后,没有似一般孩童般号啕欲绝,委屈无以自持。只是见他外祖父赤着双脚,站在冰冷的地上,肩上压着沉甸甸的担子。头发零乱,面容推淬,衣衫破旧,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的外祖父么?”他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是为外公而不是为自己。当他的外祖父放下担子轻轻地摸着他的头,说出“红红是好孩子,红红不哭”时,他果然止住了眼泪。祖孙心意相同,那简单的一句话,两度亲切的称呼,饱含无限亲情,不必哭,哭也无用,何必做无益之举?坚强些、正视一切的含义俱在抚摸、慈目与话外音中!

  他居然领略了外公的话意,益发坚强了起来。回到常德,一些大孩子骂他“狗崽子”,他权做不闻;打他,逼问他“服不服”,他一声不吭。大孩子气恼的打得更重,问得更凶,他仍是抿紧了嘴唇置若罔闻,直如不觉,直到大孩子没了劲儿了,泄了气,悻悻地离去,他爬起,掸尽身上的土仍是梗起颈项走路。得不到恶作剧的乐趣,大孩子们不再去做“无益劳动”,不再打他通问他了。

  不是三天,五日,也不是一年半载,可他硬是奋力挺过来了,这多靠了他良好的坚韧刚强的禀赋,凭了这一禀赋度过了人生底谷,也反转来更强化了他的这一特有的禀赋。因而,在他再度陷入低谷时,尽管衣食无着,拣易拉罐糊口,睡公厕栖身,仍能安之若素,以求奋起。

                顺境不滥

  人,必须有高尚的志趣,远大的目标,并以不断的学习与奋斗去追求、实现,方可有所成就。立志不高尚,目标不远大,则缺少动力;学习不刻苦持续,奋斗不竭力倾心,则无以保障。“取法乎上”尚且“得乎其中”,何况取法乎下?

  “复课闹革命”了。有了“复课”,吴志剑就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从家长,特别是外祖父的家教中,他已初具了正大的志趣与目标。因此,他读书极为用心,极为专注刻苦。可那“复课”的后面还有个“闹革命”呢。不是说小学生便闹不得革命,而是说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能“闹”出什么样的“革命”呢?“闹”来“闹”去,闹得只上半天课者有之;只上一堂课者有之,索性三天上两课者有之。“闹”到操场里去还好,“闹”到大街上去,“闹”到家里去,“闹”起闲逛来,“闹”起各种把戏来也大有人在。

  做墙头草,做水上萍,随风摆动,随波逐流,永远是草、是萍,且被呼为弱草、浮萍,是绝成不了大气候的

  对“一世皆尚同,愿君泪其泥”的“忠告”、屈原只做不闻,依旧追求不已,虽死不悔,终于名传百世,为后世代代所景仰,这才是有志者的榜样与先范。

  多“闹革命”,少读书,唯有你,教也学,不教也学;人走了,你不走,都走了,也不走,专注于课堂,埋头于自学。谁逼着么?难道没听过“知识越多越反动”?没见着不读书也照样红?

  能在大气候与具体环境的直大影响下,仍不改素行素志,是须有坚强的毅力的。

  不为环境左右,人多荒废我独攻,许多与吴志剑年龄相当、成就相仿的人大半皆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没有足够的知识想成就大业是断无一例的,有,也是极不正常的。那么从吴志剑的这种学习精神与毅力看,他今日的成就不就有迹可循了么?正是首先具有了这种精神与毅力才读得好书,也在读好书中更锻炼提高了他的这种毅力,更完善了他的禀赋。

  为国家为人民而学、而用,学以致用,吴志剑才学得更用心,更自觉。一个初中的在校学生,居然凭了他所学习与自修的物理知识,特别是在电视机刚刚在国内出现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时,组装出电视机,并且能给家人看,是怎样的了不起,是怎样巨大的学习成果!因此,尽管对儿子十分熟悉的父母,在看了儿子自制的电视机中的图像后,仍是感到意外的惊讶,以致仍旧难以置信。当然,这是在那成功的前面有着不晓得多少次的失败记录的。而那不知多少次的失败,也不知耗去他多少精力、心血与不眠之夜,也不知有多少次濒临绝望的边缘:大学生,专攻物理的大学生,电器技师,电器工程师,在只听说,尚未看见电视机时敢么,能么?你呢?初中还没有毕业吧?可这些他明知道,却仍自信着:既然已经有了电视机,有了一些有关它的资料;既然是二极管、三极管、显象管的组合,就必有装成的一天!这就是他的禀赋,这也正是他日后赴深圳闯世界的先导式缩影。

  “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多少学生苦闷、茫然,因失望而大发牢骚以致破罐破摔,可他不,他还在“既来之则安之”认真地劳动,做农民就像个农民,乐观豁达,还不时地拍着别人的肩膀劝上两句:

  “乐观一点儿,坚持下去!”

  他坚持得最为典型:劳动出色,与人无争,尊重农民。繁重的农务,使大多数学生无法承受,吃罢晚饭几乎都是倒头便睡,而他却借助于原始的油灯坚持读书,沉湎于文学世界,凡能找到的中国古典与世界名著,如唐诗、宋词、鲁迅著作以及印度泰戈尔的诗、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而且越读越为“贪婪”。

  正因为如此,他下乡不久赶上征兵,在二百名选一中,他被他所在的慈利县境的公社选中,输送到梅州军分区。这不仅他本人,连他的父母对他这个“黑五类子女”能否应征入伍也毫无信心,父亲写信时只是随便提及,要儿子试一试。他以“忠诚老实,正直积极,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的优良表现,获准入伍,实在是表现极为突出。这又是他在逆境中仍能自持,仍能不断奋力向上的结果,也是他特有禀赋的一次典型的表现与升格。

  能够参军,在当时知青来说简直如步青云。可他仍是不懈、不惰,当兵就像个当兵的。三个月的紧张、艰苦的新兵训练之后,竟因被司令员一眼看中,被分配到司令部的警卫班,做了司令员的警卫员。在众多新兵中,可谓“出类拔萃”、“独占鳌头”,自然有人羡慕,也难免有人嫉妒,可大多数人是以赞许的眼光看待他的。

  一正式当兵,就进了司令部,当上了司令员的警卫员,也可谓处境更“顺”了。然而,以他的禀赋,绝不因此而骄,因此而稍有放纵。而是凭藉着这优势的境遇,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敬业殷勤,学习刻苦,司令员又是位性格豪爽、平易近人的老军人,(在老军人中,有多少优秀的传统值得我们欣慰而又骄傲地依恋啊!)不但爱护、关心着这个新警卫员的生活,而且更指导、帮助这个新警卫员的学习,热情而又殷切,见这个新警卫员爱读书,爱学习,就将他自己珍藏的书籍借出来,而且还特地为这个新警卫员出面去借那些他认为该读的书。他对吴志剑讲述戎马生涯以为“传统教育”,许多话曾对他起了重大作用,使他铭刻在心,譬如:

  “人来到这个世界,要么与世无争,平平淡淡过一生;要么就干一番大事业。男子汉来到这个世界,应该有所作为!”

  这在以后的生活中,从一定的程度上说,几乎成了吴志剑的行为准则,也为他“干一番事业”坚定了信念。

  刻苦的学习,文学氛围的熏陶,再加上军营的沸腾生活,使吴志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开始了习作——像他在校学习时组装电视机那样地习作:写了改,改了写,必欲成功地反映他身边的好人好事,要象他组装的电视机那样真实,却更为艺术地反映现实。一直关注下属特别是这个新警卫员的司令员岂能不觉察?一天,将吴志剑叫至身边,豪爽地笑着问:

  “小伙子,怎么,偷偷摸摸地写起文章来了?”

  在司令员面前,他毕竟还只是个大孩子,也就大孩子般不好意思地笑了,却无以为答。

  司令员却很高兴,也很认真,不但鼓励他努力地写下去,还特地安排出时间,找来军区的宣传干事加以指导。较组装电视机时,可谓条件优越得多了。于是,他写的通讯报道便开始见诸《解放军报》了,并渐渐涉猎了文艺体裁,竟然创作出了一个反映部队老干部生活的剧本,而且差强人意,虽说也经过了反复修改,可那终极结果是令人喜悦的。司令员认真地看了,高兴地把他找去,拍着那厚厚的剧稿,赞许地说:

  “嗯,你这个毛头的小伙子,可以嘛!剧本写得不错,主题切中要害!”

  很快,司令员就把吴志剑这两个月心血的结晶推荐给了广州军区话剧团。剧团的领导看过之后甚为满意,认为这个剧本情节生动,贴近生活,反映问题尖锐,是个值得上演的好剧本,于是便决定了排演。

  由于演出的成功,剧团自是获了奖,剧本更获得了全军优秀作品奖;也因此,梅州军区授予了吴志剑三等功。

  这成功,固然是由于吴志剑的勤奋与努力;可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在那特殊十年间的初中生,已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介入知识的高层次了。

  这么好的小伙子,谁不喜欢?连司令员那位豪爽、热情的妻子也格外看重,甚是希望能成为她的乘龙快婿。须知,在那种政治气候下,尽管是警卫员,也只是一个兵,而这个兵又有“家庭问题”,虽说时尚还没那么讲究门当户对,可“路线”问题、条件差异可是万万疏忽不得的呀!很明显,是这个小伙子本人的有效值太显著了,才将那些问题放在小数点后,忽略不计了。

  司令员是他景仰的,司令员的妻子他是尊敬的,对司令员夫妇,他有父母辈尊长的亲切感;而那位司令员的四女儿也与他年貌相当,是个好姑娘。可这涉及到那神秘得无以言传的爱情!倘换了某些人可能会受宠若惊,巴结犹恐不及。可吴志剑有吴志剑的禀赋,没有思想准备,没建立起那种感情,他觉得不适宜,何况在他的潜意识里,那自立刚强、不依附于外力取巧的素秉也起了内在的作用,使他虽不便明言,却以沉默对司令员妻子热切的探问表明了不肯接受的态度——爱情不是条件的搭配,在局外人看来是美满良缘,在两个当事人的眼中却不一定是理想的伴侣。因此,爱情是不宜有勉强的成分的,一小四儿”自会寻到在她来说较吴志剑更理想的丈夫,吴志剑自有吴志剑的适宜伴侣,“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正宗的爱情标准。

  答应了这门亲事,自会更加亲密;不答应,难免相处间介入了一个很令人不舒服的“尴尬”。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吴志剑提请“复员”了。尽管豪爽的司令员表明“不要为那件事烦恼”,恳切地希望他“还是留下来好”,他仍觉得留下已不适宜,于是在司令员放之不甘、他本人辞之不爽的气氛中,他离开了军营。

              解放中的彻底解放者

  科学的时代,首先最需要的是科学的头脑,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头脑,才能对眼前纷纭繁杂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出清醒的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并以此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所谓“站得高,看得远”,那是要有超前意识的,也只有看得远,才能看得准;看得准也才能抓得正,走得快捷。

  反之,没有科学的头脑,时代的眼光也必趋于近视,只觉得眼花缭乱,前路蒙蒙,无所举措,无所适从。只好泥于保守,随在人后,亦步亦趋。在随波逐流中不时地发出惋惜不已的哀叹:“唉,又错过了一个机会!”却也不时望着那些失败,包括意外的、不可避免的失败,自矜了起来。“哈,我说怎样,是胡来不得的,多少年了……”“幸亏我我有老主意,哼!……”——这只能令人叹惋:已是时至今日了,阿Q的种子怎么仍然不绝?

          从高台阶跳“下海”——思想彻底解放

  我们说吴志剑的意识是超前的,就是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也正是凭了他良好的禀赋,经过勤奋的学习,更充实与强化了他的科学头脑。

  复员了,自然按正常情况“复”到了常德,以他的条件,被分配到了常德市公安局,并被安排在局办公室主管宣传。他就努力地“宣传”了起来,一上任就写出了几条漂亮的报道,以后,接二连三地反映公安战线生活的新闻稿件便屡见于大小报端,以他的特有的禀赋,不但是称职的,而且是出色的。且得工作性质的方便,他有了更充分更广泛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向认识与写作深层发展的条件,又有创作过优秀剧本的基础,他介入了那敏感的综合的艺术领域,用俗话说是“触电”。不久他创作了名为《白金环》的电视剧本,并被拍摄成电视剧,并且主演又是唐国强,其影响效果,可以想象。紧接着,他又创作出了另一个电视剧本:《黑影》。如果不是他自动改变了生活路线,沿着已开辟了并已经获得可靠的首战成果的创作道路走下去,自会“道路越走越宽广”,如今恐怕早已是名满全国,甚至誉出国门的剧作家了,公安战线题材的电视剧不知要增添多少鲜艳的花朵。

  可是他却投笔从商,辞官“下海”了!
  改革开放,到了一九八四年,已成为举国上下的最热门的话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调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了议论中心,成了生活中方向性的话题。

  头脑科学、意识超前的吴志剑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些现实的主体反映使他看见、看准了未来的趋势,所以,他经过认真地思考,三个夜晚的判断,毅然做出了决定:弃政从商,辞职下海。

  须知,他并不是“待业青年”,也不是职务不如意,工作不顺心,业务不对口,有才难得施展的任何一种工作人员。正相反,一个普通的、只有初中学历年仅二十四五岁的复员兵,能坐进市一级公安局的办公室已是“够理想”的了,而他的工作成绩之好,工作成效之高,又多了一顶世人视为高尚产品的电视剧创作者的桂冠,真是“够辉煌”的了!可谓年纪轻轻,成绩斐然,持续发展下去,还愁没有更美好的花团锦簇的前途么?如此年轻的共产党员,如此素质良好、成绩突出的公安干警还不是当然的、理想的“苗子”?没人逼他,也没人劝他,他却心甘情愿地辞掉了那被世人(哪怕今天)视为铁饭碗乃至金饭碗因而羡慕、向往的职务,一下子变成了与“待业青年”等同的平民百姓。没有调查,但当时肯定有人在背后指责他“犯傻”,起码会认为这种举动是不明智乃至荒唐的,惋惜、抱怨都在所难免。连一点后路也不留,办个“停薪留职”不也可以有个转寰的余地么?可那不是吴志剑!吴志剑的禀赋,决定了他做什么事绝不三心二意,绝不愿贪逸图便,并也绝不盲目滥为,他之所以如此决断,如此地“破釜沉舟”,正是他超前意识起了绝对作用。即,他已正确地意识到,改革开放的国策不会变,而且要深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政策,一种重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国家不但“让”,即允许,而且会提倡扶持,以便以“点”带面,因此,不富起来,是绝不可能的。既已是政策性的措施,有国家的承诺与保障,而这一政策又甚符合国情,适应世界的大气候,就必然化为现实。当然只能是“一部分”,可这一部分的作用却是很重大的,它足以起到强国与带动大部分乃至逐渐波及全部。因此,争取进入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中,不仅于己,而且于国、于民都是十分有利的,是既不违背外祖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训导,也符合班主任老师“……运用知识,去为国家,为人民做有益的事情”的教诲,与父亲“一定要为国家尽力,为人民造福”的叮嘱。他才毅然地、毫无保留地弃职为民,辞官下海。

  在他明确的坚持下,一九八五年二月,常德市公安局终于批准了吴志剑的申请,从此,他失去了公职,走进了市民之中。

  像十九年前他外公与父母被遣送下乡时一样,他又得靠自己动手来维护他自己的生活了。虽也免不了因不了解他辞职的内情或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而引起猜疑、误解,甚至轻视、流言,可吴志剑根本没去想,也没有理。还是那些当年曾与他一道插队落户的集体户里的“一家人”与他颇有同感。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一定有吴志剑看得那么高远,那么准确,可他们有的没甚出路,有的不甘于现状,在寻求,在探索,希冀改变自己的处境与命运。在集体户里,这个与众不同的吴志剑便似年纪小的“老大哥”般开导与帮助过他们,有干啥像啥且能干好啥的威信,自是乐于共谋,故当吴志剑找到其中几个人时,一提出要合伙做生意,当即响应。

  别看已到了一九八五年,改革开放了已经八九年,而且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就特别强调要“解放思想”,其后又屡屡强调。此刻仍在强调。不用说那具体情形,仅是中央这一再强调,就说明了许多人的思想仍然没有或不肯解放,也难怪,“一朝被蛇咬”尚且“十年怕井绳”,屡遭蛇咬的人自然不但怕见,只恐连谈井绳也会“色变”的!中央的强调的另一方面,则更充分证明了这“解放思想”的极大的重要性。正因为许多人尚未“解放”,“解放”了也尚不“彻底”,中央才一再强调。恰在此刻,吴志剑用毫不保留后退余地地辞去了优越的职务下海经商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他已彻底“解放”了!

   头三脚踢了个稀烂,几乎踢腾光了老本,唯余下了他那更坚定的信心

  失败,是人生旅途中、各种事业中都应该设法避免,却必然难以彻底避免的;是人们极不愿意承受而又必得承受,而且得正面承受的。

  既是难以避免又必须正面承受的,那么一旦面临失败,就必须冷静地、镇定地去正视它,解决它,不能转败为胜,也要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它造成的损失,这才是积极的态度。那种在失败面前惊慌失措、颓唐沮丧,消极被动的态度,必然导致失败得更惨,损失得更大。至于跳楼、投水,无疑地等于以生命的结束宣告彻底失败,是断不可取的,故项羽路绝,杜牧仍不以其自刎为然,仍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卷土重来未可知”。

  能妥善地处理失败,认真地分析失败,汲取教训,于再战中获胜,才是英雄,所谓“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才是对待失败的唯一正确手段。祖辈说了千百年的“失败者成功之母”乃是至理名言。药物“606”不是经历了六0五次失败,才获得成功么?而英主如刘邦,尚且“屡败于项羽”而“核下一战成功”,倘若“606”在一百次失败后使自甘放弃——六0五次则更为可怜,刘邦在几败之后使也灰心丧了气,那么今天怎么会有那种可贵的药物,历史上又怎么会有盛大的汉王朝?且看今日的吴志剑。

  (一)头一脚,踢光了仅余的两千元稿费。

  伙伴们兴高采烈、七嘴八舌地议起了办个什么企业好。有人提出了养鸡。好,养鸡,本钱小,见利快,可以很快地积累些资本——他们哥几个腰里可没得几多“资本”哟!

  吴志剑献出了他全部的现有积蓄——稿费,花剩下的两千兀。

  劲头儿足了。分头跑信息,挑鸡种,选场址,三下五除二,两千只鸡买了进来,热热闹闹的鸡场建了起来,伙伴们笑开了眼,搓着手,净等着由鸡生利了,本来嘛,养鸡谁没见过?在集体户里,哪个农家不有一群鸡?鸡长得快,几个月就可食肉,当年就可生蛋。肉、蛋都是人们菜谱中日常性优良品种,没得大“资本”,办个鸡场,打个“鸡”础,还有“啥子难”哟!

  可是生活中虽说“意外”不过万一,但是必须是将“意外”计在其中的,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是。鸡场办起来了,鸡们也在令人喜悦地长,可怎料到一场意外的鸡瘟偏偏光顾了他们的鸡场,而且“光顾”得既迅雷不及掩耳又“干净彻底”:一夜之间,两千只鸡死了一千双!一鸡带走吴志剑一元,两千元正好被那两千只鸡一鸡一元地背着飞去了阴山背后!真是个鸡尽蛋打,扫地精光了。

  那些伙伴将日前高扬起的笑脸变成了低垂的苦颜,跳跃的双腿屈了下去,蹲在地上,甚至抱起了头。唯有吴志剑仍然挺直着腰杆,并劝告伙伴们打起精神,再干!

  把失败丢在脚后,他们又出来寻找出路,寻到了林里县,与县广播局协商,办起一家广播开发公司,结果因对方中途退出,他们也只好半途而废。

  (二)第二脚踢疼了脚板,也踢起了反思。

  还干什么?干是要干的,可干什么?此时各类基建工程正在“上马”。各种工程队应运而生,常德市也到处是脚手架与塔吊。一时间,各种建筑材料,包括各种混凝土预制件迅趋紧俏。吴志剑又动员他的伙伴们办起了混凝土构件厂,只是由于缺乏技术力量,故只生产单一的预制板。初时尚好,不久,对建筑工程要求严格了起来,他的小厂既无先进的设备,也没有专业人才,由于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而断了销路。改进设备,没钱;请技术方面的专门人员么?莫说请不起,就算请得起,也由于这类人员正在走俏一时间请不到,只好被迫停产,散伙了事。

  初时,还觉得从小打小闹开始积累资金,算不了什么,可是两脚踢下去,踢疼了脚板,才觉得不对头了。可他的思绪里绝没有退却的线头,而是认真思索了起来。经过再三地思索、探究,他理出个头绪:办公司。办厂,缺少必要的设备,没有周密的计划;经商,视野又局限在狭窄的空间,难以预测风云变幻的市场行情——必须研究,研究经商之道才是经商的必备条件。于是用心找到了有关经商法规与经济理论书籍,闭门武装了起来。

  几个月后,他读遍也读透了他所能找到的有关书籍——他相信学习能获得知识,能因获得知识而处理好实际问题。几个月的钻研也果没有辜负于他,使他增长了知识,也因之开阔了眼界,开始以新的眼光来捕捉新的项目。

  第三脚踢出个彩球,那彩球却在腾空欲上时,遭到了“恶风”的冲击,冲击下,变成了破碎的肥皂泡!

  他的禀赋本来是极佳的,只是终究年轻,下海之后,没有很好地去认识这个“商”字。下决心经商,走首先富起来的路,这在战略上绝对对头。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上,却失于匆草。总结了经验,武装了头脑,他那优异的禀赋又起了重大作用,超前意识又敏锐了起来,很快给他发现了最佳目标,也抓住了最佳时机。较那“国民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的几年,社会经济好转得多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相对地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文化生活却停留在以往的水平,那也是“崩溃的边缘”。人们因不再为衣食而占去大部分精力,便感觉到了业余生活的单调与贫乏。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就会愈来愈迫切,办这种事业也必然愈来愈红火。他迅速地看准了,也迅速地行动了:集资、选址、办理手续,皆是快镜头,高效率,痛快漓淋地办起了一家俱乐部。

  多少年后,吴志剑仍在不无怀恋地谈着那个场面:

  “开张大吉之日,出乎我意料,人声鼎沸,场面异常热闹,生意兴隆,办俱乐部的钱渐渐收回,可以说,这是我在商场打的第一个胜仗。”

  很快地收回了投资,再经营下去只会越来越赚,从这个角度看,足见吴志剑的禀赋与识见非凡,也说明了要从商没有深透而全面的经商知识,没有能从纷杂的事物中迅速提取出最佳目标的分析判断的能力,没有迅速把握时机的本领,只是似没头苍蝇般乱撞,是不会立于商海而不败的。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干扰,吴志剑肯定会自此一跃而起。

  然而,事物是复杂的。我们的国家尚没有走出科学的低谷,许多“难返”的“积重”还不止一端地残存着,令我们举步维艰。吴志剑对他那个俱乐部由五光十色的彩球一下子变成破碎的肥皂泡,记忆犹新:

     我和同伴们正体味着初战告捷的喜悦,谁想到麻烦接
   踵而来。先是我们俱乐部的歌舞厅由于装修得比较漂亮,主
   管部门检查人员挑毛病,白眼一翻,说道:
     “太花梢了,重新搞!”
     俱乐部的一些合法的经营项目也被卡死,就连演员穿
   什么服装也要严格限定。无奈,只好按“上级规定”办,直
   到检查人员无话可说。
     祸不单行。刚刚通过检查人员的“关节”,社会上闲散
   小青年又上门闹事来了。
     一天晚上,一个粗壮高大的青年带着一帮人,无票硬
   闯歌舞厅。我闻声出面劝阻。粗壮青年斜睨着瞟了我一眼,
   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
     我气得嘴角颤抖,紧紧咬住牙齿,我必须忍耐。
     但这人仍不罢休,握紧大拳头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说:
     “你也不睁开眼睛看看,爷爷是什么人?爷爷就是没有
   票,今天非进去不可!”
     说着,推开我就往里闯。
     我实在忍不下去了,一拳砸在了他的脸上,还没等他
   反应过来,我又是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痛得直不起腰,
   两腿发软,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好容易挤出一句话:
     “快给我打!”
     那些与他同来的小青年这才反应过来,一齐动了手,我
   的伙伴们也跟着动了手,双方打在了一起,那帮人人多势
   众,不但拼命地打人,而且疯狂地砸东西。结果,歌舞厅
   的桌椅被砸坏,玻璃被打破,闹得到处破烂不堪。
     俱乐部终于夭折了!

  就算如今听起来,也不由人不感到心情沉重。一些有志青年,从国家的富裕、民族的强盛的高度出发,费偌大心力办起了实体,本来由于深受欢迎面兴旺发达,但却是被那些有关部门特别是其中的“有关”人,百般刁难卡制,要小心应付;更糟糕的还是一批地痞强盗式的打砸以致毁败!

  俱乐部夭折了,可吴志剑的办企业的雄心并没有夭折。

  许多人已经认为是山穷水尽了,甚至一些局外人都从吴志剑这头三脚中深感到了商海茫茫,甚为艰难,唯有望洋兴叹,以致望而却步。也甚为吴志剑惋惜:这样一个好青年,而且是前途远大的青年,竟然要在下海之初就被浪涛击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吧!

  可吴志剑不回头——不回到出发的此岸,而是要游渡到彼岸。这固然是他特殊的坚毅、顽强的禀赋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他从历史与历史的发展,科学与科学的进步,中国的现实与未来进行综合分析,超前地意识到“一部分”必定会富起来,而这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措施,只有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进展,不可能中断或走回头路,因而他坚信不移、坚定不移,他要改变的不是决心,而是方法。因此,他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大口地吸烟,不停地踱步,紧张地思考,从前三脚的失败中,反复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再寻找出路,他终于大有所悟,下了最后的决心,最难得的是他的坚毅与远见,也难得的是他那几位患难的伙伴对他的充分信任与支持,特别是精神上的支持,当他再度走出房间,召集起他的那些伙伴,问道:

  “你们还愿意跟着我干么?”

  他的那些伙伴居然毫不犹豫地,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回答:

  “愿意!”

         置之前沿而后生,超前意识的几个闪光音符

  既然你决心从事某项事业,那么你最好到这项事业的前沿去,并不思后退,唯图前进。

  他要到哪儿去?

  “去闯深圳!”

  简捷有力,四个字,一句话。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充满决心与信心的宣言。

  他从俱乐部的兴旺与毁败的分析中,悟出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道理:到深圳去他才有大发展,也必有大发展。俱乐部一开门就那么兴旺,很快收回了投资,倘不是那些“恶风”,他定会办得越来越兴旺因而进入先富起来的行列。兴旺,说明广大消费者需要;欢迎,文化的饥渴与文化事业的贫乏是普遍的,常德如此,深圳也必如此,且在深圳只要下苦功夫,认真观察探索,也必有相类的项目。当时全国的开放城市尚不多,深圳是最早,也是最大的,俨如近百年前的上海,且比当年的上海不知要优越多少倍,主要是政权、海关权都在我们自己政府手里,受不到洋人的气和盘剥,却可受到较内地各地都强的保护与扶持。“恶风”虽也难免,可那保护措施会越来越有力;扶持自然要有着重点,几十年,甚至几年后必见成效——这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国家的需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会坚定不改,而且会越来越完备,越来越得到保障——他在一九八五年就意识到了一九九二年:党和政府肯定会以重大举动与措施强化这一政策,更会首先扶持这个前沿的!

  这是一九八五年的秋天。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他仿佛又回到了六岁的梦

  “闯深圳”,人生地不熟,九个人只集得八百元“资本”,便远离家门,去千里之外叩开那个致富之门,可也真叫“闯”,真个是闯深圳的众多外来户中的“少数人!”

  可吴志剑信心十足,决心至大,绝无返顾之念,他向他的八名同伴一再明确地表示要“破釜沉舟”,当年的项羽渡河大战时破釜沉舟尚有战将十余、子弟兵八千,可他却只有八员大将“率”了“八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作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目的是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不是说来轻松的,那是要艰苦鏖战,有进无退,舍死忘生的。

  他们在深圳只有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只有一间铁皮房。

  这个熟人只是吴志剑的一位战友,当年又不属于一个连队。

  这个铁皮房只有两层:下层是小店,有张柜台,几把椅子,上层是卧室,比下层标准为低,以睡下一家人为限。如今一家人之外,又来了九个彪形大汉,容纳一个已显出空间的紧张,两个已经要超过饱和点了,就只好一夜之间数次地爬上爬下轮流就卧,余下的则坐在柜台的几张椅子上打盹儿。小店要营业到很晚,“夜间”并不长,还要轮流,一个人能得多少睡卧?几天以后,生计寻不到,那“八百”可虽再紧缩“投战”也消耗得差不离了。战友的小店也实在难以承受了,总不能自己难存也拖得熟人受罪呀。于是,他们狠了狠心,从那所余不多、极为珍贵的“残兵败将”中硬是抽出几个钱,买了几块床板,几张席子,凑和着能铺开挤下九个人,便“移兵”夜晚里的公厕。公厕的回廊上,白天放着许多用于盛尿的塑料桶。到了晚上,他们就把这些塑料桶抬出去,放在墙边,铺开“统铺”挤着睡下。时刻受着成群的蚊子的袭击,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深圳的公厕虽不似某些无人管理的公厕那么苍蝇乱飞,粪便横陈,可终究是厕所呀,睡在里边,那扑鼻的腥臊臭气也是催人欲呕的。吴志剑却一再用“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同舟共济”鼓舞士气,他要卧薪尝胆,以求远图。可破釜沉舟,没有项羽兵多,卧薪尝胆,也没有勾践只在早晚苦那么两次那样的简单,他们要成夜地挨粪熏!住,可谓苦极臭!食呢?八百元残剩无几元,没钱吃什么?——九个大汉不吃行么,吃少了行么?吴志剑的禀赋又生了奇效,他可以在极困难的情况下求生,他又想起了他的六岁,那时候都能从别人丢弃的烟头上想出主意,如今已是四个六岁了,还想不出求生之法?当然不能把眼光再停留在烟头上,因为此时就是你能拣到大批烟头也没人买,何况哪儿拣那么多去呢?难,难不倒有心人,很快,他就敏锐地发现了生计之路。有个小孩迅速避开人抓易拉罐的“镜头”,使他灵机一动:小孩如此刻意地去抓易拉罐,那东西必有价值!一打听,那东西果然一个可买七八分钱,八九个大汉在众多的弃罐中拣它个百儿八十的还是有把握的。于是,他们便分兵行动,果可一天对付个七八元钱,能换得填饱肚子了。读过书,插过队,大小伙子,拣起来自比小孩子强得多,很快便熟知了“产源”与技巧,两个人拣也可维持糊口了,余下来的就去“跑业务”,管他别人怎样看,怎样想,反正酒店越大易拉罐越多,进去拣就是,于是他们便成了几家大酒店香江、洋溪、南洋、锦湖……的“常进常出常来常拣”的顾客。

  吴志剑又走进了他六岁的梦。

  是六岁的梦启发了他,也鼓舞了他,不但为他打下了基底,而且为他带来苦尽必是甘来的信心。

  梦与真,往事与现实何其相似乃尔!

  有人说,他六岁的梦是被迫的,今天的苦真是自找的,想想一个共产党员,市公安局办公室的干警,笔杆子,剧作家,与眼前这人不堪其苦的境遇相去是不是天渊?他该多悔——不,他不但不悔,反而勉励别人不悔,他把海默的名言记得很牢,并用来自励与励人:强者不梅,负疚之情,只会败人意志!跌倒立刻跳起,不看脚下的石头,也不掉犯打土,前进,只有前进,才能成功!

  优异禀赋加超前意识,吴志剑是强者。

          第一个高音“i”,他续起了中学梦

          一个人只有两千老本就敢辞职下海;

  九个人仅带八百资金竟要闯荡江湖!

  有人说荒唐。

  有人说好胆气!

  其实是胆略。如同他当年读中学时组装电视机一样,他已成竹在胸,那时候是认准了电视机只不过是二极管、三极管、显像管的组合,只要不怕失败,肯费力气,肯花时间,总有一天会组装起来,电视总会在不久后大普及的,普及前他要认识它,熟悉它,以便普及后把握它,他顽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辞职下海与闯深圳不过是那中学梦的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至于他第一步电器的经营,不过是中学梦的延伸。

  两路分兵:两个人操持生计,七个人跑业务,终于找了个门路。

  市政物资公司下属的一个叫做华东的商场破产,正准备包出去,不敢错过任何机会的吴志剑们,当即扑上门去。

  “每月上缴四千元,一年后还清八万元银行贷款。”

  一个小店,开出的条件也太高了!

  可有什么办法,走投无路中这总算一条路,总是个深圳内的商场,战友的铁皮屋不是在做生意么?上缴的四千,有一个月,三十天的机会,八万贷款更有一年的经营机会在前头,条件不苛刻早让别人接去了,还轮到你这九条“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好汉么?丑寡妇将就穷光棍,物资公司狮子大张口也不易找到承包对象,能甩脱这个包袱自然好,又见吴志剑等九条好汉有头脑,决心大,且一再恳切地要求,便答应欠帐承包——不包出去那烂摊子也没用了,还得继续干耗;虽说欠着,总有个指望,何况看样子也欠不黄。

  摊子烂到门窗走样,柜台积尘,积压的货物上挂满了游丝蛛网。在当时又地处偏僻,离文锦渡关口很近的春风路段此时还刚刚修路,大面积的蔬菜还生长在后面的地里。

  智慧和力气是这九条好汉当时的唯一的也是雄厚的资本,全面出击,很快就整饰一新,门面宜人,牌匾醒目,四个喇叭的收录机在火爆的鞭炮声中唱得好热闹——谁也不知道是借来的!热热闹闹地开了头,也得红红火火地去经营,每一天都得加速运转,因为每三十天他们就得付出四千元哪。要保证运转就得先有资金,那些服装因价格超过人们认定的穿用价值而积压了起来。降到人们认可的程度自也就有了销路,再稍降些,肯定会迅速地换来一笔资金,有了资金,也就活了。事实也果然如此,积压的服装卖完了,资金有了,经营起了电器,一有经营,就必然介入竞争。可叹的是,我们中的某些人对待外国事物偏偏要做苍蝇,传统的美德不继承,先进的科学的不学,专一逐臭!不是靠不断强化自己取胜,而是一心将走在前面的人拉回来,且手段低劣。一个潮州人的商场就在华东的就近,他倒是“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却不是公平竞争,而是大耍无赖手段,雇些痞子不时地去华东制造混乱,破坏声誉。吴志剑忍气出面交涉,那潮州人却始而豪横地不屑理睬,继而逞凶欺人,开出了“每月拿三千元孝敬我”的条件——包个店才四千元哪!可吴志剑仍极力忍着,与其讲理,这家伙竟恶棍相更加十足地叫:

  “你若是识相,马上给我送钱来,再给我叩几个头。如果不识相,我马上让你关门倒赔一身黄!”

  欺人太甚!

  吴志剑先礼后兵,凭他灵敏的嗅觉与熟稔的公安知识,很快地捉住了这只癞皮狼的尾巴。正当那潮州人偷偷地将一批走私货水运到他那蔡屋围的“地下仓库”时,当即被早已埋伏在彼的公安与工商人员当场人赃俱获,封店罚款之外,更将其遣送回乡。

  打扫了店里积尘,又扫除了店外的“垃圾”,吴志剑开始与他的伙伴放手大做了。

  可第一笔较大的买卖,却出了问题:一批销往哈尔滨、大庆的电冰箱的制冷效果差,噪音又大,客户反映很不好,怎么办?负起责任来么?这可是动用了经营以来辛辛苦苦赚取的全部所得换取来的,而按照合同规定,客户已然验收的产品,商场是可以完全不负责任的,吴志剑却认为:不行!

  信誉,历来是生意好坏的根本所在。那种只图赚钱,不顾信誉的经营,只能收一时之效却丧失了长远利益,市场经济愈发展,愈完善,便愈是如此。世谓“盗骗不富,宽绰一步”,便是谓此。

  虽说一九八五年当时,市场经济特点尚未完备,一些不讲信誉的经营者仍可获一时之利。与远在北疆的彼地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国家之大,市场还不是宽阔得很?然而,吴志剑是吴志剑,他的目的不是只在于眼前的这点钱,不是打上快拳,捞上一把就凯旋而归,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要扎根深圳这块特区的土壤大发展。企业要扎根,首先在市场上必须扎根,可正如他初来深圳时一样,在广阔的国内市场上,他还根本没有立锥之地,此其一。其二,放眼未来,无论业主还是销费者都必越来越重视商品信誉,这是发展的必然。他似乎又重温起了中学的梦:父母看着他刚刚组装起的电视机,惊诧地难以置信地睁大了双眼,他自豪地说:

  “我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准能卖钱!”
  六岁时商品观念萌芽,如今已由朦胧意识转向初步的自觉意识。“产品”便是由这个角度发出的信号。至于“准能卖钱”的自豪与自信,则是基于他对他的“产品”质量的充分把握,质量好,才“准”。如今他又续上此梦,既然“质量好”才“准能卖钱”,那么首先就必须使人相信你的质量好,这就是信誉。经常卖质量好的,偶尔有那么一两次质量差的与经常卖质量差的,偶而卖两次质量好的,在广大消费者中的信誉就截然不同,倘若将那偶尔出现的一两次质量问题完满地解决了,那么,这信誉就显著地提高与巩固了。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消息的传播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迅速的,一人做,百人瞧,举措的当与不当甚为关系重大。正是吴志剑当年正确的商品质量信念得到现代的深化,以致超前的深化,他才正面而果断地做出了权威性的决定:“换!”

  只这一个“换”字,就换掉了他十七台电冰箱,“换”掉了他眼看到手的全部利润所得不算,更“换”得赔了一万多元!“换”掉了他与他的伙伴多日来辛苦经营所获得的那点唯一的资本。正如一个穷汉已于其饿极时好容易辛辛苦苦地赚到一碗饭,竟一个“换”字出口,毫不犹豫,毫不吝惜地又舍了出去!但他决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与莽撞,而是看准了,再勒一下裤带,那一碗饭会很快地换来一桌丰盛的宴席。果然,这个响亮的“换”字,立刻如那初始音符“i”一般高亢悦耳,换得了八方的喝“好”,由当年的“准能卖出去”扩展为“准能大批地卖出去”。“换”字的反馈,是那些得以次冰箱换得满意的好冰箱发出的感激的讯号:送达《深圳特区报》的饱含盛情的一篇又一篇的感谢信!报纸极为重视,发表了题为《春风路上春风吹》的消息,对这一可喜事件做了可贵的报道与评述。一个“换”字化做一个带有高音符的“i”,使华东商场名声大噪,不仅原订货的七个单位认定了“华东”,一直来此订货,东北的几个厂家也接踵迎门而至,并不断地做义务广告,扩大宣传,仅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华东”仅电冰箱一项,就销售一万七千台,十七变成了一万七千,一千倍的增长,岂同等闲?这正是那个高音“i”起了神奇的作用。

  吴志剑详细介绍了此时的一个明显的例子:

  鞍钢百货商场经理是大庆劳动服务公司介绍来的。看了我们的小商店,他没说什么就走了。回到鞍山,他无功而归,就给大庆的老朋友挂了电话。老朋友一顿责备他,说:“你老兄是用内地眼光看深圳。商场小?经理年轻?我们跟他做过几宗大生意,他们都很讲信誉!”

  对方这才醒悟过来,二下深圳,跟我们订购三千台电视机合同。货发回去,商店争销,百姓抢购,质好价廉,鞍钢深圳皆大欢喜。

  中学的“准能卖钱”的电视放大了!

          一个休止符“O”将他再度打入低谷;
         几个“222(乐谱符)又使他跃上了高峰,

            又经历了一场《白金环》梦

  大海无风三尺浪,何况是初开的商海多暗礁?

  扬起了得意的风帆,一年多就驶入了深海,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首先是他的家乡常德:这小伙子真行,白手起家办得如此油烹大烈,是个能人!于是抓住不放,于“华东”方兴未艾时的一九八六年十月正式以市政府的名义委任吴志剑为新组建的政华公司的总经理。“政华公司”则是由原“华东”的班底与常德市物资公司联营办起的深圳新企业,一个公安局办公室干警经过一段商海的扎挣与拼搏变成了公私联营的总经理。

  有了丰厚的基础,吴志剑的注意力转向了国际市场,展开了一连串的国际贸易活动,借深圳的地利天时大展身手,很快地使新组办的政华公司的贸易额达到了四千多万元,创汇十多万元,可谓顺流行船正好风!

  事物本来就是复杂的,何况新事物?注重商海的风浪,却一个不慎,触上了船底的暗礁!

  一个业务员,一批过境电器。

  有个业务员是从广州聘来的,倒也称职,岂知在同银川联谊商场签订八百台收录机合同时,竟起了贼心,乘机拐走了三十万巨款。

  经营中,接受了一批台胞过境的计有二十多种的家用电器,由于初涉此项,对有关的法律不了解,因而在处理时触犯了有关条款,被罚款一百万元。

  被拐掉三十万,又被罚了一百万,两处均为巨创,已难忍受,又被撒了一把盐——通报批评:用人失当,策略失误!负债五十万元。

  三者结成了一个休止符“O”——公司停止运转,面临倒闭。

  此刻,吴志剑的那些与之一道拣易拉罐、住公厕的伙伴已然星散:失意返湘者有之,携款远飏者有之,另谋高就者有之,唯余了他孤零零的一个,独坐在沙发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又抽起了闷头烟。

  可他仍不悔。

  可他仍自信。

  他向家乡提出了申请与保证,愿戴罪立功。常德市政府也深知事出意外与偶然,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一个能人,一个优秀的经商人才,外贸局领导以积极的态度表示支持他们公司东山再起,并从常德派出了一批精兵强将以为增援。

  得到了大力支持,吴志剑更加大了运行速度,就资金与条件的极大可能,充分地转动了起来,在政华公司的楼上办起了招待所,将原来的两个商场扩展为三个;又筹措五百万元资金,在布吉办起长虹彩色印刷包装厂,三个月投资,第四个月即以八百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家公司,净赚了三百万元;利用市场信息,快、准、稳地进货、出货,内贸、外贸,什么利润高就做什么生意。

  由于措施得当,很快就挽回了濒临垮台的颓势,站稳了脚跟,增强了活力,转而大跨度地前进,资金又滚滚而来。

  一宗拐骗案,一场涉法官司,多么像他当年的创作梦。但这一回做的不是美丽的《白金环》式好梦,而是一场飞去的黑蝴蝶的恶梦!一个休止符被打入了谷底!

  可是靠他的禀赋,没在触礁、堕谷中失措,凭家乡的精兵猛将,企业的挖潜更新,经营上的快、准、稳,三个附带音符的222,又走出了谷底,跃上了峰头!

       一个高调“ 7”,超前急转舵,他驶入了商海的深层

  从长远利益着眼,向深层发展,才是经商的根本所在。有了基础商业,有了高强的基本功,才能在一场又一场的激烈商战中打得赢,才能在风云变幻、波浪滚滚的商海中稳舵前航,只在浅层中蹦来跳去,逐热浪,打快拳,漂浮不定,花拳绣腿,倒也或可小打小闹地获些眼前利益,可终究是不牢靠的。一旦遭遇那不可预见的随时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必将无以自持,摇摇难撑,以致于遭受灭顶之灾。愈是时代进展,愈是改革开放趋于完备,愈是如此。

  向深层经营发展,这在一九八七年当时,有此预见与决策的尚不是多数,可刚刚下海不久的,初获兴旺的吴志剑却凭他的超前意识,锐敏地察觉到了,并当机立断,将主舵扳转,使他的商船来了一个响亮的“7”,形成大转弯。

  一九八七年,经济实力已然丰厚的吴志剑,做出了一项颇为重大的决定:花了三百万元买下了当时的深圳最具商业象征的国贸大厦第三层的写字间,随即将政华公司的总部迁了进去。

  进入现代,任何一个企业的外部形象与内部空间的优劣,都有着重大的心理效应,这三百万元的花与不花大有区别。表面上看,三百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企业尚无这份经济能力,当然不可硬花;一旦有了这份经济能力,花了这三百万元,由于象征性强烈,企业形象会因之而显耀,自我的,特别是社会的心理效应所产生的无形效益,无论是在即时性还是在长远性上,都绝非那有形的三百万元可比的。特别是在像深圳这样现代商业最集中最敏感的环境中,注重企业的象征性,强化企业形象,对扩大企业影响,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在银行界、消费界的可信度都大有稗益。这也算经商的一种基本功。可以回味一下,那个鞍山的客户虽经可信度强的朋友介绍推荐专程往深圳“华东”订货,只因为看到“店小”,“经理年轻”(那时候可能还难免有些“寒酸”),便宁肯千里迢迢白跑一趟。“打道回府”,空手北归。倘不是他一时兴动欲“埋怨”一下推荐者,那推荐者又再次力荐,只怕那一大笔买卖就会因此而告吹。

  当然,这不过是基本功之一,最重要的基本功还在于由丰厚的知识基础而产生的科学的观察力、判断力与决策能力,——特有的敏锐的商业眼光,迅速捕捉商业信息,并经科学的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果决的判断——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与机变的角逐能力,艺术的谈判本事等等。特别是能从纷纭繁杂的信息中分析出短期内与不久将来的市场变化,预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尤为重要,这就是说要具备超前意识。

  前文已有过说明与交代,吴志剑的超前意识是非凡的,也是他获取重大成就的最主要的基础。

  应该说,他是靠家电起家的,到了一九八七年,家电与电子产品已是销路大畅,内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购买家电热,甚至许多人都老早托下了人,极力设法购买。一批货进来,当即一销而空,甚至卖发票、走后门也应运而生。可是已然因此获利的吴志剑却不但没有乘势大作,反而当机立断,刹车转向!为什么?怎么会做出这样决策?这正是吴志剑意识超前处,正是吴志剑之所以为吴志剑处!

  是不错,他是在家电尚未形成热时,做起家电生意才发了家。也幸在尚未成热时,凭他的超前意识断定改革开放带给广大中国人的必是生活的提高,再提高,办俱乐部的经验使他更确信,文化饥渴势必导致为原本薄弱的文化事业迅猛地发展,电冰箱、电视必然会逐渐增加势头地走进千家万户,生活提高的速率越大,变化面越大,需求也必数量更高、质量更好。所以他在一见势头起处,便及早动了手,尚在人们刚刚认识,需要推销时,抢前一步,获得了优势,因此他才能在资金极其匮乏,甚至一文不名时大做,大赚;倘过了一年多,即到了一九八七年,他再想凭那薄弱的资本做这种生意,岂不成了“天方夜谭”?反过来分析一下,改革开放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提高,可电视终究属于高档消费,而少数人才能富起来,一部分人才得以温饱,在十亿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终究是不大的,而电器又不是短程消费品,一旦需求满足,谁还去再买那相当于一般工资家庭一年多的收入的“复式品”?当时,特别是不久后以至于今的许多“热”多半是人们盲目地“炒”起来的,一时间油烹火烈煞是热闹,转眼间瓦解冰消,秋风扫落叶,许多望之眼热,在那疯狂的狂潮中不惜投入了全部积蓄的人,结果赔了个焦头烂额,叫苦不迭。何况,一旦形成“热”浪,一时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而国外的不法商人乘虚而入,国内的各种骗子也应热而生,一个不慎,上了大当,那就会遭灭顶之灾!虽看国内许多人吵着、争着、抢着买,有的很快买到了手,有的认购的已在途中,中国幅员这么大,进口又得一定的时间办手续,就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空档,这些人也在吵着买,甚至本来不大买得起,或者不大想买,也凑着热闹,跟着大吵了起来,直吵得一些“海”里“海”上的有些资本或有调动资金能力的人一轰而上去抢着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再大作电器,要不了多久就会后悔不迭。

  正是凭了超前的意识,做出了正确的预测,吴志剑便在家电与电子产品炒得昏天黑地,令人头昏脑胀的最烈时刻,毅然挥旗发令:转舵!做战略转移,实行多种经营,全方位出击!

  弯子转得实在是太突然、太快速,一下子就转舵成“7”形横折,向前快速漂飞惯了的同船人不由得头晕,发出了疑问:

  “搞贸易来钱快,赚钱多,投资少,又省力,可以说短、平、快。何必去搞投资大,见效慢,我们又不懂得的实业呢?”

  吴志剑耐心地晓之以理,他从市场现状,发展前途,从不同角度,不同数据,不同预测,全面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走向,分析了特区的生产结构与发展模式,摆出了当前世界各大集团公司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深层发展与浅层经营的重大区别与实际后果,摆出了这些大公司无不是在具备一定规模时便转向深层发展的事实。有力地阐明了只有转向深层发展,企业才能扩展,否则必致步履艰难,以致没落。同时也更具体地分析了他们公司的具体情况,指出转向办实业,向深层求发展的即时与长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经过大量、有力的说服工作,人们总算是乐于接受了。

  于是,他不仅在深圳,而且向内地伸展开了触角,扩大了投资面,设立起众多的实业点。

  首先办起的,是深圳的政大食品加工厂。

  最先开放又甚得地利的深圳的发展是飞快的,初以年计,此时要以月计,当然不久后便以周甚至以日计了。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自然很多,其中流动人口潮涌般地拥来,便使那本来发展得很快的食品业跟不上需求了。而且流动人口,甚至常住人口的增长势头还会更猛的。政大食品加工厂适时地应需而生,自然生意红火。

  另一个在深圳办起的实业,是深圳德泰华真皮精制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真皮二百万张以上,为国内唯一的厂家,可以说是填补了一项国内实业的空白,仅此一点便足见重大,何况产品销路也很好呢。

  在吴志剑的家乡湖南常德,采取引进外资与利用当地畜产资源的优势,办起了“常德真皮加工厂”。

  在广东湛江更是双管齐下。与人合资(政华投大股)兴建一座装璜华丽、现代气氛浓的大酒楼,取名“水晶宫”。名如其实,果是水晶宫般迷人豪华。开业之后,便甚为兴隆;再就是置地起厦,成立了“政华常德分公司”,负起了组织内地农副产品出口,开发内地资源及进一步引进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任务。

  如此一来,多种经营,实业起步,统一管理,向纵深大大跨了一步,也就向集团化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大大地接近了一步。

  吴志剑在向深层经营方面转化得很快,成效也取得甚为快速,但他并没有丝毫满足于现状,而是更加精神抖擞,向更深层探索。对信息更为关注,目不稍霎、耳不旁听地倾注于国内外市场,终于又给他捕捉到了一个重大的信息。

  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国内电子工业的突飞猛进式地发展,许多与电子工业相关材料,都相应地大大发展了起来。由于我国电子工业的基底十分薄弱,几乎是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兴办起来的,而发展的势头却很猛,这样,一些相关的材料的生产就明显地跟不上了。开始时多数靠进口,可总不能长期依靠,谁都能算这笔经济帐,何况还有长远利益问题?因此,一些有关材料的生产企业也都在积极兴办与积极筹备中。

  其中,由于应用于电子工业的电气绝缘材料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就越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印刷电路板是各种电子设备,是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收录机、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等等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所生产的印刷电路板,正在向高密度、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而印刷电路板的主要材料又是敷铜板。因此,印刷电路板需求量大大增加,相应地,敷铜板也必然大大增加,仅日本一家大厂的耗用量,就约占世界总需求量的百分之五十,自然也要进口。于是我国的进口量进口价就难得保障。而国内的生产水平又很低,不但品种少,质量差,而且供不应求,尤其明显紧张的是与彩电配套的阻燃纸基敷铜板,更是在数量与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

  就是这种用于电器线路板的基本材料,中国国家电子工业局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国家外汇进口,而国内数以万计的生产电器的厂家的需求量之大,实在难以满足,各厂家只好自己千方百计地抓外汇,抓进口敷铜板,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子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吴志剑就是从一则消息上得到启发的:国家计划配额的敷铜板给湖南省的配给量不足所需的四分之一。这么少?绝大部分得不到配给量怎么办?当然不能停产,总得有个补救办法,自筹自足要贵得多,也难得多,这是一大块商业空白。且不只湖南,国家绝不会厚此薄彼,单薄湖南,全中国的情形也必然如此!

  有了这个飞速反应,吴志剑当即迅速地投入信息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掌握了上述的总体情况,两只慧眼发出了熠熠的光辉,当即组织人员,传下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研行情。并着重地强调了三个字“要准确”。

  令下如山倒。负责调研的人员们火速地投入了紧张的活动之中,且办事效率极高。几天下来,一份引据充分、条理清楚的报告送了上来,调研人员个个疲惫不堪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欢欣的笑容:他们觉得老总的察微能力太高,课题出得太好了!因此甚至催促吴志剑说:

  “吴总,你放心,绝对正确——只是行动要快!”

  可吴志剑心中有数,此刻国内外人士尚没有一个注意到了这一点,三两天的时间,不会误事,他要利用这三两天的时间好好地研究一下那份调查报告材料,不仅仅要看它充不充分,准不准确,而且要从那充分准确的材料中权衡一下可能,他也要亲手认真计算一下各种数据,看有没有兴办的必要。几天下来,几个心动于此又沉不住气的人反复来催,吴志剑却益发冷静了下来,他是“总”啊,一句话关系全局的兴衰”,岂可不思考周严?又过了两天,那个周严的思虑就以浓缩的程式清晰地反映出来了:国情需要——市场需要——发展需要!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在企业与国家都是很重要的,这种实业办起来立刻会大受欢迎,因而也必大利于企业,有利于国家,办下去,会与电子工业的发展一体并进的,这是何等把握、何等辉煌的前途!

  他拍板定案,并当即付诸了实施:与外商合资一亿元,兴办一个中国最大的敷铜板厂!

  决心下了,资金定了,吴志剑立即着手安排行动:项目审批,工商注册,资金投入,土地开发,分兵并进,很快地办理完毕,紧接着全国范围地寻求专门人才,由上海、北京、西安等地聘请到了技术专家,先到深圳共议,决心办成一个设备一流、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厂址选在了八卦岭。

  事关重大,吴志剑在整个筹备组建过程中一直全神贯注,亲自过问重大问题,随时做出相应的决定,确保了建厂的速率与利益,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港商。

  兴办之初,有一位港商提议由他投资百分之四十,负责引进设备。经多次洽谈,签下了协议,那港商当即大喜过望,在国贸大厦五十三层旋转餐厅开了四台大席宴请大陆宾客。从那些言谈举止的细微末节,从那过分喜悦的一个闪神儿,从那大事铺陈中的忘情窃笑等种种迹象中,吴志剑从第六观感中滋生了戒备。果然在他的严密防卫下,那港商暴露了他的投资目的。

  原来,因为敷铜板厂是一拟投资一千万美元的大企业,光引进国外的一流设备,就需七百多万美元的资金,以便在设备与技术上保持优势。港商以百分之四十的投资,换取了占总投资百分之七十的设备引进权,在他,是以为政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对这方面的设备都是门外汉,想借获得引进设备权之机,以次充好,大捞一把。

  由于眼力非凡的吴志剑及时觉察,预作了准备,特地专程亲赴上海,请来了国内一流的敷铜板生产方面的高级工程师、厂长、专家,组成了公司的核心,负责监督与保证引进设备的质量。

  此举一记击中,那港商望着这么多专门人员精明的监督,自知预谋难逞,又不甘于就此放弃,就拖了起来。他承诺的投资迟迟不汇入公司的帐号,自然拖住了工程的建设速度,几经交涉,那港商请出的说客们只是百般狡辩,却又不肯先提出来毁约不干。吴志剑见事已至此,岂能叫那个毫无诚意的港商长期地拖着后腿!便掷地有声地说:

  “合同上明明写着港方是投资入股,却至今仍迟迟地不将资金投入,只能说明你们没有诚意履行合同——你们不干,我们自己干!”

  自己干,速度快得很,不久,一个年产敷铜板六十三万平方米、年销售额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大型企业就在深圳建立起来了。

  但是,高负荷、高效率运转的吴志剑却病了,以黄胆性肝炎住进了东湖医院。尽管他高烧不止,脸色焦黄,眼窝下陷,明显地消瘦,可他对他的公司不放心,公司最需要他,因此,往往是打完点滴,拔下针头就运筹工作,制订发展计划,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因此,可以说,他住院两个月,治疗在医院,可实际上他并没有离开他的岗位。

  一位由上海请来的敷铜板专家,望着那崭新的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敷铜板厂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和由衷的赞叹:

  “从六十年代起,我就呼吁中国要有自己的一流的大型敷铜板厂,千呼万唤了二十年,直到今天才实现了我这一宿愿。吴总裁,你有胆识,有眼光,中国实在需要你这样有志气的实业家!”

  这专家说得好;中国像需要一流的大型的敷铜板厂一样,需要有胆识、有眼光、有志气的吴志剑;也像需要吴志剑这样的企业家一样需要一流的大型敷铜板厂。是吴志剑为国家捧出了一大实业,自然,这一大实业也必然使吴志剑长远地功不可没。

  “7”,一个响亮的音符,一个急转弯,吴志剑驾驶的航船箭一般向商海的纵深驶去,披浴着更灿烂的霞光。

         在“再上一个新台阶”中,他抢先了一步,
            就使得他的企业更上了一层楼

  1992年,《深圳特区报》以《东风吹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记实》为题的报导,即后常说的“南巡讲话”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吴志剑读过之后,当即意识到,改革开放会因此而更加深入,国内经济,特别是特区经济必将很快地受到更大的重视,得到有效的政策保护与政府扶持,他必须提早行动。因此,在“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口号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喊响前,吴志剑已奋力地跃上了新台阶。

  他当即行动,抓紧时机,投资一亿元买下了位于深圳的黄金地段内的四十八层嘉宾大厦的发展权益。

  紧接着又麾兵东进,快速度地踏入上海,占领阵地,成立了:

  长寿旅游小汽车服务公司;

  上海华大实业开发公司;

  上海政华房地产开发公司;

  斯寿林广告公司;

  并在上海中山北路、光新路口兴建起了一幢二十二层的“政华大厦”。

  在深圳:

  再建起一座大政华大厦,高二十八层,作为政华公司的总部;

  在宝安二十八小区,他又投资一亿元创办了面积为两万三千平方米的政华科技城;

  投资五百万元建龙润制衣厂;

  投资一千多万元建美实达工业公司;

  紧接着,又参加了深圳市第四次车牌竞投。提起这次车牌竞投,不妨回顾一下,一九八八年首次竞投,就可从中看出吴志剑参加竟投的动因与效果。

  一九八八年七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一批小汽车营运牌照公开拍卖,让特区与港澳企业一道进行公开竞投。吴志剑甚感兴趣,当即召开了董事会进行研究,不料董事们异口同声地反对。

  吴志剑只好耐心进行说服,他当时的一席话,正道出了他的超前意识的非凡见解,现摘录如下:

  湖南省在深圳的企业一百多家,全国各地在深圳的企业五百多家,可是没有一家是搞汽车营运的,都被深圳当地垄断了。为什么不打破这个垄断?商业就应该有个公平的竞争的环境,市政府此举还是有胆量的,为何我们不做一下尝试?现在市场上出租车漫天要价,拒载现象严重,只是单纯为了赚外汇和中饱私囊,许多司机只拉港客,不载内地人。

  小汽车出租业营运是一个城市的镜子,外国人和内地人来此地,常常是通过这面镜子来了解这个城市的。事关特区的荣誉和影响。

  如果我们办一个“的士”公司,以高质量服务享誉社会,这对改善深圳市出租车服务水平,提高政华公司的社会形象大有益处。况且今后必按经济规律办事,营运车牌也必都纳入商品化轨道,早买总比晚买好。

  这番话清楚准确地分析了当时深圳小汽车出租业的情况,道出现状的弊端,而这种弊端必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而被淘汰,代之以“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商品化轨道。此时恰是提前动手、展开公平竞争之时,办一个“的土”公司,既可改变目前的状况,又可以以“高质量的服务享誉社会,改善深圳出租车服务水平”,“提高”公司的“社会形象”。此时赚钱才是良机。

  有理有力,明白透彻,董事们岂能不心服口服?

  拍卖会搞得很隆重,政府也格外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现场,连前来视察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也亲自出席。临场观战的尚有深圳市百余家企业的领导,几十家竞投的企业经理更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吴志剑带了办公室主任、公关小姐与未来的汽车公司的经理(汽车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都选定了,可见志在必得)坐在了竞投的行列之中。

  第一锤敲响,拍卖人放出起价:

  三万。

  二十八条手臂立即响应,高举的号牌不断升值:四万、五万、六万……直举到九万,仍有二十家迎战。

  十五万十家。

  十九万六家。

  在魔术般的数字升值中,吴志剑一直风度潇洒地以目向负责举牌的公关小姐示意:上!

  竞投规定中标五家,如今只多了一家,价格已然较起价高出六倍多。看谁挺不住!

  公关小姐就挺不住了,早在十九万以前,已经连连地向吴志剑说:

  “吴总,价格太贵了,我可不敢再举了!”

  吴志剑略一环视,便看清了仍在举牌的另外五家:深圳小汽车出租公司,深圳汽车运输公司,冶金有色金属联合公司,金田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一家香港企业。不行,非争得一席不可!

  在空气已是极度紧张中,又响起了拍卖人的叫价:

  十九点四万。

  公关小姐实在是没有再举牌的勇气了,吴志剑微笑着果决地接过号码牌高高地举起,胜利了!香港的一家于最后关头放弃了竞争,拍卖人一锤定音,中标的五家各买到了二十八台的“的士”牌照。

  当晚,深圳电视台播放了日间的竞投盛况,各报刊也纷纷刊载了记者们的采访报道,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仅这竞投本身,就提高了政华公司的声誉,更进一步完善了政华公司的社会形象,也自然扩大了影响。

  由于预有所备,政华公司的“国润小汽车公司”率先成立了起来。

  本来“国润小汽车公司”发展得很快,到一九九五年统计,这个公司已由一次竞投获准的二十八辆,发展到四百七十八辆,每年创利两千四百多万元。另外,车牌本身就增值了四千多万元,不但赚了钱,也大大提高了政华公司的声誉,壮大了政华公司的形象,一切与吴志剑的初料相同。完全可以不再增添车辆,或缓增了,而且一九九三年以来由于国家正在紧缩银根,资金甚为短缺,已形成了谁手头有现金,谁就掌握主动权,谁就是“上帝”;谁的资金匮乏,谁就寸步难行,以致呼天不应、呼地不灵的局面。正因为这样,不但公司里不赞成,许多朋友也力劝吴志剑不可再花大钱来参加竞投,吴志剑却说:
  “国家缺乏资金,我们企业家就更应该积极地参加市场经济运作,共渡难关,走出低谷!”

  他更由邓小平南巡讲话超前地预料到,经济会有个大好转,特别是深圳,用不了多久,银根就不会如此紧缩了,乘别人正在犹豫彷徨之际,抢先一步“再上一个台阶”,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最值得的,因此,他不但竞投了,而且由于这次竞投远不如第一次竞投那么激烈,他买下了更多的牌照,“国润”之外,他又办起“奥润”、“运华”、“安润”三个新的汽车服务公司,用了只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别人怕花,他却大花。因为他心中有数,接连地又花了几大笔:

  出五百万元在长沙成立了“湖南政华计程有限公司”;

  在湖南常德市投资一亿元,兴建一个占地十五万亩的政华广场,一座二十八层五星级的银座大酒店;

  与邮电部合作,成立了“深圳泰增迪通讯实业有限公司”,投巨额资金生产大哥大与BP机。

  投资百万元,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合作,在深圳和上海分别成立了“深圳吴氏软件研究开发中心”、“上海迪通软件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地发挥着两地信息中心的作用。

  超前一步,优势无穷,当别的企业起步“再跨上一个新台阶时,”他已经遥遥领先了。因此,仅只两三年的功夫,便又大见成效,内贸、外贸遍地开花。两千元下海,八百元闯深圳,经历了“鸡飞蛋打”,“肥皂泡破碎”,拣易拉罐糊口,睡公厕过夜,三年河东,四年河西,十年沧桑,神奇的资金原子式的裂变,到一九九五年二月,正好是他由公安局辞职的十周年。也就是说,他从“高台阶”上跳下了海,奋游了十年,乘上了“政华号指挥舰”,做了有九十余家电子公司的集团总裁,使得“政华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集高科技产业、商业、金融、贸易、房地产、交通、轻工、食品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可以说已步入了托拉斯式的现代化科学经营:

  员工由初来深圳的“八大员”变成了一万五千;

  资产由“率领”来此的“八百亲兵”变成了二十八亿;年利税一亿五千万元;

  他个人占有的财富也在十二亿左右;

  公司成了深圳市十大内联企业之一;

  他本人也被列入了中国十大富豪榜,中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之一。

  改革开放的大好天时,深圳特区的优势地利,他那特异禀赋与超前意识的充分发挥,三者的综合奇效,使他由拣破烂的穷汉变成了超大企业的富翁,这也反过来证明了他的与众不同与改革开放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用句俗话说,“这还早着呢!”改革开放仍在继续深化,时势的大气候只能越来越适宜于英雄的产生,为有志者提供更广泛、更频繁的机遇;吴志剑也远没有松劲与满足。他说:

  “我要把企业办成一流的集团公司,甚至是跨国公司,我要成为世界著名的中国企业家,拼搏与创造财富是必须的,为什么世界一百位企业家中没有一位中国人呢!”

  他要雄纠纠地走向世界,要大办现代的“康采恩”与“辛迪加”。

  他要跻身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家的行列,是出于荣誉感,更是出于民族的自尊性。因为九十年代初出版的“世界一百位企业家”中,没有一位中国企业家入列,他感到自尊受到刺痛,因此,他要加大步伐,更加努力地去拼搏,昂首挺胸地跨上世界一流的排行榜。

  改革开放,来日方长,吴志剑又是如此的年富力强,未来将更加辉煌!

               一部分与大部分

  赚钱、有钱是很重要的;赚了钱,有了钱,怎样花钱、用钱,也是很重要的。“守财奴”、“奢侈狂”均不可取,那么怎样才是适度呢?

  吴志剑深沉地说:

  “一个企业家,赚钱再多,又于己有什么用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所创造的财富还是要留给社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当是属于他的祖国的。居安思危,为国解忧,这是我的人生哲学。”

  创造财富,留给社会,“居安思危,为国解忧”,这就是吴志剑对待金钱的“度”

  他已经进入了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却时刻没有忘记那尚未富起来的“大部分”,于是,他把他自己所赚的“大部分”献给了社会的一部分。

         为了家乡的“大部分”,他投入了自己的
          “一部分”,让传统的酒文化更加灿烂

  一九八九年春天,湘南酒厂陷入了困境:设备老化,没有能力更换,就算更新一下老生产线,也很难跟得上迅速发展的形势的要求;想要更换成现代化生产线吧,既无资金,又无进口条件,生产能力落后,就自然难以形成规模生产。酒厂的人们干着急。怎么能眼看着富有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酒,团团转地没有出路呢?人们在团团转中想起了他们省的常德,出现了一个堪称富豪、令人瞩目的青年企业家吴志剑。乡土情深,他又神通广大,手里有钱,何不向他去讨出路?于是酒厂的厂长带上了他的几个助手,抱着很大的希望,南下深圳,找到了他。

  好年轻!好气派!好帅气!也好精明!果是名不虚传——见面更胜似闻名!

  见面之下,厂长和他的助手们更为高兴,便直截了当地向吴志剑提出了他们的希望与要求,并再三陈述了他们对发展祖国酒类饮料工业的强烈愿望。

  酒,在今天的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她,她是人类的好相知。可在整个人类世界里,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酒这么悠久的历史?又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酒这么多品种?而在多品种中又有多少不同的美味?那令人中而欲醉,陶怡无限,受享无穷的色、香、醇,又有哪个国家可与之比美?

  近些年来,曾有人一再夸耀“这是进口的世界上最好的酒!”可就把那最好的最新最贵的进口酒和我们“入口”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大曲,甚至烟台葡萄酒、贵阳贵州醇,比上一比,看上一看,品上一品,哪个入杯更神奇,色泽更纯正,口味更香醇?严格地说,外国许多被叫做“酒”的,不过是甜饮料,酒有酒的基本“性格”。曾有多少真正饮酒的外国客人,一喝到中国酒莫不惊为天液,拍案叫绝,这才是酒!可就是这酒,竟然“屈尊”国内,既不能使世界各国的喜饮者享此美味,又不能为民族增光,为国家创汇,岂不可惜而又可叹?

  吴志剑正是忿于“如此酿酒大国,众多美味佳酿,然而酒厂却举步维艰,难于跨出国门,何以如此?!”他表示:“扶持祖国传统的酿酒业走向世界,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他一口答应下来,一定尽快地亲自去湘南酒厂看看,也一定尽力。

  没过几天,吴志剑就专程如约而去了。

  他独自驾车前往,十足的“轻车简从”,自深圳出发,一路飞驰,来到了衡山脚下。

  衡山,响震古今的名山,五岳中雄跨南天的南岳,雄伟壮阔,行李往来,遂出大邑。衡山之阳,自隋唐以来,便有城峨然,这就是因名山而成名城的古老的衡阳。因千百年游山雅士连翩络绎,诗酒之兴自不待言,故衡阳的西渡镇便成了名声久远而广达的“百里酒名乡”。环境之雅,酿酒之精,亦可想而知。湘南酒厂就座落在这西渡镇上。

  吴志剑自衡阳南入,一路行走,对名山名城名酒乡甚为心仪,他更加坚定了为祖国佳酿打出国门尽力的决心。

  湘南酒厂厂长一见吴志剑,真是喜出望外,他没想到这位名气很大的青年企业家如此守信又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如此“大款”竟然只身驾车,专程而来!自是竭诚欢迎,一面安排人去妥为安置那长途奔驰而来的“奔驰”,一面张罗招待,而吴志剑却急于看看酒厂的现状。

  在厂长的陪同下,吴志剑专注地、详细地察看了每一个车间及每一个生产环节。边察看边认真地听取了厂长及有关人员的介绍:湘南厂的主要产品;黄龙玉液,西渡湖芝,曾经连续三届被证明为省优产品。一九八八年又荣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与法国巴黎世界之星奖。两种酒双双打入国际市场后,深受外商欢迎;其次,所生产的可乐、高橙等系列饮料,也甚有声誉,曾先后获省、市优质产品,科研成果,新产品开发等奖二十五次!是湖南商办工业中的伎伎者。

  而尤以湖芝酒为最,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名闻遐迩。《衡阳县志》专为列目:“此酒始于西汉,盛于唐。”宋时更被定为皇家贡品,可见其自古以来身价是何等渲赫。本酒厂占地数千平方米,一九五0年建厂,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

  吴志剑一边察看,一边听,一边品味着那清醇可口的佳酿,一边思考: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酒厂,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工人经验丰富,产品名不虚传,厂长与工程师的介绍果然不虚。只是设备乃是四十年前的落后东西,又已陈旧、老化,远远不能适应规模生产。而且包装落后,促销手段缺乏现代化意识,才致使产品打不开销路,更难进入国际市场。只有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改革现有的生产机制,才能使这个老厂焕发青春,进而走向世界。这就需要钱,需要相当数目的一笔钱。“湘南”找到他这位企业家也正是希望他首先解决一下,在他们看来的一笔巨资。

  有他自身的特异,有老师、父母,特别是外祖父对他的教育与影响,他的禀赋,他的意识,都在促使他,为了家乡,为了国家,为了让“湘南”的美酒能摆上国内外豪华的餐桌,去脍炙人口,去证明中国酒独具的特殊的地位与价值,拿出“一部分”来!

  参观一毕,当即表态,很快地签订了与“湘南”联营的合同,约定由政华公司投资三千万元港币,引进先进的制酒设备,重新装备“湘南”的生产流水线。

  一次行成,干净利落,从到厂、参观,谈判,直至合同签订完毕,只用了半天时间,行动干脆,效率之高足见其大家作风。

  对此,酒厂上下自是求之不得,欣喜若狂,屡请资金多少年,只是呼唤不应;忧患焦灼几多时,只是一筹莫展,如今一旦迎刃而解,怎能不如释重负,如获甘霖?更何况有深圳的大公司为后盾,何所往而不利?

  吴志剑更是雷厉风行,签完合同,不假稍停,连夜返回深圳。一成决断,他要的是高速度!他要高速度地落实资金,高速度地赴港考察,高速度地利用深圳这个甚得地利的窗口将“湘南”的美酒打出去!

  引进的先进设备很快就到了衡阳西渡镇,也兵不解甲,迅速地在湘南酒厂里扩建了黄龙玉液、西渡湖芝酒与可乐饮料三条新生产线;同时,从日本引进了SB—29O型PET塑料瓶生产线,也很快地调试通过,正式运行了。一栋五层的高楼新厂也拔地而起。清醇的酒香伴着欢快的喜气,充满了国门,飘洋过海,香缭五大洲!

         用他的“大部分”成就了未来的“一部分”

  那是一九八七年的十二月。

  从事国画教学多年,在国画上颇有成就的国画家毛啸巍先生已是名声蜚然,素来极重文化的吴志剑甚为敬佩。便以政华公司的名义与中国对外交流协会、宋庆龄基金会以及香港冯平山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有关部门洽商,联合发起并主办了在深圳的毛啸巍教学活动与国画展览会。对这一举动,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甚为关注,徐向前亲自题写了会标,胡乔木主持了开幕式,艺术大师刘海粟撰写了前言。展览会办得甚有声势,甚为成功。

  毛啸巍先生是来自上海的国画家,多年来坚持致力于少年国画的教学探索,为国家培育了大批的少儿中国画人才,已遍及全国,名副其实地桃李满天下。而今仍在孜孜不倦地寻求,探索扩大培育途径与范围,提高培育的效率与质量。来到深圳后,曾多次多方地向经济利润可观的大企业求助,希望得到经济支持共办少年国画的教学阵地,可由于谁也不愿在投多收少,甚至只投不收的文化事业上白扔资金,因此,皆以“爱莫能助”婉言谢绝。这几乎已令毛啸巍先生失望了,恰在此刻,吴志剑送上门来。

  看过毛啸巍的展览会,吴志剑很受感动。他的经历,他的酷好学习,以及,倘不是他勤奋地学习,他不但不会写出那么多的文章,那么好的电视剧,更不会有他的今天,因此,他不但深知文化知识对个人的重大作用,也深知没有优秀的文化素质,对一个民族来说将意味着什么,而眼前的深圳特区又是处在大建设的初期,尤其需要提倡精神文明建设,总不能让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赚钱,赚钱,赚钱!”根本大计,是让孩子们多增加一些文化知识,以改进与提高他们的素质,他觉得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在画展一结束,就主动向毛啸巍先生提出:

  “毛先生,由我们公司投资,兴办一个少儿中国画研究培训中心,您看是否可行?”

  毛先生大喜过望,频频点头,连说:

  “好啊,好啊,那可太好了!”

  吴志剑当即拍板说:

  “既然毛先生认为可行,那就由我投资三十万元在深圳把这个中心兴办起来,由毛先生担当主任,我们为特区文教事业图些善举,毛先生可肯屈就?”

  屈就?——求之不得!他几度求人不得,如今竟有人反求上门来,而且当即划出了具体的投资数目,——足够大的数目,毛啸巍简直如获至宝,高兴得称诺不迭。

  吴志剑又发挥起了他办企业的高效率来办这个中心,他选地址,请教师,聘顾问,审批,办照,兜得飞转,很快便一应齐备。而且,地址要便于交通的;教师要富有经验的;顾问则更是名人:刘海粟、吴作人、古元、华君武、李可染、朱妃瞻、谢稚柳、蔡若虹、田恒、沈迈士、陈佩秋、张乐平,几集画界精华。而这种益于社会、利于久远的事业,哪个爱国者不乐从,哪个部门不乐助?没多久便开学了,而且发展得也快,初时还是四个班,很快就发展到了五十个班,先后接受培训的幼儿多达一千五百余名。成效也见得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使大多数幼儿掌握了绘画的初步要领,更出现了一批好画。1988年入选为国内外参展的作品近百幅,有些作品被编入了香港国际画展册,有些被授予了“国画参展证书”,深圳一个名叫伍润森的五岁幼儿的作品“枫叶老了”还被选入了“香港国际儿童画展”。其余的像罗玉玲、赵镇东、李浦等六岁以下的幼儿的作品鱼、孔雀等也童趣盎然,甚为喜人。

  事业办得好,各界反映自然也好,也自然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党和政府自然委托扶持,各界也自然会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徐向前、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陈再道、朱学范、康克清、荣毅仁、周巍峙以及王光美等都亲自过问过中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接见了毛啸巍主任。

  既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型的教学机构,就需要参与事业的人们不断地付出努力,更需要投资经办者不断以财力支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吴志剑承担了这一事业的“大部分”,而使深圳一地——全国中的“小部分”人得到了造就。他是甘心情愿的,也是甚为欣慰的。

         “一部分”又“一部分”,撒向人间都是爱

  消息传来,吴志剑的故居省份湖南,竟有众多的贫困儿童因无法继续读书而辍学。吴志剑感到震撼肺腑的惊讶与椎心刺骨的疼痛!少部分是富起来了,大部分人尚不富裕,而另一小部分人尚未脱贫,甚至十分困难,有的竟困难得使孩子无法继续读书!那是什么?那是根本性的损失,那将意味着在我们这个提倡普及基础教育的国度里,若干年后仍会出现一批文盲,可怕地拉着文化素质下降!而少年儿童又多么需要也多么渴望读书哇!他因之联想起了他的中、小学,联想起了那动乱造成的荒废,致使他们这一代中许多有志者不知多费了多大的力气去追补;也不知使多少人困于文化低谷,因而欲有所作为而不能!他痛心,但一时间又无力改善,唯有尽自己的一部分财力,能挽救多少就挽救多少了。当时他的财力并不强大,但是,他决然地向湖南省团委的“希望工程”捐赠了十万元,先使一百多名辍学儿童重新返回了校园。一百多,在全湖南不算多,可一个吴志剑就挽救了一百多,倘若一百个吴志剑呢,岂不全部挽救了当时湖南全省的辍学儿童?再若是成千个、几千个吴志剑呢,那十亿中国的全境内还会有什么辍学儿童?十万元分给一百多人还算不得是什么大数目,可在当时尚在发展中的吴志剑来说,却是个很大的数目,即在今天的一般人手里也何尝是个小数目?

  辍学儿童的刺痛,在吴志剑心中久久难以平复,他因此而更清晰地联想到他故乡的许多仍很贫困的乡亲,于是,从1890年,他每逢过年都亲自率领着公司的骨干,携带现款,返回常德,向一些孤寡老人以及残疾人拜年,以资助他们。一九九四年元旦前数日,下了几场大雪,吴志剑更担心起了家乡中的贫困山区,他当即发动员工,开展了“政华扶贫万里行”活动,千里迢迢地给石门、澧县、临澧的数千贫困户与灾民送去了八卡车价值二十多万元的三千套棉衣、棉裤以及过冬用品,吴志剑更自己捐出了八万元,以为石门等地贫困户中的二百七十四名白内障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果,使这些患者因得到手术治疗全部明显好转,其中百分之九十得以复明。

  一九九四年六月,又得知常德市武陵区公安分局,因交通通讯手段落后与职工住房条件紧张,以致治安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常德是他的家乡,他又曾是常德市的一名公安战士,与武陵分局是一个公安系统的战友,他了解做为一个公安战士没有住房的困难,也甚知一个公安部门交通通讯手段落后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又慷慨解囊,捐赠了十七万元,使武陵区公安分局的干警宿舍楼得以续建,也配备起了五十门自动程控交换机,缓解了燃眉之急。

  一九九四年冬天,政华公司董事长、吴志剑的父亲彭信理二赴石门山区考察,旨在寻求扶贫项目。经过认真考察与研究,于转年春,一九九五年二月九日拿出一百多万元的资金与石门县畜牧局及十几个贫困乡镇联合设置了扶贫项目:马牛羊发展有限公司。以投放种畜、有偿养畜等运作手段扶持脱贫。例如,一个贫困户如果能饲养三十头羊的话,一年下来,即可纯收入四千五百元。另外各贫困乡除了得以按股分红外,尚可收取百分之五的管理费。用两万元入股启动,就可形成五十万元产值的养殖规模,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镇的经济发展。

  一九九五年六月,湖南水灾,常德一带尤为严重,吴志剑闻讯当即派人送去人民币三十万元,方便面五百箱,衣服五干件,尚有些日用品。

  有人统计,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五年间,仅吴志剑对家乡湖南与政华所在地深圳两地教育基金会及深圳儿童福利基金会、一年一度的“深圳荔枝节”以及六届全运会体操比赛项目、全国健美大赛活动等的捐献总额,约为几千万元。

  他就是这样,将他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中的“大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撒向他所热爱的祖国各地,这是他的禀赋所决定的,也是其不断地闪光的地方,好一个吴志剑!

  吴志剑应改革开放而富裕发达,为改革开放而不断奉献;他需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需要他这样的企业家。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改革开放在辉煌地进展,吴志剑更是长足地奔向辉煌!

  祝愿吴志剑更长足地发展。

  愈多愈好地再多几个吴志剑!
                              (肖舫)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转载请保留!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