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唐僧论


  我想从唐僧的几个细节上谈一谈我们成长的历程,思想成长的历程。第一书从过度的自我肯定到过度的自我否定一一教师型的唐僧
  不可否认,唐僧始终都有一颗来普渡众生的仁慈的心。我相信少年时的唐僧一定不会很聪明,或者不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所以在他生命中的某一天,他一旦发现自己的思想开始活跃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让他的那颗大慈悲心尽情地施展;所以就开始喋喋不休地给人讲道理一一一一这就是影片最初时孙悟空要杀他时唐僧大致的思想状态。
  他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金刚圈也没有给孙悟空戴,这是一种对自己力量的多么大的信心啊!金刚圈实际是一个象征,他的老师观音菩萨给他的一个帮助,象征着比他更高的一个力量给他的一种帮助。但是他没有接受,他要靠自己的力量,何等骄傲的唐僧,何等的气魄,他要试一试自己的力量,他觉得自己不同凡人。
  在第一集篇头的一个片断里,我们可以从他与悟空、观音的对话中,特别是从他与悟空的对话中看出此时唐僧的一种教化世人的大致样子。唐僧此时是以一种老师的身份出现的,他喋喋不休地摆事实、讲道理,但是他没有成功,引来的却是孙悟空的反抗,反抗的结果是,对自己的深恶痛绝。
  我可以体会到此时的庸俗是多么的绝望,对自己的价值又贬低到何等不堪的地步。唐僧选择自杀,我倒觉得是一种解脱,一种对自己的价值的否定之后心理上的一种极大的悲哀,正是这种悲哀才会让他坦然地面对死,此时他的慈悲心给他的一个想法可能是:我根本已经是一事无成了,我的死如果可以换来悟空的生,这何尝不是一件我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一点点微功呢?
  第二节在几个转折的关口上——从教师到朋友的一种转变
  接下来故事的发展是在第二部里,庸俗的自杀并没有成功,而是鬼使神差地去了一趟大竺。回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唐僧的神态——他很欢喜,他简直是狂喜地面对悟空、亲切地面对悟空。我不知道面临死的一刹那,唐僧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被吸入月光宝盒的时候,唐僧的叫声,似乎表明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他肯定会重新明白他的价值,重新审视他存在的价值。而决不会再一味地完全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所以,当他发现他还没有死掉的时候,他是一种何等欢畅的。动情,再见悟空(其实是至尊宝),他解释是时差问题,我看倒是这种对生命的重新热爱引发的。然后就有黑山老妖的一场戏,我不知道此时的唐僧为什么不站出来与黑山老妖作斗争,义正辞严地痛斥他的罪恶行径。此时,唐僧清楚地知道黑山老妖是在杀人,可是他没有动,先是逃避,然后……
  也许这是唐僧对自己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可以看到此时的唐僧很可爱,他不再是在那里端端正正打坐的教师面孔了,他的服装,也换成了比较新潮的一种——外国产的。唐僧希望同过去的那个老夫子形象彻底决裂。
  然后是监狱的一场了,唐僧此时甚至对悟空动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他对悟空满怀深情地唱了一支歌,但是他对自己的嗓音似乎没有很好地认识,惹得孙悟空(至尊宝)又踢了他一脚。
  至尊宝此时的一句话很能反映他这种做法的弱点:“ON你妈个头呀,我已经说了不行了,你还在ON-ON-ON-ON,完全不理会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你……”
  他此时头脑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下来,然后是在绞架上,这时的唐僧是被迫走向死亡,此时他似乎想到的是友情,因为他对悟空付出了一段感情,此时至性的唐僧满腔的感情却没有一个接受的对象,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他和身边的两个小妖亲切交谈的原因,当然,不排除他的慈悲心仍在希望教化他们,但是,请听他的第一句:“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的父母尚在吗?你说句话呀,我只想在临死之前多交一个朋友而已呀……”这句话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然而,好景不长,他又回到了教化世人的念头上:“所以说,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妖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别人的一点点举动他就认为是别人已经明白了,其实那个小妖心里很可能是这么想的,“这人是个疯子,最好不要多跟他讲话”。
  第三节最终的突破——脚踏实地的僧人
  狂风大作,牛魔王的宝扇把唐僧吹到了空中,此时的他,可能才在一个真正的死亡过程中——一个缓慢的死亡过程——坠落就是死。这时他当然想到了悟空就在身边,他这时可能才想到了自己不过如此而已,自己高明的地方在哪里呢?并没有什么。认识到了这一点,唐僧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真正的位置,带领着这些徒弟们一步步地走到西天去取经(经书代表了一种终极的真理),他不再喋喋不休,他知道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其中还有一句话:“看看”,这是对悟空说的,用事实让悟空自己去领悟佛法,这才是正途。他所做的和徒弟一样,就是同在通向真理的路上行走。一步步地,走向前去……

  ------------------
  图书在线制作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书札情迷 | 武侠小说 | 言情小说 | 现代小说 | 科幻小说 | 纪实小说 |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 | 古典小说 | 外国小说 | 港台小说 | 侦探小说 | 名家小说 | 报告文学